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关于“蓄清排洪”的讨论 -- njyd

共:💬278 🌺732 🌵5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我觉得很奇怪。

  蓄清排浑是三门峡的改建者,就是你说的赞成派提出并设计而且已经实际实施的,那么对此的定义当然是按照已经实施的定义。黄老非要自己再来个不同的定义来证明不可用,这不是大炮瞄到另一个地方然后说我打中了?做个比喻,你开汽车到了北京,但我说你必须是坐火车到北京才行,你没坐火车所以你没有到北京。这能证明你没到北京吗?

  三门峡经改造后,已经排出不少改造前淤积下的泥沙,现在已经基本冲淤平衡,这说明蓄清排浑在三门峡是有效并成功的,而黄老还要咬定“必须指出,这妙策在黄河三门峡调度水库也是不成立的。”,这就证明了黄老在此事上的理论是错误的。

  关于卵石能不能排出三峡,引用你的黄老说“我们应该承认估算误差最多可能十倍、或一个数量级”是基于他认为他的统计取样准确。黄老自己都说估算误差最多可能十倍。在三峡也不要十倍了,就是两三倍,他算的“73440 秒立米之巨”除以二得36720,已经低于今年洪水时的泄洪量,也足够排卵了。

  他承认误差可能几倍到十倍,不知怎么又会给出73440这么精确的数的?按此数正负误差小于五千分之一。

  关于“卵石淤重庆的理论在葛洲坝库尾处也应该成立”,这不需要什么高深的水力学和流体力学方面的知识,只要有常识就可分析。举个例子,如果青藏铁路(用青藏铁路为例是因为中间没有流出的叉道,这与三峡同)只能单向运行,每天发一列车向拉萨,那么这些车皮不是全部堆积在拉萨站中是抛在途中堵塞线路,不匣问飞到天上去,如果拉萨站和途中找不到那么多抛下的车皮,就说明发出的列车没那么多。在三峡上不会说卵石在建大坝后才有,三峡河段和出口处找不到那么多卵石,那么黄老算出的卵石哪去了?只有一个结论就是没那么多,实际的数量只会少得很多。这只需要常识。

  上游建坝是梯级开发的一部分,有拦截卵石的作用,但主要目的是蓄水和发电,不是拦截卵石。

  关于重庆港会不会被堵港的问题,我也转一段水博的文章:这篇文章是批驳范晓的“重返三峡”一文的。

  关于重庆港会不会淤塞的问题

  作者在文章中说“位于三峡库尾的重庆港淤塞问题,早就在预料之中。早三峡工程论证中,根据泥沙模型实验,就以得出20年后重庆港将发生严重的淤塞的结论”。

  我感觉“与时俱进的制造谣言”是反坝人是惯用的伎俩。前不久我就写文章揭露过著名“环保”人士梁从诫的关于水坝寿命的新发明。以前很多反坝人士都说水坝的受命只有50年,后来因为我国的一些水电站就已经超过了50年,从而有人开始改口说水电站的寿命只有100年。后来经验丰富的梁从诫老先生得知国外已有很多水电站寿命已经超过百年,从而机智的又把水电站的寿命改为200年。总之,与时俱进的改变所制造的谣言内容,这就是伪环保分子们的反坝谣言被事实揭穿之后,惯用的手法。下面我们再看看关于重庆港淤塞的“说法”,是如何与时俱进变化的。

  在三峡论证之初,很多人都会记得反坝人士们最有利的论据之一就是;三门峡就是三峡的前车之鉴。很显然,三门峡蓄水之后就发现泥沙问题严重,不得不立即采取补救措施。然而,现在三峡已经建成、蓄水3年多了,至今丝毫没有任何三门峡那样泥沙严重淤积的征兆。在这些铁的事实面前,把三峡比作三门峡第二的反坝谣言,显然已经不攻自破。因而,一些反坝人士就开始改口说“三峡工程的泥沙危害,十年以后见分晓”。也许是因为嫌所剩下的七年时间太短,这次作者先生“重返三峡”之后,关于泥沙淤积的危言耸听似乎更专业、更有水平。他说什么“早三峡工程论证中,根据泥沙模型实验,就以得出20年后重庆港将发生严重的淤塞的结论”。

  一般人看来,这似乎不是作者为了怕谣言被立即揭穿,故意把淤塞的时间推迟到20年,而是某三峡泥沙模型试验的结论。实际上,如果不是三峡截流之后泥沙淤积并没有那么严重的事实让反坝人士们下不来台,作者同志恐怕也不会找出来这么一个试验结论。这仍然是一种和梁从诫看到水坝已经超过一百年了,就造谣说水坝的寿命是200年一样的,在谣言被揭穿之后狡辩的技巧。因为,我国有很多单位都做过关于三峡的泥沙模型试验,各种各样的结论可能都曾经获得过。当初说三峡肯定会是三门峡第二的人们,有的也曾声称有模拟试验的结果支持。当然现在这种说法已经完全被事实推翻,他们也不会再提这些。说三峡的泥沙淤积十年以后才能见分晓的人们,也能找到自己所需要的“试验结果”。同样,咱们的作者看到三峡的泥沙问题事实已经做出了回答,想把重庆港的淤积时间推迟到20年,(也许是希望在他的有生之年,这个谣言不会被揭穿),当然也能巧妙地说成是某个模型试验的结论。不管是真是假,反正大家谁也不会去追问;到底是哪一个模型实验,是否是由权威机构做出来的,该实验一共有几个结论?

  相反,对于很多专业机构曾经证明重庆港不会被淤积的模拟实验结论,尽管已经得到了实践的初步证明,作者同志也是不会认帐的。总之,在三峡的泥沙将淤死重庆港的谣言已经被事实揭穿之后,与时俱进的制造出新的谣言继续抵赖,是一切造谣惑众的反坝人士惯用的伎俩。相对于非专业人士,作者找出某模拟试验的结论做招牌的狡辩,确实比空口说白话的梁从诫老先生高明,也很有欺骗性。即便是二十年之后,重庆港仍然没有严重淤积,我相信作者同志肯定还可以轻而易举的找出另一个50年后将严重淤积的模拟实验结论说事。

  实际上对于泥沙的运动规律,我们目前确实还不能从理论上完全掌握。即使是模型试验,也很难完全准确地模拟各种条件,只能作为参考,唯有实际观测的数据比较可靠。所以,在三峡建设初期,对三峡的泥沙淤积问题的争论和不同意见都是可以理解的。在三峡工程蓄水之前,我们一直都有高坝建设、低坝运行的备用方案。也就是说,如果蓄水之后三峡的泥沙淤积确实是非常严重,我们就不会蓄水到175的高程。以免造成重庆港的严重淤积。现在,经过三峡工程一期蓄水后的实际观察,我们基本上已经可以判定三峡的泥沙淤积情况,并没有很多人担心的那么严重,也就是说事实已经证明;三峡绝不会成为三门峡第二。

  目前,三峡公司已经计划把原来的蓄水到最高水位的时间提前到2008年。这就说明我们已经没有必要过分担心重庆港的严重淤积问题了。况且,即使真的就是像作者同志警告的那样“蓄水20年以后重庆港将严重淤积”,其实也根本就不能说是什么“严重淤积”了,而完全可以说是一种正常淤积。也就是说,三峡蓄水之后重庆港的淤积情况并不是非常严重,只有在连续20年不清淤的情况下,才有可能会影响港口的正常运行。换句话说,只要重庆港每十几年到二十年清一次淤,就不会产生任何使用问题。每十几年清一次淤,这种情况对于一般港口来说,并不能算希奇。因此,作者先生故弄玄虚的辩解,实际上已经变得多余。

  再说,就算现在的重庆港被堵废弃了建个新港,这就能成为不能建三峡大坝的理由?建个新港才多少钱?与下游一千多万人的安全哪个重?库区被淹的县市哪个不需建新港?只要水没把重庆常年淹掉就是划算的。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