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我所感受的民族文化(1)《春江花月夜》 -- 海月

共:💬64 🌺111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民族音乐和西方音乐

我是痴迷中国民族音乐的,西方音乐听得不多,也很少涉猎西方艺术理论。但我知道西方古代重视音乐的程度远远高于中国。古希腊时,毕达哥拉斯就用数学的方法计算出了音程,以后又有人发现了音阶、节奏和记谱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等把音乐上升到灵魂的高度,认为重视灵魂就必须重视音乐。古希腊的戏剧也很发达,戏剧的发展促进了音乐的发展。叔本华认为音乐与文字的关系就如同王子与乞丐的关系。在西方,许多大科学家和大哲学家同时又是音乐大家。因此在技术上和思想上有了音乐的土壤。

另外,西方的宗教是高高在上的,对世俗的影响是巨大的。宗教音乐对西方音乐的影响也是巨大的:唱诗后来发展为声乐、合唱,还有了影响几个世纪直到今天的管风琴。西方社会对各种乐器也是一视同仁,因此发展了多声部的和声,有了交响乐。因此,西方音乐内容的承载力和表现力都是博大的、无与伦比的。它的成就超过了文学,可以和西方哲学并驾齐驱。

而中国人重视文字的程度是其他任何民族所没有的。“苍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书法更是将文字的美推向了极致。那种鸟虫篆简直将文字装饰到“变态”的程度。中国文字几千年来一贯传承,变化虽大,但仍可辨认。而音乐只是文字的附属,墨子、韩非子等都很反对儒家的“乐”。乐器中也只重视古琴,声音单调,普通百姓如果没有一定的修养很难欣赏,所以流行范围小。而普通百姓喜欢和流行的,文人雅士上流社会却不参与。这种割裂就制约了音乐的创新和发展。

而宗教在中国从来就没有成为主流。道教音乐和佛教音乐,非常具有节奏感,但表现力单薄。现代以来,很多曲目借鉴了宗教音乐,取得成功。如《二泉映月》就有道教音乐的基因,《彩云追月》有佛教音乐的基因。

而以中国人的思维习惯和审美,觉得西方音乐太抽象,太闹,那些交响乐简直就是“噪音污染”。中国人喜欢的是一种氛围,热闹喜庆或是空寂和谐的氛围,而不是音乐承载多少内容。

关键词(Tags): #中国文化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