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抛砖引玉,讨论一下毛时代的人均收入以及如何看待当年的艰苦 -- 洗心

共:💬215 🌺1354 🌵19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教高中大材小用么:这就是不少中国人的误区了

当时美国在上升期,该博士德英法三语流利,单凭这一点她的工作前景就非常好。

教高中有什么大材小用的,一个好的高中老师,是非常难得的,可以影响许多学生一辈子。说远一点,晏阳初、梁漱溟,他们最有影响力的思想,都是在教育农民的尝试中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得来的,老毛那就更不必说了。

我曾经和一个德国朋友哀叹中国启蒙之艰难,他很诧异的说,“有那么难么?只要每个县有那么几个有心做这事的人,从影响当地的学校开始,渐渐就可以影响全县了”。这大概是西方的传统:20世纪最有影响的哲学家之一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出身望族,曾经去做了N年(N>5)乡村教师--他实在不是一个成功的乡村教师,但和我谈到过这事的西方人,没人评论说这是大哲学家大材小用,而是说“乡村教师也不是那么容易当的”。而中国清流知识分子的传统,是 “大事做不来,小事又不做”,这恐怕才是中国启蒙之艰难更大的原因了。

通宝推:燕人,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