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帝国和王朝:我的部分中国古代史观点 -- 晚湖楫韵

共:💬3 🌺4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帝国和王朝:我的部分中国古代史观点(3)

(3) 何谓“统一”

按照我自己在(1)“中国历史的范围”中提出的观点,以及“统一”的字面含义来看,狭义的“统一”,就是现代中国的领土范围,被唯一一个中央政府所控制。可讽刺的是,真正做到这个标准的只有那个被很多人所不屑的“我大清”。以往的“统一”王朝,即使是大元,都或多或少没有统治过当今中国的一部分,哪怕控制了现代中国以外的一些地区。

实际上,这样定义“统一”,是倒因为果了。因为现代中国的疆域范围,直接继承于清帝国。随着清末中国(被迫)参与西方主导的国际体系,其领土范围随即固定下来,在以往长期不曾归中原王朝统治的部分,如西藏,加入了我们这个大家庭;而另一些曾被汉文明长期影响的地区,如越南,却在中国之外了。中华民国成立,继承了清帝国的主权和领土,成为现代中国的发端。

显然,大家平常所说一个帝国是否算“统一”,显然不是如此定义。但这里有个问题,究竟统治了多大的领土才算统一呢?比如秦的面积其实和北宋相差不大。但前者被称作统一帝国,后者则不算。也许是因为幽云十六州的关系吧?幽州是如今中国的首都。中国的首都曾经被“统一”的帝国排除在外,恐怕怎么也说不过去吧。但当初的幽州最多只是一方边陲重镇,地位根本没有现在这么显赫。那么,南边的交州分出去多少年了,不仅是宋,后来的元和清都未曾收回,明收回却又丢了,那为什么它们都算“统一”的帝国呢(即便是当时)?这里应该需要一个更为合理的解释。

古人概念中的“统一”,用两句话概括就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但其实这两句话从来没有实现过。古代帝国的国力不能支持皇帝去无限地开疆拓土,更何况蛮夷的教化和新土地的巩固都需要巨大的成本。所以我把这句话放宽了,简单说就是,王化所及,皆宗吾主。我认为的“统一”帝国的实质为:东亚范围内拥有惟一最高宗主权的中华帝国。这里两个要点是:一)最高宗主权,二)中华帝国。第一点好解释,就是拥有接受外国/外政权称臣的实力和权力。第二点,中华帝国,指的不是单一的一个国家,而是一类国家的总称,或者是一种国家组织模式。她至少包含以下几个要素,如果不是更多的话:

(1)具有定居人口和城市,农业经济至少占据相当比重。

(2)具有固定的首都和明确的中央-地方等级。

(3)元首世袭。

(4)采用成套的中华仪典制度。

具有上述特征的政权可称为“中华式政权”。其中元首称皇帝者称为“中华帝国”,其理论上具有接受外国称臣的资格。成为统一的中华帝国,就是以中原为中心,所有的“中华式政权”只向惟一的一个“中华帝国”称臣。不过,非中华式政权属于“王化”以外,不奉中央王朝为宗主,甚至与之对抗,则在此外。

这样一来,秦和北宋的区别就很清楚了。秦在整个东亚是唯一的中华帝国;而北宋和辽是兄弟关系,双方相互承认,都具有最高宗主权,接受其他政权称臣。此外,辽“修文物彬彬不异于中国”,可以视为一个中华帝国。因此,我们说秦是统一的大帝国,而北宋,最多是基本统一汉地的帝国。

这里需要区别的是,并不是自行称帝就相当于具有最高宗主权,而是要考察其在一系列国际交往中扮演的角色。比如西夏,虽然关起门来称帝,但面对宋辽两大强国,还是不得不向双方称臣。又比如日本,元首虽然在国内称天皇,但面对中华帝国还是不得不自降为王(不管怎样在音训上耍花招,终归不敢直接把天皇两个字堂而皇之拿出来。)因此我不认为它们具有“最高宗主权”。

关键词(Tags): #古代史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