西西河

主题:【原创】特工传奇之侯殿坤的最后一击 上 -- 萨苏

共:💬24 🌺335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特工传奇之侯殿坤的最后一击 下

之所以这种武器把击发装置设计得如此奇特,最主要目的是,当特工处在危险环境,比如被人用枪顶住的情况下,可寻机以手套接触对方身体,当较长的击发装置顶及对手身体时,就会被触动击发射击,致敌于死地。持这种手枪的特工也可用同样方式实施暗杀行动。

不过,这种枪因为体积的原因,压缩空气只够发射一颗子弹,重新装填需要特种工具和气瓶。侯殿坤第二次向栾超家射击,应该是准备使用另一只手套上的手枪。

日本导演泷田洋二郎执导的电影《不眠之街 新宿鲛》中,其中有一个善于改造枪械的角色木津,就有一只这样的枪。影片中并有案犯在和警察近身搏斗中使用它射击的镜头,充分显示了其性能。因为造型新颖,这种手套手枪和木曾改造的另一种隐藏在手提箱中,带有消音器的特工暗杀用枪给观众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有个日本模型制造商因出售这两种枪的模型而大获成功。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不眠之街新宿鲛电影中的两支特种改造枪 -- 手套手枪和皮箱手枪

既然这种手枪是属于美国海军的产品,为何会落入军统特工手中呢?

这就要从二战中美国情报机构与中国的合作说起了。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作为反法西斯盟国之一,中国为这次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其中,中国特工也有很出色的表现。美国参战后,忽然发现中国曾经警告和预测了珍珠港事变的发生,但未引起美国军方的重视。基于这种原因,美国情报机构主动与中国联系,希望建立合作关系。

这中间,最成功的,莫过于美国海军情报官员梅乐斯(Milton E. Miles)与中国军统局负责人戴笠之间的合作了。1942年5月,任海军中校的梅乐斯以美海军联络官身份来华,谋求美国海军与中国情报界的合作。戴笠嗅觉灵敏,立即从海军部长陈绍宽手中先行夺取招待梅乐斯的权利。梅乐斯并非职业情报人员出身,急需有经验的特工人员协助在华开展对日情报工作,戴笠掌握着庞大的军统局,却急需美国方面的资金,器材,技术支持。双方一拍即合。1943年4月15日,由戴笠担任主任,梅乐斯担任副主任的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Sino-American Cooperative Organization ),正式成立,双方签订了协作合同,主要内容包括双方交换军事情报,允许美方派人在中国沿海布雷测量,双方共同在沿海和主要城市设立无线电台等情报设施,美方为中方提供武器,器材,经费,帮助军统局培训特务武装等。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中美合作所成员

合同签订之后,双方合作顺利。梅乐斯不断通过军统方面获得重要的对日作战情报,而军统方面也在美国海军的资助下日益发展。

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尽管江姐等革命烈士牺牲的白公馆,渣滓洞大屠杀也被笼统地称为“中美合作所大屠杀“,实际上中美合作所早在1946年1月就已结束,当时江姐尚未被捕。这样称呼的最主要原因是这两座集中营所在地在大范围上都属于中美合作所原址所在地。白公馆,渣滓洞等集中营与中美合作所没有隶属关系。中美特种技术所合作协议第一条是这样写的:“为中美两国共同对日作战,组织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简称中美所),交换日军海陆空军事情报和搜集中国大陆气象情报,训练游击队,挺进日军后方,协助美军在中国沿海登陆作战,共同迅速歼灭日寇。”这是一个基本因对日作战而产生,随对日作战结束而结束的机构。

然而,中美合作所颇有恶名也自有原因 – 在中美合作所期间,美国方面训练了数万名武装特工和专业人员,并运进了数千吨各种物资,这些人员和器材,后来大多被国民党方面使用于内战之中。因此,费正清曾说:“中美合作所的弊端在于,当1945 年国共内战爆发时,它提供的美援全部用在了国民党一边。这就在客观上意味着美国‘过早地' 加入了反对共产党的活动。"

而这些物资中,就包括这种特工用“无声手套手枪”。解放战争中,这种武器曾经被多次从国民党特务机构中缴获,至今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中,还有一只被当作展品展出。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军博尚带有血迹的手套手枪

然而,这里面有个有趣的事情。中美的情报合作,早期虽然是美国海军方面捷足先登,但后期却是战略情报局占据重头。由于战略情报局局长“野牛”多诺万出身陆军,戴笠和梅乐斯最初与其十分抵触。但战略情报局是美国中央情报局的前身,其实力和影响,远不是海军方面,特别是梅乐斯这样的小人物所能抗衡。最终,梅乐斯被调回美国,据说还受到了军衔降级的处分。

在这种情况下,海军系统研制的“无声手套手枪”只有中美合作所前期梅乐斯当政时可能运进中国,提供给军统特务使用。中美合作所后期援华物资和训练的提供者主要是陆军背景的战略情报局,是不可能提供海军的武器给军统方面的。

曲波在《林海雪原》中让军统特务身份的侯殿坤使用这种武器,其实潜台词就是在说明侯的身分之重要 – 侯殿坤,应该是早在中美合作所前期就已经加入军统的老牌特务,并且很可能受过梅乐斯时代的特工训练!

在文学作品中,对当时的特工武器会出现如此真实的描写,也反映了作者对于军事生活的熟悉,这是任何闭门造车都无法代替的。

[完]

通宝推:daharry,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