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讨论】毛时代普通人的精神面貌——上山下乡 -- 酥油茶

共:💬613 🌺1867 🌵76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最明显的例子,那么多人下乡了,但城里没有地方缺人,

另一方面,不管是从我长辈的回忆,还是看许多其它人的回忆,大部分知青在下乡期间.都在非常坚苦的,不停的从事农业生产,和水利设施的修建.

在相应工业建立起来前,除了扩军,把这些年青人都招了兵,是不可能有其它安置方法的.

事实上直到改开后,不仅依托四三建了大量新工业,还由于建国三十年,很多早期企事业单位的人大量退休,还又放开了私营,有这三个大方向吸纳,还是不能完全吸纳全部回城知青,使大量知青因失业转向黑道.

如果当年没工作但还叫这些知青在城里吃商品粮,农村大量工作只由农民作,那么现在何偿不会被说成,对农民的迫害.

中国农业基础物资的生产,最终是由于大庆增产,四三又引进足够的化肥化纤,以及新种子研制成功这些,实现了相当的工业技术化,才解决的.

这些直到八十年代才完全完成,而在此之前,基于小农的粮布生产,一直是严重不足的,虽然实行了很严的配给,但还要一定量进口.

在大庆四三和新种完成前,投入更多人力,和兴修水利,是保证增产的惟一办法.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