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我对飞天鸭的回答兼答河里基督教的传教士们 -- 方解石

共:💬414 🌺796 🌵5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你看看她写的这段吧,正是这段激怒了我。

约伯这个故事很有趣,我的印象是 [ 飞天鸭 ] 于:2010-05-22 04:39:38 复:2910939

旧约里和新约里描述的上帝显然是不太一样的,旧约更强调上帝的权威和全能性,而新约更强调圣灵和生命,约伯的故事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对信仰的诠释。之前的篇章似乎让人可以有这样的印象,那就是和上帝建立了关系,上帝就会帮助你,让你無往而不胜,或者最差也是武侠剧里的主角。约伯记讨论的其实是这样一个问题,就是信仰是相比人的境遇而言更本质的东西,不是为了得好处或者上天堂才信仰的,信仰是因为它本来就是如此。就像人生来就有喜怒爱憎一样,信仰对人是一种更本质的存在,而人的存在本质也因信仰而变得不同。

在约伯记里,义人约伯,家庭、财产、亲友诸事顺利的约伯,竟然在很短暂的时间内,平白无故地遇到各种意外的灾害,儿女,牛羊,房屋,全部离他而去,甚至最后身染恶疾,坐在土灰之中。不光周围的人都觉得约伯活得这么痛苦,还不如死了算了,他妻子也这么认为。约伯自己的哀歌里,似乎也在向上帝哀叹,当时还不如不创造他的好。人生本来是为了钱财富足,多儿多女,身体健康,如果这些都被剥夺去了,那就不如死掉的好,这样的想法似乎再正常不过。

再引申一点,就是如果一个人地位低下/失败/贫苦/病痛缠身的话,那按大部分人的眼光看来,这个人也就没什么价值了。就像对先天不足的孩子甚至是女孩子,很多人会认为这样的孩子一辈子的价值是个负数从而将其抛弃。当然一个人再年少气盛,很快就会年老衰朽,所以人跟完美的上帝来讲,卑贱的像蛆虫一样。

来看望约伯的三个朋友就是这么想的,这三个朋友看到约伯这样一幅惨状,都告诫他要谦卑,不要以为自己有多么了不起,好好想想自己,肯定是哪里错了,做了坏事,才遭到这样的报应,上帝总是惩罚恶人,甚至是弱势的人,人算什么东西呢,不要自以为是。

约伯怎么看呢,他虽然也向上帝哀叹自己的不幸,但这种哀叹就像被废黜的王子哀叹父王那样,就像被惩罚的孩子向就在门外的父亲抱怨那样。他始终相信自己与上帝的亲密关系并没有断开。他认为自己所行正直无私,始终如一。那你为什么到了这部田地?约伯认为,上帝的奇妙是我所不能知晓的。

这里有几层意思,首先约伯认为上帝从来没有离开他片刻,反而在越倒霉的时候就越在观察他。其次,这种信仰不是简单的把上帝观音菩萨化:因为你对我好我就信你,你对我不好我就不信你了;如果是这样的话,这种信仰和婴儿摔倒了就去打地并无不同。那既然上帝对他不好,他还信上帝,那不是受虐狂吗?可是,如果本来就没有上帝,谈何受虐之说呢?一个人被车撞死了我们会去惩罚司机,一个人被山上滚下来的石头砸死了,我们又去惩罚谁呢?

所以约伯这句话其实非常关键,既他承认有一个更高的秩序,姑且叫上帝,这个秩序是他的认知能力不可能完全知道的,这是不可知论吗?也许,可以想象既然粒子世界都分不同层次,宇宙也定然有人类之上高一级的层次,这个层次与之人类就像动植物和细胞一样,一个细胞能够理解整个生命体吗?似乎不能,那对于人类应该也有超乎个体把握甚至理解之上的秩序存在。

对于我们把握不了,理解不了的东西,应该采取何种态度,这就是宗教要探讨的问题,我们再回来继续看基督教或者更确切的说犹太教在这里给出的方向。

这里,约伯认为,这种秩序是神奇的,创造了四时八方,冰山海洋,飞禽走兽,是人的言语和情感无法充分表达的神奇;进一步,约伯始终感到他的存在和这种秩序有本质的密切联系,同时,他又认为人的智慧也是世间最大的奇迹,所以人如果用好他的智慧去探求真理,就是至高无上的意义。

对于自己现在的状态,约伯也在开始的哀叹里提到过,但是,他在哀叹自己不该出生时,也是一种旁观者的态度:人啊,一生辛苦,却无非过眼云烟,上帝你为何要看顾他,又要让他受苦?而由于他对和上帝联系的坚定信仰,和他对人类智慧的信仰,他即使处于灰烬中,也不认为自己是卑微的,需要认错的,而是认为自己行得端做的正,即使到上帝面前,也要和他说清楚。约伯面对外界加给的苦难是随遇而安的,因为这个和更高秩序的连接占领了他的心。

对于亲人的远离,朋友的不理解,约伯明白,周围这些人是和他一样的凡人,他们只能通过表象看人,既不了解自己的品行无亏,也不了解自己和上帝的关系,所以他们说服不了约伯。最后耶和华出场说约伯的观点才是真相,才结束了讨论。

所以这里给出的结论是,把自己同更高的秩序连接起来,相信自己的力量,对个人得失不要纠结于眼前,要看到银河黑洞,想想长征两万五,心里只想着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才能克服个人局限性。

挺根红苗正的对不对?再想想这是大几千年前犹太教的篇章,确实足够“进步善良积极”了。

你的疑问似乎是说,为什么上帝和撒旦联合起来捉弄人,上帝为什么这么坏,还要别人信他?因为如果不编这个上帝撒旦,人民群众就会问,到底为什么耶和华会让他这么受罪?如果不解释的话,这个耶和华也太古怪不可信了,得有一个相对合理的原因。约伯不需要原因就一直都信?对,但是读经的犹太人民可还不是约伯,但也不是对耶和华全无所知的人,所以他们可以接受试探这个解释。你接受不了,那是因为程度不够,所以可以索性丢开这个解释。

这段是多么的教徒啊。

此外,我觉得,你貌似对埃及文明很是了解呢。但是对我们国家的文化了解似稍有不足。

伴随埃及的多神教向一神教转变的过程,是尼罗河流域众多小国统一的过程。之前的松散局面对内对外都已成为掣肘,统一之后的一段时间对外贸易繁荣,扩张频频得手。这也证明了统一进程的合理性。而一神教取代多神教,是推动对内统一的重要手段。这一过程持续了很长时间,中间多有反复,双方都有可歌可泣的故事可作为后人支持自己观点的题材。

从这个角度看,一神教和多神教根本不存在道义上的高低之分。

我不认为一神教是什么道义上低一等,关键是一神教目前在国内的传教,说简单一点是破坏中国的信仰多样性,说复杂一点是,一神教在使信仰的统一的同时,破坏中华文化的基础。很多文化现象将失去。你能想象全民只过圣诞不过春节吗?

而且,中国的统一并没有借助一神教,虽然一神教可能在西方成为统一的工具,但是在中国,一神教并不具备这样的好处。中国宗教战争很少。比较算得上宗教战争的大概要数苻坚迎接鸠摩罗什了。这位鸠摩罗什也是个妙人,翻译了很多佛经。他的“莲花生臭泥”一说非常有趣。感兴趣可以自己去看看。

鸠摩罗什的神思俊才,传遍整个西域,人们非常钦服,每年举行讲经说法,西域诸王都云集来闻法,并长跪在鸠摩罗什的法座旁边,让鸠摩罗什踏著登上法座。

  鸠摩罗什的名声不仅远播西域,也东传至我国。前秦苻坚久仰大名,在心中早已有迎请的想法。

  苻坚建元十三年,太史上奏:「在外国边野,出现一颗闪亮的明星,未来当有一位大德智人,将来到我国。」

  苻坚说:「我听说西域有位鸠摩罗什,襄阳有释道安。那位外国的大德智人,一定是鸠摩罗什吧!」

  鄯善国前部王和龟兹王弟,曾一同前来朝礼苻坚,说西域有丰富的珍珠宝贝,应派兵讨伐。前秦苻坚建元十七年二月,鄯善王等人又奏请讨伐西域。于是次年九月,苻坚派遣骁骑将军吕光、陵江将军姜飞,偕同鄯善王、车师王等,率领七万大军,讨伐龟兹及乌耆诸国。

  临行之前,苻坚在建章宫举行饯别宴,对吕光说:「帝王顺应天道而治国,爱民如子,那有贪取国土而征伐的道理呢?只因为怀念远方的大德智人罢了!我听说西域有一位鸠摩罗什大师,他深解佛法,擅长阴阳之理,是后学的宗师。我非常想念他。贤哲的人,是国家的大宝,如果你战胜龟兹国,要赶快护送他返国。」

  吕光的军队刚出发,鸠摩罗什告诉龟兹王白纯:「龟兹国运衰微了,将有强敌从东方攻来,你应该恭敬迎接,不要派兵反抗。」但是龟兹王不听劝告,率军奋力抵抗,结果被打得落花流水,龟兹王白纯也遭到杀身之祸。

我在网上搜了你所说的一神教在埃及统一中的作用,但是所得不多。仅仅找到一点点材料。

http://www.360doc.com/content/09/0217/15/49267_2570211.shtml

而关于埃及的宗教信仰,有这么一个网页。

早王朝时期,埃及逐步走向统一,与此同时,荷鲁斯成了全国崇拜的主神和王权的保护神。古王国时期,太阳神拉逐渐取代了荷鲁斯的地位成了全国崇拜的主神和王权的保护神。中王国时期,底比斯统一了埃及,该地的阿蒙神地位逐渐上升,特别是在第十八王朝中期以后,取代了拉神的地位,上升为全国崇拜的主神和王权的保护神,并又与拉神结合为阿蒙拉神。但是,其它原先崇拜的各种神还基本存在,不过有的降为地方神,有的虽在全国崇拜,却不是主神。

古代埃及王权与神权结盟,宗教往往成为政治斗争的工具,全国崇拜的主神和王权保护神因政治斗争而时有变化。最明显的是埃赫那吞取消对阿蒙神的崇拜而推出对阿吞神的崇拜;改革失败后又一切恢复如常。

除埃赫那吞曾短时间实行过对阿吞的一神崇拜外,古埃及基本上是多神崇拜。

http://kecheng.edu.people.com.cn/database_type/library/g/gggg/y/ggggg1012833/sjsg_14.htm

从这里看,埃及的宗教信仰仅仅保持了短暂的一神,其余时间都是多神的。而多神并不是让埃及陷入分裂。而且,从这段来看,在阿吞神成为最高之前,就已经有多个最高神灵了,而且埃及统一要早于阿吞神的上位。信仰是斗争工具,但是不是利器。

耐人寻味的是,利用宗教斗争,在中国从来就不是主流。虽然巫盅在中国要受到处罚,但是,严格的来讲,利用宗教实现政权更替的基本没有。就是在武则天时期,扬佛抑道也仅仅是一种造势,不是主要工具。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