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讨论】毛时代普通人的精神面貌——上山下乡 -- 酥油茶

共:💬613 🌺1867 🌵76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所以说,感情是次要的,客观才是主要的.

1

算一算当时城市有效工作岗位,农村工作人员需求,以及相应的可工作人员数.

再看相关人员调入农村后,城市是否因此缺少相应工作人员,而这些人在农村,这些投入人员的工作,产生了多少成绩,生产的物资和兴建的工程对国家当时,乃至以后的发展,起到了多大作用.

2

看一看当年的宣传引导,有没有欺骗的成份,有些事该干,但事先动员可能会用骗,比如明明是去作坚苦的工作,事先说是去享福的.

以我所知当年动员全是明说叫大家去农村作坚苦的工作,通过农业劳动来为国家建设作供献.

这个宣传,与后来的实际工作是一致.

3

坚苦当然也是要计较的,工作从来不是什么享受,我有几位当知青的长辈,他们当年干的是很坚苦的.

我虽没插过队,但当过几年工人,一线的工作也是有不少坚苦的,这还是北京的大国企,都不可能完全舒服,更别说我那些长辈,在农村所吃的苦了.

4

他们为国家的发展作出巨大供献,又同时吃了与供献成正比的坚苦,现在上了年纪.

要达成相应的公平,那就应该,对他们的功勋给予足够的肯定和彰显,比如我前面说的,建一个说明知青在农村生产建设成绩的博物管,发给每个知青勋章.

除了面子上的文章外,

象我长辈那样眼下混的还不错的也就算了,但有些人日子是不太好过的,对于这些人,给予一些,相应的专项经济补助就比较重要.

5

明确了以上这些,除了对知青好外,对国家和其他人也有好处,因为明确了这个国家,明确的建设者是谁,各物有其明确出处.

这个是谁的功,是谁的血汗换来的,现在发展起来了,该给谁相应的回补,用什么方式补.

就好象现在征地,有些地方是有乱征的,但一些执行力比较好的地方,特别是京沪这种大地方,补偿到位和补偿数是很大的,很多农民斗然而富,有人就觉的他们得这么多钱是不应该的,甚至用这个挑动农民和小市民的关系,但如果考虑农民为这个国家几十年发展,所作的基础性供献,这个钱该不该给就很清楚了,那是他们几十年为这个国家工业化作供献,所付出的,在工业化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他们应得的回补.

这样一来,过去乃至现在还在为这个国家作出供献,为这个国家吃苦的人,虽不能保每个人都可以,但至少就人群整体来说,可以相对大范围的,尽可能有效的,得到与他们付出相应的回报.

而那些投机取巧,偷盗他们生产出的财富,和他们应得荣誉的人,才能最大限度的,被压制.

象叫中国小百姓向印度贫民看齐认命的话,才不能被理值气壮的宣扬.一些窃国害民的行为的理论基础,才能瓦解.

他们理直气壮的窃国,理直气壮的害老百姓,理由就是,那些资产没来由,所以是无主的.

那些百姓是什么都没干的,虽然建立这些逻辑时,他们会提到百姓为建设付出的坚苦,但他们把坚苦和什么都不干,两个矛盾一起用,都从来不觉的纠结.

要杜绝这种情况,就要理清各种关系,那些资产的来龙去脉,是谁们的血汗.

进而基于对功绩的确认,再理顺回补的应当.

每一块资产,都客观的明确了,实际的生产者,明确了付出和对付出的回补.

国贼们骗盗挑拨,玩给两只小熊分饼的把戏也好,声东击西也好,这些把戏的成功率,就会大大降低.

百姓付出的坚苦劳动,随着国家的发展,得到越来越实际的回报和认可,既有面子,又有里子.

奸邪之徒的作为,不能通过简单的情绪挑动,甚至是无礼的漫骂,就形成有效的引导,不能简单的依托一些有问题的习惯逻辑基础,建立逻辑合理性,就越来越难成功,越来越难产生实际的危害.成功得利的机率下降,失败受损的机率加大,犯罪动力也就不足了,日久就会减少.

正兴邪退,天下太平.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