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通向何方的高铁 -- muilho

共:💬13 🌺23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原创】通向何方的高铁

前两天的报纸上说,加州政府成功的从Obama的80亿高铁专项资金中那到了22.5亿,用来启动旧金山到安娜海母(Anaheim,里面有个迪斯尼乐园)的高铁项目。说是启动资金都有点名不符实,因为这些钱主要用来进行前期的工程与环境评估。整个高铁项目预计投资420亿,最后花多少只会更多,所以这22.5亿也就是5%的投资。但之所以叫做“成功的”拿到了22.5亿,是因为加州从那80亿专项资金中拿的最多;当然,最初加州是申请了47亿,从这个角度看,也就打个50分吧。

这条铁路总长840公里,最高时速354公里每小时,预计2012年开建,2020年通车。作为游离在加州的科技民工,不知还有没有机会体验一下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高速铁路。其实我也无所谓,在加州交了这么多年税也没有一点点归属感,看到这个新闻还在阴暗的想,哼,说是2020年,还不知道我有生之年能不能修好呢?

其实从小时候开始,我就为每次交通工具的进步而由衷的喜悦。曾经要花将近一天时间去城市另一边的姥姥家,也曾经把坐火车进城当作每年为数不多的大事。上高中时,从家里到学校修了一条准高速,原来两个小时的车程缩短为四十分钟,每周末回家还能赶上吃晚饭。再后来,家门口就有轻轨,二十分钟而已。

去上大学,赶上多次火车提速,千里之行归结为硬座上前半夜的闲聊和后半夜的瞌睡。再后来就到了美国,那些200公里,300公里时速的“和谐”号也就只能凭空想象一下了。有人在网上说高铁的推背感,我最多只有瞧瞧推背图打发打发时间。国内发展的好与坏,我渐渐的也只能成为一个旁观者。想想上次离祖国最近,还是2008年4月9日。虽然没有能亲眼见到奥运火炬,也算为祖国的喜事捧了个场。

给我们国家唱喜歌的外国人也越来越多,前两天还在这里看到有人转载的一篇纽约时报文章。连过去看了看,很遗憾,其中竟然有一半是在“讲述那过去的故事”。此文作者看到了带着第三代的老人,看到了汇款回家的外来务工人员,看到了中国社会中家庭的巨大作用。而想想我自己,这恰恰是一些伤心事的导火索;不能抹去这些事的影响就不能坦然的回到那日新月异的祖国——也许是我的心太“小”吧。

那篇文章里好像是说中国的老人都心甘情愿帮忙带孩子,统计上讲,这话不假;但是作者恐怕难以想象老人对儿女的期望,说的难听点,就是期望儿女的回报。那些寄钱回家的流水线工人或是“海外游子”,又有多少不过是为了充老人在亲戚里的门面,又有多少不过是把钱通过父母给了兄弟姐妹?换个角度,是不是每个年轻父母都希望老人帮忙带孩子,都愿意按照几十年前的老办法养育子女?是不是有很多人整天被老人骚扰,恨不得去做绝育手术落个干净?中国人重视家的概念,从另一方面也可以说把“内”“外”分得更加清楚。老人可以认为儿媳是“自家人”,所以儿子儿媳共同买的房子,房产证只写儿子——写两个人的名字就是“离婚”。多年的独生子女政策客观上又激化了这个矛盾:有女儿的家长当然不能忍受自己唯一的孩子成了别人家的人,可是这个社会偏偏还在用着“嫁”和“娶”这两个意义截然相反的词——说英语的国家就简单了,marry涵盖一切,当然不会有什么“言外之意”好揣摩。那好,既然自己的孩子成了别家的媳妇,那对方就要“讨”要“求”,因为女方吃了亏,就算嫁过去的女儿能够说一不二,也是一样。生了孩子,一般随父姓,这当然也是女方很大的面子,一定要领情——外国人在这方面又走在了前面,他们可以把父母的姓氏连起来作为孩子的姓;中国人也有这样做得,不过好像还被大多数人批判。当然了,文章要平衡,美国女性结婚后改夫姓的也还不少,这也包含部分华裔美国女性。

这些牢骚话也许给看的人添了堵,不过也没别的意思,无非是希望国家越来越好,特别是每个家庭越来越好。新闻里说,武广高铁插上翅膀就是飞机,其实,人要想飞,坐插翅膀的高铁或直接坐导弹都没有区别;重要的是要飞向何方,还想不想安全的落地。今天写的这些就如题目所说,不知通向何方。虽然不知道何时才能再次回到家乡,但如果能经常听到家里的好消息也能慰藉一下了——比如高铁正在平稳高速的向着大家共同的目的地前进。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