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洛阳风物记之周南 -- 古城老农

共:💬76 🌺862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洛阳风物记之洛阳才子他乡老

一、

“洛阳城里春光好,洛阳才子他乡老”,这是唐末韦庄的名句。韦庄是长安人,长安也是大唐的首都,地位还在洛阳之上,他却毫不迟疑地自称洛阳才子。其实这也不用奇怪,对他而言,洛阳就是他的精神故乡。

历来帝都,长安多恶少,五陵少年,飞鹰快马,斗鸡走狗,争强好胜,轻生敢死;北京多无赖,八旗子弟,遛鸟吹牛,养蟋蟀,捧戏子,买卖古董,游手好闲;南京多浪子,鲜衣剃面,修姿容,美风度,游秦淮,戏佳人,顾盼多情。

而洛阳则多才子,这里的开国帝王,是出口成章的汉光武刘秀;这里的壮士,是临危大呼“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班超;这里的富豪,是吟唱《明妃叹》“昔为匣中玉,今为粪上英”的石崇——连他们都有浓厚的儒雅才气。

不过,当韦庄在西蜀望断天涯,心碎肠断之时,东都洛阳已经成为朱温、李克用、孙儒们杀人的战场和屠场。他的“洛阳才子他乡老”也成为谶语,伴随着大唐王朝的日落西山,随风而逝的还有一种文明,“洛阳城里春光好”也将成为永远的回忆。以后虽然还会有司马光修《资治通鉴》、李格非作《洛阳名园记》的余音袅袅,但那种始于周,盛于唐,“郁郁乎文哉”,以文章才气为核心的文明也将日渐没落,诗文越来越沦为一种依附于权势或者其他事物的装饰品,不再具有自身独立的价值。

喜欢附庸风雅的日本人沉醉于唐人对洛阳的向往,把他们的京都分为五个区,分别叫做:洛中、洛东、洛西、洛南、洛北。他们不懂,春光美好的洛阳城已经消失在历史的天空里,自从它和大唐一同沦陷之后,才子们无论身在何处,都只能有“洛阳才子他乡老”的伤感。

二、

韦庄说:“洛阳才子他乡老”,这不仅是对个人遭遇的感慨,也像是对历史的总结。才子总是和洛阳联系在一起,而洛阳才子却总是和他乡联系在一起。

南宋以前的洛阳历史有个奇怪的现象:当洛阳作为帝国都城天下中心,全国才子在此各领风骚的时候,本地却很少出杰出的人才;而当洛阳作为陪都时,却常有惊艳一时名垂千古的人物出现。

比如西汉北宋,洛阳先后有贾谊、桑弘羊,程颐、程颢名高一时,影响深远。贾谊几乎就是洛阳才子的代名词,而其实桑弘羊的才气和成就毫不逊色。在著名的盐铁大会上,桑弘羊面对全国选拔的60多位贤良文学,以一人敌举国海选的博学多才、能言善辩之徒,从《盐铁论》中记载看,丝毫不落下风。如果说舌战群儒的话,也只有桑弘羊庶几可以当之。

东汉魏晋时期,洛阳在几百年里是中国的中心,各路人物争奇斗艳的舞台,本地却几乎没有出过一流的人才,最多也就是郭象、潘岳这样的二流人物。那时在洛阳最活跃的是颍川(今许昌、郑州等)、汝南(今信阳、驻马店)、陈郡(今周口、商丘)等地的人物。

或者,不仅才子只有在洛阳才能大展风采,洛阳人也只有走出河洛盆地才能开阔视野、澡雪精神。甚至,不仅洛阳,人才与他乡之间总有一种难以承受、却又难以摆脱的关系。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