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我对飞天鸭的回答兼答河里基督教的传教士们 -- 方解石

共:💬414 🌺796 🌵5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呵呵,我是更偏科,宗教的了解非常少

之所以对佛教开始关心,一则是它对中国文化影响太重要,以至于了解不了它就不能充分的理解古代的文化现象。比如建筑上的须弥座,塔,比如因果报应思想(99%的中国人头脑里面或多或少有),比如各地的文化古迹,传说,以及大量的艺术作品,例如关于佛教的画、装饰和各种物品。不客气的说,中国人想摆脱掉佛教的影响几乎是不可能的。很早以前我对宗教也是不屑一顾的,从近三四年才开始有所接受。基督教圣经我在高中就看过两遍,布道去听过一次,但是一直迷惑。为何?一是这个教的教义,主张一神,而且带有扩张性,有消解传统文化之虞,二是这个教的经典著作圣经里面含有大量的让我不能理解的逻辑。中国的神往往是有人情味的存在,神佛最后的搞成人类的形象,而到了一神教,则成为至高无上,就如我问飞天mm的那个问题,那个故事,居然被搞成了那样的一个解释。信仰是无条件的,这或许才是真正的宗教,但是在我,却觉得悲凉——倘若我们信仰要以自己个体的独立性作为交换,那和基督教教义上摒弃的将灵魂卖给魔鬼的浮士德有什么区别?不过是换个对象罢了。为利卖掉自己灵魂的浮士德,和那些虔诚的什么都不为将灵魂直接献给上帝的信徒,对我来讲,都是遥远不可理喻的。

因此在看佛经的时候感觉更好一些。佛和弟子经常讨论问题,犹如看论语的时候的感觉。加上翻译佛经的高僧们往往中国文化功底深厚,有些段子读起来琅琅上口(我没有朗读过佛经)。比如著名的《金刚经》。而且佛经的内容庞大驳杂,煌煌大藏经里面有各种内容,你如果不喜欢可以不看那些什么藏密啊咒语啊,但是也有很多不涉及信仰的讨论对世界的认识的内容。据说佛经对心理学的讨论,是现代心理学都未曾达到的深度。佛经将人的欲望之类的,都分的很细致,讨论的也很深入。

在对待很多问题的方式上,佛经更诚恳。而圣经,带有种霸道和洗脑的嫌疑。佛经说到最后,往往来一句“各自欢喜奉行”,圣经布道的时候却总是说“你应该”如何如何。

我对基督教的那些丑闻一窍不通,我比起你来更是眼光单一。西方的历史我仅仅零碎的知道点片段,很多什么著名的哲学作品都没有读过。当然我还是读过《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的。我的方法比较简单,喜欢用归纳法。我喜欢从底层从小事出发来归纳探讨里面的深远意义,而不是简单的从形而上学来空泛的探讨。史料我也尽量去看原始一点的,避免受到太多的干扰。我对历史年代表基本没有很多记忆,尺度只能精确到百年,而我bf可以精确到个位数,可以背诵出每个朝代起始的年份。但是具体到这件器物的历史文化价值之类的内涵性质的,或者是某个中国史上运动的意义和影响,他的分析就远远不及我了。

我倒是没有出身书香门第,呵呵。

个人以为读西方史应该从经济入手(地理状况、生产活动的组织等),

我也是这样看的,黄仁宇算是我的启蒙(这也说明了我在这方面的造诣有多差。呵呵)。因此飞天mm是缘木求鱼,肯定是受了某些教徒的忽悠了,结果以为欲正国是,必立国教。

偶严重偏科的:打得不凶的不看,唧唧歪歪的不看,哥啊妹啊的不看——天朝文化博大精深,想有所成就得抓重点。有些东西不知亦不以为耻。

呵呵。我呢,是打架的不看(我强烈厌恶武力解决问题),其他的大部分兼容并蓄。诸子百家三教九流我都可以接触,只要你说的有道理。

我看红楼梦比较早。初中吧。在理解上没有那么多的死硬规章。这本书的确是观察封建社会的一个切口。此外,要想理解中国社会,跟老年人聊天是很好的办法。我就从我奶奶和姥爷身上获益良多。

当然,马克思韦伯的某些话可能也是对的,中国封建社会产生不了像西方那样的法律意识和某些东西,可能也跟宗教有一点关系。但是,有多少这方面的原因还真的是很难说。

梵蒂冈的事情我不了解。我对梵蒂冈的认识很微弱。现代教廷的斗争,就是从《教父》电影里面看到的那点。所以肯定想不到。

其实飞天mm的落脚点不在宗教上,你可以去找找她的其他帖子。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