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抗美援朝期间空战的一些细节想和大家探讨一下 -- yg1993

共:💬149 🌺247 🌵33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记住,评价一种武器的好坏,要把自己带入到那个时代去评价

一个师的t34不一定打得过一个师的豹,但在国家层面上来说,t34可以打赢一场战争。而t34甚至连炮塔吊篮都没有,打起来是坦克兵跟着炮塔转圈圈。从人机工学角度来说,t34绝对是垃圾。你知道为什么不加炮塔吊篮么?因为会占用宝贵的工时,在二战中,中型坦克占用工时最少的就是被誉为历史最佳坦克的t34,而它的整体性能,在某些重要指标上还远远领先于m4之流。比如柴油发动机和越野通过能力,倾斜装甲和大口径火炮。如果从舒适度来说,m4和tiger绝对比t34强,打起来结果如何?后世的评价又如何?苏联的战斗机也一样,每种飞机总有其特点,而且都是可以造成固定打击战术的特点。便于制造和闪光的特点,才是苏式武器的关键。

飞机搞的“人性化”一点,会增加宝贵的工时,会增加不必要的附件,这些对于面对大战威胁的设计师来说,需要极力避免。歼六歼七,在中国当年工业化程度不高时,也能轻易造出上万架。那么以苏联的军工能力来说,一旦转入战时经济,他们能在短时间内造出多少架?

六七十年代f4、f8之流面对蜂拥而来的mig,su系列,人机工学再舒适有个屁用,棺材好不好对死人来说有区别么?

至于民用机,那是另一回事。本身跟军机追求的目标就不一样。就像你不会开豹II去超市一样,即使豹是评价最高的坦克。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