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内家拳旧闻(1-10) -- 路人甲

共:💬10 🌺1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文摘】内家拳旧闻(11-20)

big5 发表于:2004.04.05 14:34

内家拳旧闻十一

――对大成拳的非议之一

netevil问:

  王芗斋的言论让人感到别扭,但他是大师,大成拳影响很大,<<精武>>上有“王芗斋研究”专栏,让人不能不仔细分析他的 话。我这次是把“答记者问”中有关太极拳的话摘出来,看看大家的反应,与我心中的看法相印证。研究一个人是要把他放到当时的历史背景下看的,如你所说许禹 生是亲日派,这一点是我前不久才知道的,而你说王芗斋也是,还是头次听说。在答记者尚中,王芗斋提到刘凤春,但说他造诣稍逊,但很推崇程廷华。其实程 1900年去世(享年52岁)王才十五岁(1885年生),实在没有理由不服程。你要看答记者问全文,就知道王当年在北平登报比试时,应者寥寥,只有两个 名不见经传的人登门。现仍有两个问题请教:其一:大成拳在60年代(王1963年去世)为什么被称为“流氓拳”?其二:大成拳登报办班并异常火爆,宣传强 劲,然此拳名符其实否?

北风叙述:

  王芗斋当年借答记者问,对中国传统武术所发的一通议论,与今天的吴兴刚在《武魂》上的做法如出一辙,其本质是一样的,借指点流弊,踩蛊别人,为自己 作广告,目的是为了多挣俩儿钱.1940年的北平,是日伪正猖獗的时期.由于许禹生与王芗斋都是亲日派,故他们都得到了日寇的承认.又由于许禹生是当时北 平太极拳的代表,王芗斋要想抢夺北平这个市场就不得不向以许禹生为代表的北京太极拳派发难.故运作了此答记者问.并为了推广他的大成拳把太极拳及其他拳派 贬得一钱不值.但对八卦掌给予了肯定,是因为王芗斋曾栽在许禹生的老师刘凤春的手里.加之,都知道刘凤春除了自己的儿子刘文华,没有真传给任何人.所以夸 上刘凤春两句不仅影响不了多少生意,反倒能貌似公允,在舆论上占了主动.其实这本是当年那些跑江湖的惯常用的生意经,今天却被一些人当成什么拳论,在哪里 胡琢磨,越琢磨越偏.看看王芗斋有点儿名的弟子哪个是按照他的拳论练的?!

  在答问中,王全盘否定套路,而赵道新晚年创编心会掌,王选杰创编18式.这边王否定力的作用,那般姚宗勋不仅练力还戴上拳套打砂袋.所以,谁真的按 照王的所谓拳论去做,谁就真是个大傻瓜.今天吴兴刚颇为人所不耻,当年王芗斋又何曾不是为当时的武术界所不耻.把骗子的谎言当学问来研究,不是傻瓜又是什 么?!

  关于王芗斋是亲日派,来源有三,其一是杨松山何福生顾留馨等老拳家曾直言王芗斋是汉奸,是靠日伪势力起的家.其二,王确在日伪时期参加亲日组织"新 民会".其三,在1940年,若没有日本人的支持,谁敢如此气焰嚣张.看看老舍先生的“四世同堂”便知当时人们是在什么样的一种情景下生活.

  关于王的出生年,王选杰根据王芗斋的户口本,确定王生于1890年.由于这一年份与王自称从学于郭云深有矛盾,故北京意拳研究会把王的出生年提前至1885年.

  关于流氓拳之说,源于吴图南.吴甚蔑视王,加之文革前,武术界没有大成拳的地位,此外大成拳中从王芗斋到其门人在与其他门派切磋时,战绩不佳.故此说流传颇广.

  关于办班火爆.其一源于今人急功近利的心理.其二源于文革后姚宗勋与王选杰等较早地倡导技击实践.但是,其教学效果并不佳,故有李紫剑对大成拳的质疑.

一叶叙述:

  郭云深先生的传人众多,但真正得其精髓的要算隔代弟子孙禄堂先生。至于王乡斋,只不过是从学于姐夫李豹(郭的弟子),加之时间短暂,并不真正了解形意的真意,他所学是汇杂了形意、八卦、太极、鹤拳、少林拳、西洋拳击的一些练法而成,谈不到什么集大成,只是拼凑而已。

李紫剑叙述:

  赵道新先生大家都说他是某大师(skate注:该大师即为王芗斋)的高徒,但是赵道新先生自己就从来没有承认过。为什么?用道新先生自己的话说,那 就是当年拜在这位大师门下,“凡五载终无所得,”学了五年什么都没学到。既然什么都没学到,为什么要承认他是师父呢?(skate注:赵道新先生原来是张 占魁的弟子,实战功夫惊人,一直以来与姚宗勋被大成门人称为王芗斋的两大得意弟子)

江南客叙述:

  童旭东先生”发表在《武魂》1998年1期上的《桩架之作用》一文从人体发生机制的角度,较严密地论证了练习走架是拳术欲臻上乘的不可或缺的必要阶 段。从而说明王芗斋否定套路练习在练拳中的必要性的拳学论点是错误的。而否定套路在练拳中的作用是王芗斋拳学观点的最显著的特色,因此,该文确实起到了否 定王的拳论的作用。此外,赵道新的创编心会掌、姚宗勋的打沙袋、王选杰的大成拳的五行拳与十八法等,无论其主观愿望如何,事实上都以其实践的结果否定了王 芗斋的拳论。这是不容质疑的事实。

skate评述:王芗斋在老一些人中口碑都不好,这倒是件很奇怪的事。不过skate认为王芗斋依然可算做一代拳术宗师。大成拳讲究实战,易于学习,是技 击者爱好者的方便法门之一。了解一下反面的评价也并非一件坏事。佛家说:依法不依人,只要觉得东西是好的就行。一位意拳练习者说的好:武功成就与人格是两 方面,不能因为人品不成而否定他的功夫,否则为什么有着那么多练意拳的朋友?

内家拳旧闻十二

――对大成拳的非议之二

瀛人叙述:

  尚云祥的形意功夫是够硬的。从未听说过尚云祥与欧洲拳击手比划过。人称尚云祥半步崩拳打天下,足见他功夫之深了。据吴图南讲,王芗斋在北京混不下去 就是栽在了尚云祥的手里。那时王芗斋充大辈,自称是郭云深的徒弟,跑到尚云祥家充大,被尚云祥捏住了他的胳膊,使王芗斋痛的受不了,于是跪在尚云祥面前, 反叫了尚云祥三声师叔。这是吴图南亲口说的。为此姚宗勋很生气,说吴图南没有口德。还不是因为揭了他师傅的老底。

昌昌叙述:

 说尚云祥败于王芗斋是出于大成拳的胥荣东之书。那章叫“剑败枪手尚云祥”不过这是撒了个弥天大谎,分析一下就知道了。此章说是郭云深先生一时兴起,让 尚、王二人试试兵器。郭先生1898年去世,就按王芗斋1885年生人计算,不过是13岁的孩子,尚云祥30多岁,早已出师,在江湖上已闯出名气来了,这 可能吗?再说王芗斋之户口上载其生年为1890年,据说是意拳研究会为了圆“王芗斋是郭云深之徒”之说,硬把其生年提早了五年。据深县郭子坤一系传人说, 王芗斋是跟郭云深之徒李豹学的,在坟前磕的头(见2000。3《精武》杂志)。所以很多老人并不承认王是郭云深的徒弟。

 但我主张把人和其学术水平分开来看。也并不因为意拳界有个别的害群之马就把意拳说得一文不值。郭云深墓志铭说“得其一鳞一爪,皆能跃,能飞”真是不错。

北风叙述:

  据我所知意拳大成拳是最喜欢胡吹的。他们煞有介事的说王芗斋曾被北洋政府陆军部聘为陆军武技教练所的教务长,但根据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提供的档案资 料表明:不仅陆军武技教练所的两届教务长都不是王芗斋,而且在其所有职员录中根本就没有王芗斋或王宇僧或王尼宝这些王芗斋曾经使用过的名字。所以说王芗斋 担任教练所教务长一说纯属伪造历史。可谓子无虚有。再有他们说1913年王芗斋进京与李瑞东比武,可事实是,李瑞东早在1912年就已告老还乡了。李除了 有时参加一下天津中华武士会的活动外,基本已处于隐居状态。怎么可能跑到北京,去与王芗

斋比武呢?至于说王芗斋与刘伟祥比武之事,马礼堂曾亲口讲过是刘伟祥把王打进烟筒里。其实王芗斋与人比武输过许多次。即使关于谢铁夫方恰庄衡林的事不计在 内,在1925年他就曾先后负于刘伟祥和尚云祥。1929年他又负于胡凤山,而且输得很惨。以至浙江国术馆的苏景由打消了聘请王芗斋来馆中担任教习的念 头。以后王又先后负于黄伯年、胡耀真。解放后他又负于孙存周。所以何福生讲当年王芗斋在上海根本就站不住脚。而几十年后却被演义成威震上海滩。这难道还不 够滑稽可笑吗?王芗斋的得势完全是靠日伪时期在日伪汉奸的帮助,他是在日伪时期发迹起来的。按他在拳术上的实际造诣,其实他仅得到了形意拳的初级功夫-- 整体发力的一些要领而已。

  过去保定人也是睡热炕,烟筒是用泥和芦苇做成筒壁(也有用砖坯的),烟同一般是方形的约有尺来宽是从炕角一直穿过屋顶。当年刘伟祥把王芗斋打到烟筒里,是由于王芗斋被击出后撞破了烟筒的侧壁,于是王掉进烟筒里。此事马礼堂先生曾讲得很详细。

  关于刘王较技这件事,马礼堂是专门给武协写了一个材料的,在该材料中马先生讲述了意拳的来源,并谈及此事。

瀛人叙述:

  北风先生:您谈的武林旧事基本都属实。但有一点似需商榷,就是关于李瑞东先生的事。据“国术名人录”中金警钟的说法:李瑞东先生民国二年曾为袁世凯 担任护卫军总管,后去天津创立中华武士会。金先生的这个说法本身是有毛病的:民国2年是1913年,而中华武士会是1912年成立的。因此李瑞东先生不可 能在担任袁世凯的护卫总管后才去创立中华武士会。因此,李瑞东是否当过袁大总统的护卫总管似尚需作进一步的考证。但有一点,我与你的看法一致,就是王芗斋 不可能与李瑞东比过武。王芗斋的父亲是个烟土贩子,家里有些钱,与军界也有些来往。王芗斋的一个夫人姓吴,其家庭有北洋军界的背景。王最早是在县衙门里做 过一段儿刀笔,后来又在北洋军中做过一段儿文书。以后随着军队的调动去了南方。那时在北京武术界里是根本没有他的地位的,可以说他那时还是个无名鼠辈。民 国13年回到北京一次,他去找到尚云祥,结果没几天他就让尚云祥打跑了。后来就去了天津。跟张兆东搞到了一起。张占魁那时身边没有得力的人,他见王芗斋能 说会写,也有一定的社会活动能力,功夫还算过得去,就把王芗斋留了下来,并把他带进了武术圈。王的品性很差,是个下流低俗之辈,在上海嫖妓女,又和他的徒 弟争抢女人。过去武术界老一点儿的没人看得起他。

  蔑视王芗斋的人本来就很多,但我认识的人中大多还是中国人,文革前北京市武协中根本就没有意拳的位置,但北京市武协并非是日本人办的。同样吴图南、 马礼堂等都认为意拳是伪拳,根本谈不上是一个正当的拳派。当今东北武式太极拳家王善德仍持这个观点。其实意拳或大成拳的发展是利用了两次民族灾难:一次是 日寇统治时的日伪时期。再一次是文化大革命。大成拳正是这两次民族大灾难的收益着,或说幸灾乐祸者。正因为如此,它遭到我们这些过来人的啐弃。前两年,何 福生来北京接受九段时,直接就把大成拳称为汉奸拳。

形意拳叙述:

  尚云祥不是傻把式,有功夫。记得上学时,有位来自福建的同学说,万籁声曾赢了尚云祥,于是便与北京练形意的同学争了起来,以致大打出手,最后险些发 展成群殴。印象深刻。这件事也诱发我关心起形意拳人物来。关于尚云祥的轶事挺多,但最相互矛盾的是他与王芗斋的事儿。在老人儿们(如刘志刚、吴图南、马礼 堂)嘴里,尚云祥的功夫比王芗斋高。据说尚云祥曾攥着王芗斋的胳膊,疼得王芗斋跪地求饶,叫了尚云祥三声师叔。而练大成拳的一些人,则称尚云祥曾被王芗斋 弹飞,又说比器械时,差点儿斩断尚云祥的手腕。更惊人的消息是说王芗斋让当时几经是功成名就尚云祥又去站了八年的桩。不同人的说法非常矛盾。

内家拳旧闻十三

――中华武士会旧闻

  中华武士会刚成立的时候,风云人物比较多如太极李瑞东,八极李书文、霍殿阁、马凤图,通背张策,形意李存义、郝恩光、李玉琳,八卦张占魁、韩慕侠等 都是一时之选。以后派性渐起,武士会就成了形意八卦的天下,这是有李存义领着,武士会内部人心还算齐,又由于有李存义在社会上的影响,其生源和资金都还过 得去。以后李存义被马良邀请到了山东,因上了年纪,在山东与人交手,栽了。回到天津就病了,这时李存义把武士会交给了定兴三李,不久就去世了。三李的功夫 是好的,但人性不行,浮不起众望。加上张占魁也另有想法,武士会就分崩离析、名存实亡了。以后国术馆一兴起,原来武士会的一些人都去了国术馆如黄柏年、马 玉堂、姜容樵等。李存义是全国闻名的武术家,影响力很大,栽培的人才也多,是武士会里的其他人代替不了的。三李中的老二李文亭以及傅剑秋、黄柏年、马玉堂 的功夫都很出众。其他人象郭汉之、李云表、李云山、姜玉和等虽然名气稍逊,但功夫还是有的。

包不同叙述:

  李存义先生除了授徒很多外,还著书立说,广为传播形意拳,如《五行、连环拳谱合璧》《八字功谱》《形意真诠》等。但都未正式出版,是以木刻版或手抄 本的形式流传。李先生本人文化不高,但也并非不能文。除了指导本门弟子,孙禄堂、姜容樵等先生也都受益于李,有他们自陈的文字为证。董秀生也师从李先生, 后来又拜宋虎臣为师,所以他所传的形意拳是:“形同河北,劲乃宋门”,别具一格,在太原影响较大,其徒李桂昌现年近九旬,仍苦修不已。郭汉之入门较晚,后 来又从武林大隐梁兴华先生习形意拳,梁的师承可能连郭汉之也说不清楚,但郭汉之很推崇他,郭之子郭益三、徒杨立德、杨润田仍在天津。李存义先生义气过人, 他之能服人,许多人给他面子,不单是冲着他的武功,人格方面也是很重要的因素。他对学生循循善诱,不但会练,而且会教,这是很难得的。我也听说他后来栽过 跟头,具体情况就不清楚了,不过胜败乃兵家常事,败一次并不表示一世英名付诸东流,前辈们可能比我们这些后人更看得开。1921年李先生以74岁之龄去 世。

内家拳旧闻十四

――张占魁旧闻

包不同叙述:

  和李存义同门的张占魁也颇有贡献,张先生晚年融合形意八卦而创形意八卦,其手下名手很多,在天津一带很有影响。耿继善1900年创办四民武术社,培 养了许多武术人才。李存义、张占魁、耿继善同出于刘奇兰先生门下,刘殿琛说“燕赵好武之士多归之(指奇兰公)”所以奇兰公也功不可没。据姜容樵先生说,与 他同辈的师兄弟中,以孙禄堂、尚云祥、郝恩光三人授徒最多。山西车、宋也是代有传人,只是其传人的活动范围大多不出山西省,所以影响不象河北这么大,但河 北、山西交流不断。山西的传人确有真功。1923年《拳意述真》出版,1924年夏,孙禄堂先生去山西拜访在介休教拳的宋世荣先生。1927年宋世荣先生 去逝,孙先生的弟子吴心谷为其做传,记载了宋先生的生卒年月,纠正了他在《拳意述真》中所说宋先生八十余岁的错误。吴心谷为其做传的原因是孙先生与宋先生 “时相过从,尝以公生平行止语谷,谷仰其德高艺绝,堪为学者师,爰濡笔传之,庶后之人有所考焉。”可见孙先生对他的前辈怀着我们对他一样的敬佩心情。

瀛人叙述:

  张占魁活着的时候,主要靠两个徒弟给他露脸.武的是韩慕侠,文的是姜容樵.张占魁60岁后腿脚就不灵便了,加上与他的大徒弟韩慕侠闹翻,他在天津武 林中的地位已是摇摇欲坠.他与韩慕侠反目,各有一半的责任.韩慕侠天生好斗,孤傲不群.韩慕侠在外面转悠了一年,自称找到了董海川的师弟应天文,并被应收 为关门弟子,学了反八卦专克八卦掌.张占魁听着心里有气,自己的徒弟在外边转了一圈就长了一辈,跟自己成了师兄弟了,又得了个反八卦专门克我的八卦.所以 就邀韩慕侠试手,张一出手就用的是毒着,想教训一下韩慕侠,但是韩慕侠的功夫确实长了,几个回合下来,张占魁不仅占不到上风,而且处处被动,几不能支.这 时李存义看韩慕侠出手不留情,眼看着张占魁就要在自己徒弟面前出丑了,就大声叫韩慕侠住手,韩慕侠听见李存义大叫,就准备收手.这时张占魁趁韩慕侠不备, 一个反背掌狠狠地打在韩慕侠的后心上,韩慕侠当即吐血.从此师徒反目.韩搬出了武士会,自己成立了个武馆.32年曾有《时报》记者访韩慕侠,韩慕侠称自己 一生在武术上只服两个人,一个是应天文先生,一个是孙禄堂先生.缘何?据韩慕侠的师弟刘锦卿讲应天文根本就不会武术,事实上是韩慕侠跑到了孙禄堂先生那儿 呆了几个月,得到了一些指点.于是说是得了应天文的反八卦.后来张占魁发现李玉琳走出的八卦中有许多是与韩慕侠的反八卦完全一

样的一些身法手法,于是问李玉琳从哪儿学来的,李玉琳说这是孙先生传给他的心得,为此,还惹得孙存周老大不高兴呢.于是才知道了事情的原委.以后韩张二人的关系有所缓和,但韩始终认定反八卦是得自应天文的,并将反八卦的一些要领也告诉了张占魁.

  其实打康泰尔并不是什么值得炫耀的事.其起因与郝恩光还是有关系的.民国3年,郝恩光代表武士会去日本,教授在日华人主要是留学生练武.主要内容是 形意拳.郝恩光是李存义精心培养的弟子,被李许为继承自己衣钵者.尚云祥虽是李存义的弟子,但李存义始终不喜欢尚云祥,更兼尚的打法与拳术风格皆与李不 同,更近于郭云深,所以真正李存义派形意拳的代表是郝恩光.郝恩光的形意拳功夫也确实是好,丝毫不在尚云祥之下.天津武士会成立时,三李聚会,太极李瑞 东,八极李书文,形意李存义.盛极一时.李书文把大枪视为神物,加上他以大枪名世,一般人是不敢在他面前抖大枪的.而郝恩光却偏要在李书文面前耍大枪,李 先是侧目睥睨,后是目不转睛.郝练毕特意走到李书文前施礼,李书文连忙站起来还礼并赞叹到:"使得好,够绝!"所以郝恩光是武士会中功夫顶尖的人物.郝刚 到日本时,与日本名武士屡次交手,占尽上风,深得日本皇族的敬重.后有日本浪人冒充在日华裔,投郝门下,探得郝纯阳剑法之要,后与郝较量,郝不能胜,缘此 浪人本是剑道高手,郝绝得有辱师门,栽了武士会的名头,由日本回国后就去了东北.至于郝恩光的死因有两种说法,一种说郝因有辱师门抑郁而死.另一种说郝是 被人害死.总之,郝恩光东败日本的事是天津武士会的一块心病.因此当白俄艺人康泰尔登广告在中山公园献艺时,给了武士会一个挽回面子的机会,所以明知康泰 尔不过是个白俄落魄的杂耍艺人,武士会的人也要跑到他的住处去揍他.并大肆宣扬.在今天看来,其实这不是什么值得宣传的事.至于张占魁打康泰尔更是子无虚 有.

内家拳旧闻十五

――形意拳家逸事

纯阳叙述:

  上海支燮堂的形意拳也是一辈子只打刚劲,支燮堂与某名拳家交手,一记马形,使对手向后飞去,撞破砖墙而出,骨折筋断.如此刚劲,挡者皆糜.支燮堂一 辈子没有大肚皮.其入室弟子张仲华今年81岁,每日骑车往返60里教授生徒,步履矫健,至今仍打刚劲.同样没有大肚皮.我师吴子珍先生到老也是打刚劲,后 来身体不行了,才多打太极.真实造诣还是要落在刚劲上.柔的作用是以柔育刚.没有刚就别谈拳!

包不同叙述:

  《拳意述真》载:郭云深先生“又练虎形拳,身体一跃,至三丈外”,后有人说虎形起步为一小步两大步,实际是对前辈神乎其技感到不解才有此一说。纯阳 君看到过请多高人身手,难怪语气有点那个。这也可以理解。四民成立后有许多名家常来常往,耿老先生和李存义、张占魁、程廷华、刘凤春等七人为盟兄弟,晚一 辈如孙禄堂、尚云祥诸先生也是常客。只是你入门时,这些名家都已凋零。吴子珍先生没有门派观念,是很开明的一个人,他还让其徒戴玉斌随吴斌楼老师学戳脚, 并在社内传少林拳。孙存周先生只活到了七十岁,为什么功夫高的享不了高寿呢?形意门中功高且寿高的有宋铁麟、布学宽、郭汉之,都是九十多岁。

铁拳叙述:

  李存义是位很好的教练员。教出了许多人。其中最著名的是尚云祥、郝恩光、马玉堂、黄伯年、傅剑秋、李文亭、李耀亭、李彩亭、姜玉和等,此外张兆东、 韩慕侠师徒的形意也是学自李存义。经管李存义晚年与人比武有辱师门,但是上了岁数的名家大师依然敢与人切磋,确实是很有点现代体育精神的。在形意拳的发展 壮大史中起了决定作用的主要是两个人,一个是孙禄堂先生,他的贡献主要体现在对形意拳的理论研究、技术完善和个人造诣上。另一个就是李存义先生,他的贡献 主要体现在联络各界、发展组织和培养出大量人才上。如果没有这二位的奋斗,形意拳是发展不到现在这种规模的,更不会产生现在这么大的影响,成为中国的四大 名拳之一。

内家拳旧闻十六

――河北派形意概述

一叶叙述:

  形意拳自李洛能先生创始后,有八大弟子支撑,其实真正有名的是山西的车、宋,河北的刘、郭。

  刘奇兰先生有两位名弟子李存义、张兆东,郭云深先生的传人众多,但真正得其精髓的要算隔代弟子孙禄堂先生。至于王乡斋,只不过是从学于姐夫李豹(郭 的弟子),加之时间短暂,并不真正了解形意的真意,他所学是汇杂了形意、八卦、太极、鹤拳、少林拳、西洋拳击的一些练法而成,谈不到什么集大成,只是拼凑 而已。

  李存义先生门下也有八大弟子,除了定兴三李外,我所知道的还有黄柏年(其弟子张桐在陕西传拳),郝恩光(第一个去日本传拳的武术家),周明泰(经周 铁成传到河南郑州刘玉增,其形意剑法继承了刘派的精华)、马玉堂。值得特别一提的是郝恩光先生的弟子李玉琳先生,他得到李存义、张兆东、孙禄堂等先生的指 点,加上和李景林、杨澄甫有师生之谊,艺学百家,拳剑双绝。而孙禄堂先生门下的四朱,形意拳的功夫也极高,其中

朱国福先生先求教于马玉堂,后得孙先生指点也是融合郭刘两支精华的人物,其川中传人王树田还在传拳。上面提到的津门张烈先生是孙存周先生的传人,存周先生 同期传人祖雅宜、刘树林的情况如何?尚待知情者告知。至于李文彬先生的师傅尚云祥先生则继承了李存义先生晚年在山西交流的心得,创建了尚氏形意。

  张兆东先生的弟子众多,我认为在保持形意拳的原始风格上较有成就的应数徐州的钱树樵老先生,他的弟子北京潘小杰前一阵子在中央五台讲授形意,上边问的拆解用法,他都有讲解到,不知算不算入流?其他二代三代的弟子,如熊守年、张广玉、鹿义,工夫都很不错。

  所以我看形意门的传统不会丢失,其精华也决不会只保留在某个人手中。而且我一贯认为拳法的高低是受师承、资质、工夫三方面影响的,有真传还要下工夫练才行。

内家拳旧闻十七

――田镇峰眼中的形意拳家

纯阳叙述:

  原山东国术馆教务主任形意拳家田镇峰认为,形意拳有真实造诣者代不数人.田认为在形意拳历史上有真实造诣者只有:姬隆峰,戴龙邦,马学礼,李能然,郭云深,刘奇兰,宋世荣,孙禄堂,尚云祥等九人而已.其中,功臻化境者仅戴龙邦,李能然和孙禄堂三人.

  田镇峰曾因提倡国术实验运动,大搞技击实践而名噪一时.田的形意拳技承郭宋两派,并兼练李景林之太极,无论走到哪儿都访名手切磋,好写文章批判名家,是30年代国术界的一个风云人物.

  田镇峰既是宋世荣的徒孙也是郭云深的徒孙,他没有理由贬低郭宋二位大师。田镇峰的这个评价是写在山东国术馆的国术月刊上的。当时郭云深的另一位徒 孙,李奎元的弟子马耀南先生就在该馆教授形意拳。因此,田镇峰也不可能胡写。此外无论是戴龙邦李能然还是孙禄堂先生都与田镇峰无任何利益瓜葛,甚至可以说 田镇峰对孙禄堂先生还抱有很深的成见,是当时有名的反孙健将。加之田镇峰一向标榜自己求实,曾创办《求是》月刊。因此,我认为田镇峰的评价是有一定的参考 价值的。

  姜容樵先生对郭宋的评价与孙禄堂先生对郭宋的评价相近。姜先生曾在中央国术馆的国术月刊上撰文,将拳术分成四层及四层以上的功夫。姜先生认为郭宋等 人达到了拳术的三层功夫,所谓炼神还虚的境界,但还未臻至虚的境界。姜先生的这个评价与孙先生在〈拳意述真〉的评价是一致的。姜容樵先生还认为达到四层以 上功夫境界的,据他所知就只有孙禄堂先生一人了。姜先生对车毅斋先生的评价不高,在对车先生的评价上,姜的认识与《拳意述真》上的记载似不同。

内家拳旧闻十八

――宋式形意掌故

纯然叙述:

  据我所知宋氏形意拳有别于其它派是其发劲后肢体有明显的抖动,即抖劲,也是孙福元所说瞬间爆发明显的弹性炸力。程素仁说:抖劲是宋氏形意拳的重要特征。宋氏形意从宋世荣、宋铁麟、宋光华一脉相承。

 《拳意述真》中对宋世荣的燕子抄水、狸猫上树、散手技击有精彩的描述。孙禄堂得益于宋世荣先生的教诲,告诉他“有若无,实若虚,腹之坚,非真道也”,从“论内家外家之判”中,可以看出宋先生对拳术有着深刻的理解。

  1923年《拳意述真》书成,1924年孙禄堂便去山西拜访宋世荣前辈,时宋在离太谷不远的介休教拳,当时年76岁。当时河北形意门人到山西访学的不在少数,并获益良多。

  宋世荣逝,孙禄堂友吴心谷为之做传,并陈明原由:(孙禄堂)尝以公生平得止语谷,谷感其德高艺绝,堪为后世师,故濡笔为之记,使后之人有所考焉。在传中评价宋世荣的功夫:以故盘根冲空,超神入化,技至此,无以加矣。

  宋铁麟生于1885年,1935年太谷国术馆成立,宋任馆长兼十二形教练。90余岁其弟子孙福元来访,为之示范炮拳,发劲如炸,头足上下为之剧烈颤抖。宋之弟子吴立孝、田种兰、史一峰等都是好手。

  宋光华生于1932年,是宋铁麟先生长子,也是唯一家传弟子。《宋氏形意拳》一书从拳理上讲没有什么令人耳目一新的阐述,都是引用宋世荣的话,并略加解释,所珍贵的是初次公布了麟角刀。

  如果刘伟祥能做到落地无声而又踏碎青砖,说明刘伟祥已经功入暗劲。那么,张烈的形意拳功夫恐怕是不能和刘伟祥先生比的。张烈只是较为正确地掌握了形 意拳的发力技术,从形意拳工夫的进阶上讲似乎尚未臻暗劲的层次。刘伟祥先生是一代形意拳巨匠,那绝不是现代人业余练练就能企及的。

内家拳旧闻十九

――不为人知的技击高手之二

吴复之叙述:

  铁罗汉张祥斋(长发)

  张长发原来是练八卦的,后遇刘殿琛先生(skate注:张45岁才拜在刘门下,之后便以练形意拳为主,享寿90岁),以后便在形意拳上又下了番苦 功。张长发54年曾来北京,我的老师曾得到其指点。据说在一次聚会上张长发与王芗斋相遇,王端着大辈的样子冲着张先生打招呼叫了声“长发!”张长发先生扭 过头来看着王说:“我当是谁呀,原来是大成拳的祖师爷呀,长发这两个字是你叫的吗?要不要摸摸手啊?”王脸一红,不敢再接话了。张长发比王年长15岁,当 时虽已80 高龄,身板却比王硬朗的多,还主动向王叫阵,而王不敢应。张长发真不愧铁罗汉的称号。

周江南叙述:

  时佩文先生自幼师从马玉堂先生练习形意拳。曾随马玉堂南下江南。马玉堂是位了不起的形意拳大师,教出了一大批能征惯战的搏击高手,如朱国福、高振 东、张长义等。时佩文曾参加了浙省国术游艺大会的表演。赵道新在这次比赛中经朱国禄自退放水,得了个第十三名。赵颇为得意,时佩文看着赵好笑,两人一过 手,时佩文就把这位小师叔撂了个跟头。赵一骨碌爬起来,一定要时佩文教他这一手,结果赵学到这手后,在上海国术比赛中还真用上了。虽然最终赵被淘汰,但赵 对时佩文的功夫还是非常欣赏的。以后时佩文去了湖南,受到师弟朱国桢的指点,并跟朱

国桢学了孙氏太极拳。解放后,时佩文回到南京,教授形意拳。1986年,时佩文以87岁的高龄去世。

内家拳旧闻二十

――孙存周小记之二

米叙述:

  孙存周先生武功高绝,其技击功夫独步一个时代.但在封建武德思想的影响下的中国武林,对孙存周先生注重实践的做法似乎是难以接收的,故其生前甚受时 人所忌. 孙存周所胜名家甚多,如他17岁时曾战胜通背名家"臂圣"张策.以后云游南下,曾胜好手无数,如李玉琳,褚桂亭,马裕甫,解铁夫,陈子正,柳印 虎,杨奎山,吴鉴泉,朱国禄,顾汝章,胡耀真,陈发科,许延增,王芗斋,吴图南,李集峰,郭古民,肖功卓等.

耄耋人叙述:

  孙存周先生是位技击巨匠,好打也善打.但为人似孤傲,不和群.记得孙存周先生去世后,其妹孙剑云女士到市武协来通告.吴图南先生对孙剑云说:"你哥 哥是惊天动地的功夫,盖世无双.什么时候出殡,武协送个大花圈去."等孙剑云告诉了出殡的时间地点出去后,有人张唠给孙存周买花圈,吴老对那人说:"谁给 他送花圈?!他孙存周就会打人.不送!"

  大约是1954年,北京的老武术家们在太庙(还是中山公园,记不真切了)表演武术,徐致一不知道孙存周早就认识胡耀真,向孙存周介绍胡耀真说:"这 位胡耀真先生是您的形意同门,大名鼎鼎的单指震乾坤啊!"胡耀真脸一红,忙说:"哪里哪里,孙先生让我尝过屁股震椅子面儿."原来不久前,孙存周与胡耀真 试过手,孙存周将胡耀真扔在了椅子上,把椅子面都给震裂了.事后,吴子珍还专门出来为二人说和.

德发叙述:

  孙存周先生尚未达道孙禄堂先生的武学修为境界.孙存周生前曾多次讲过,他的技艺未及孙禄堂先生十之二三. 孙存周先生与王芗斋较计的事,很多老人都 知道.因为那时意拳还未形成气候,故这件事在武术界没有引起什么反响.王芗斋晚年常去孙存周家请益,与孙存周一谈就是半天,并常带去一些他自奄的小菜,有 时到了中午还不走,直到其子女来叫。

  孙存周先生生于1893年,有两个证据,其一是孙存周的女儿孙淑容尚健在,她的电话是010―66158979,问一下孙淑容便可证实.其二是在 1929年杭州国术游艺大会上孙存周任首席监察委员,上面有孙存周的年龄,为37岁.因当时的人都报虚岁,故也可推算出孙存周生于1893年.而王芗斋生 于1890年也有两个出处,其一是王芗斋的户口本上的年龄,王选杰也是据此认为王芗斋生于1890年.其二是据"中国武术百科全书"上关于王芗斋的一条, 其生卒年也是1890年--1963年.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