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福州买房记之开篇 -- fj1989

共:💬23 🌺61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福州买房记之八:目标

刚才飞马老弟说是沿着规划地铁线一站一站一区一区地询过来的。我没有他那么辛苦,不过也轻松不了多少。

老人家即然同意了买房,当然就要搜 罗搜 罗家底,确定下目标。作为一名工科男,而且是管理专业出身的。多目标规划还是懂一点,接下来就是:全家开会,头脑风暴。

老妈的目标是要朝向好(最好是东南),楼层适中,不要太高或太低,光照要好,特别强调一定要有电梯。老婆的目标包括了以上,特意强调要有充足的阳光,能晒干衣服。这点我十分同意,做梦的时候都想念刚晒过的棉被的香味。同时,老婆要求骑电动车20分钟能上班或有公交直达。老爷子倒没多少意见,只有非常担心他的宝贝孙子的上学问题。至于我本人,除了以上种种,要求小区绿化和物业一定要好。

最后老爷子一锤定音:高层的电梯四房,楼层不要太高,小区位置不限,剩下的事交给我们去处理。

解释一下,之所以要高层或小高层,部分原因是受汶川的影响。福州这块也是地震的热点地区,弟弟的岳父来福州时曾对亲家吹风说,新建的高层或小高层抗震性能要比多层的楼房好很多。加上只有高层或小高层有电梯,所以目标楼型就选这两种了。楼层不要高除了价格因素外,还考虑万一电梯有什么故障,总不能让两个老人家爬十几层的梯子吧?市区这类房子对我们已是天价了,所以位置不要多考虑,新区的房子也行,能省个十几万就可以买车了。四房是考虑全家合住的需要,毕竟老两口七十多了,万一要有什么事,有儿女在身边总好些。

但是计划总比不上变化快,这些目标有得坚持住了,有得不知不觉就变了。

让我先稍稍介绍一下福州房产的区位情况,个人感觉,不当之处可以拍砖。

福州是个背山面江的城市。传统上的政治文化中心在鼓楼区,鼓楼区的北面,跨过铁路线,有一小片地势较平之地,以前是农村,现在是新区,福州习惯上称为五四北。五四北地区再向北,就是山区了,笼统称为北峰。未来地铁一号线的起点站。鼓楼区的南面是台江区,台江区隔闽江(白龙江)和仓山老区相望。因为沿江有码头,明代以来,台江就是福州的经济中心。南北杂货,木材,砂石等货物在这里装卸。人员在这里集散。仓山老区则是文教中心,最早的海关,税务局,新式学堂都在这里。洋人多,洋式建筑也多。仓山实际是个岛,老区集中岛的东北面,岛的西北,西南,南面和东面还有大块未开发的土地。仓山的情况后面还会重点讲到。晋安区的主体部分在城市的东面,鼓楼台江隔着条晋安河,以前称为郊区,这就意味着晋安区的实际面积里还包括了大片的城郊农村。

从上面简单介绍可以看出,福州房产市场里,区位最好的是鼓楼区。最好的中小学,最繁华的商场,所谓的CBD,最有社会地位的各级官员都集中在这片。不少人买鼓楼区的房,就冲着学校和周边配套而去。这边的房子,不是太旧,就是太新太贵。打个比方,好比上海的黄浦区,此处的新房,不是为我等准备。举个例子,在五四路,原来华侨大厦的位置,现在开发的恒力城,均价要二万多一平。乌山荣域,均价一万八。可能上海北京的同学见怪不怪了,但这个价位对普通福州市民而言,还是太可怕了。以一个省直机关的正处级干部为例,卢书记搞了阳光工资以后,也不过收入五千多元。省直机关对公务员的阳光工资有个简称,叫“三五八万”。就是科级干部三千多,处级五千多,厅级八千多,省部级一万出头。当然,这里说的是工资条上的,至于有什么灰色黑色收入,那是另外回事。至于我等非公务员,到手的比上面说的还要少些。

台江人素为鼓楼人所轻视。有时是明里,有时是暗里。我每天上班,从台江到鼓楼,感觉是从不好到好。下班则相反。你要真说有什么不同吧,一下子也说不上来,就是一种感觉。如果认真想想,可能就是每个区的气质不同吧。说个不知贴切不贴切的例子,好象1996年时我在上海,从城隍庙到人民路的感觉吧。台江人是传统意义上的福州人。常年混码头,争地盘,自谋生路,使得他们嗓门大,语速快,福州方言一串串地出来,还夹着不少的粗言秽语。他们穿着简单,夏天时,男的打赤膊,女的穿睡衣,一色的拖鞋在街上溜来溜去。开革开放之初,最早的一批个体户,就大多是台江人。他们在沿江的棚户区,生生把台江农贸市场搞成了全国数一数二的小商品批发市场。在过去,他们不少人生活在社会的低层,踩三轮,做小贩,做小工。现在,他们改开出租车,买下或租下小店面,还是当个自在的小业主。所以其他地区的福州人买房,一般不爱去台江。嫌那里脏、乱、差。

但是台江有个优势,就是沿江,而且是在北江滨。随着城市的发展,不少地产商盯住了这片土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