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计活子围棋规则——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 -- 燕来

共:💬7 🌺9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第三十一条、停路比子法

第三十一条、停路比子法

停,停匀、停分,意为相等。

停路(这里停作动词用),意为使黑白两方路之数量相等;比子,意为比较两方局子(摆放在棋盘上的棋子)的数量。

停路比子法,通俗地说就是等路比子法。将棋做成两方路子数量相等的局面,比较两方局子的数量来判定胜负。

盘面上黑白两方路数相等的局面叫做“停路之棋”,停路之棋是一种与理想的最终局面等价的简易最终局面。

停路比子法是我国先唐时期曾使用过的一种数子法。

(请阅《敦煌棋经子多为胜句之解译》一文)

协商休止后,要做棋。做棋的手续如下:

1、关于先下子的白方收后的处理

(见本规则第二十六条,A版与B版)

2、从棋盘上提走各方的死子。

3、保留眼位

确认黑白双方每块活棋的基本眼位(包括公气)并保护起来任其空虚(其上不得填子)。

4、将盘面做成停路之棋

采用子路互换的手段来将棋做成两方路子数量相等的局面即停路之棋。

(保留眼位后,各方围空中其余的空点就是路点。在各方的地盘上填入该方的一枚棋子,便将该方的一个路点换成了该方的一枚棋子;取下该方的一枚棋子,便将这枚棋子换成了该方的一个路点;将该方的一枚棋子移至该方围地中的某个路点上,便将该方的一枚棋子与该方的一个路点互换了位置。)

5、在“等路比子,子多为胜”的规则下,将棋做成等路局面后为终局。等路局面是等价于理想的最终局面的简易最终局面。

6、局子多胜

在停路局面上,比较两方局子的数量,局子较多的一方为胜方。

图七:等路局面(两方路子数量相等的局面)

7b●┬●●○┐

6b●●●○┼○

5●┼●○○○○ 黑白两方各有2路,分别用字母b和w标出

4●●●●○●○

3○○○●●●●

2ww┼○○●●

1└○○○○○●

_abcdefg

本例,做棋后黑白两方路的数量相等(各有2路),分别用字母b和w标出,成为停路之棋。比较两方局子数量来判定胜负。黑方有局子20个,白方有局子19个,盘面上黑方比白方多1子,判黑方胜。

将棋做成两方路子数量相等的局面时,“子多为胜”的表现形式是“局子多胜”。

两方路子数量相等的局面在先唐时期叫做“停路之棋”或“停道之棋”。

7、返回到子路皆子

若将各方的子与路合并计算,则黑方有活子22个,白方有活子21个。

可见,本图所示两方路子数量相等的局面与图三所示理想的最终局面是等价的。

第三十二条、停子比路法

停子,意为使黑白两方局子(摆放在棋盘上的棋子)数量相等;比路,意为比较两方路之数量。

做棋后,若使两方局子的数量相等,则两方路的数量之差恰等于两方活子总量之差。因此,可将棋做成两方局子数量相等的局面,比较两方路子的数量来判定胜负。

盘面上黑白两方局子数量相等的局面叫做“停子之棋”,停子之棋也是一种与理想的最终局面等价的简易最终局面。

停子比路法,通俗的说法是“等子比路法”,包括广义(一般)停子比路法与狭义(特殊)停子比路法两种:

广义等子比路法,不拘泥于保留俘子与回填俘子与死子等手续来将棋做成等子局面,而是自由地无拘束地做到这一点(应用应氏棋具可以既简便又快捷),做棋后盘内黑白子数之和与棋局手数无关;狭义等子比路法是通过保留俘子与回填俘子与死子等特殊手段来做棋。做棋后盘内黑白子数之和与棋局手数相等(偶数终局)。

一、广义(一般)停子比路法

具体操作手续如下:

1、勿须保留俘子

在争棋过程中,勿须保留各方从棋盘上提走的棋子。

2、关于先下子的白方收后的处理

(见本规则第二十六条,A版与B版)

3、提走盘内死子

双方共同确认棋盘上各方的死子,并将它们提走,放回同色子的棋罐内(或根据情况在做棋时简便地处理)。

4、将棋做成两方局子数量相等的局面

使用应氏棋罐,事前应确认黑白各有180子,做棋时,应使全部棋子在盘内或者在罐内。清理完死子后,根据情况在罐内保留数量适度且彼此相等的黑白棋子,并将各方的其余棋子全部填入到各自的围空中,就将棋做成了两方局子数量相等的局面,成为“停子之棋”(即等子局面。因黑白各有180子,故两方罐内子数相等时其盘内子数也必相等)。

5、将路点聚拢到一起

在填后的等子局面上,将各方的一些局子与路点的位置互换,将各方的空聚拢在一起并适当调整形状(如做成矩形等),就使计数更方便。

6、为活棋保留其基本眼位

做棋后,要在各方活棋的围空中保留其基本眼位。

7、终局

在“等子比路,路多为赢”的规则下,将棋做成等子局面后为终局。等子局面是等价于理想的最终局面的简易最终局面。

8、用比路法来计算胜负

在停子之棋(即等子局面)上分别数出黑白两方路(代表子)的数量来进行比较,路的数量较多的一方为胜方。请注意,各方棋子所围的空点叫做目,在目中保留基本眼位后,其余的空点就是路。所以,数路时要从各方的围空中扣除其基本眼位。

9、返回到“子路皆子,子多为胜”

将各方“路”(代表子)的数量与盘内活子的数量相加,便得到各方活子的总量。于是,“等子比路,路多为赢”便返回到“子路皆子,子多为胜”。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从数路法中可以获得将子与路合并计算的数子法的结果。

以7路棋盘的一局棋为例,说明如下:

使用7路棋盘时,黑白棋罐中应各配备25颗棋子。图五所示之例,白先,各21着,于黑42后休止。本例,休止后做棋时,令两方的棋罐内各留下5颗子,此后将各方其余棋子全都填入到各自的围空中,就将棋做成等子局面(填后,盘内黑白棋子各有20颗),如图八。

图八:等子局面(其一)

7b●#●●○#

6b●●●○#○

5●#●○○○○ 填后,盘内黑白棋子各有20颗

4●●●●○●○

3○○○●●●●

2○w#○○●●

1#○○○○○●

_abcdefg

在图八所示等子局面上,用符号#标记的空点是各方活棋的基本眼位,用字母b标记的空点是黑方的路点(代表黑子),用字母w标记的空点是白方的路点(代表白子)。本例,黑有2路,白有1路,黑方盘面多1路获胜。

将棋做成等子局面时,“子多为胜”的表现形式是“路多为赢”。

若将各方的子与路合并计算,则黑方有活子22颗(20颗局子加2颗路子),白方有活子21颗(20颗局子加1颗路子),黑方多活1子获胜。这里,“等子比路,路多为赢”便返回到“子路皆子,子多为胜”。

可见,本图所示等子局面(其一)与图三所示理想的最终局面是等价的。

二、狭义(特殊)停子比路法

具体操作手续如下:

1、保留俘子

在争棋过程中,要保留各方从棋盘上提走的棋子。

2、关于先下子的白方收后时平衡手数的处理

(见本规则第二十六条,A版与B版)

3、确认死子

双方共同确认棋盘上各方的死子。

4、为活棋保留其基本眼位

在各方活棋的围空中确认并保留其基本眼位——将空点(目)区分为路与基本眼位两类,承认基本眼位的客观存在从而将基本眼位保护起来。

5、回填做棋

各方把对局过程中被提取的己方棋子和盘面上己方的死子以及走虚着时下在棋盘边界外面的己方棋子填放到各自的路点上,就将棋做成了两方局子数量相等的局面(在双方手数已经平衡的条件下),成为“停子之棋”(等子局面)。

回填做棋时请注意两点:留作基本眼位的空点其上不得填子;A类、B类负着之子皆不应回填。回填做棋后,各方局子的数量恰为棋局总着数的一半。

(这里所说的棋局总着数包括了做棋时所下的那一手负着或虚着。当后下子的黑方下出第2p着收后时,各方有局子p枚。当先下子的白方下出第2p+1着收后时,若以负着来平衡棋局的手数,则各方有局子p枚;若以虚着来平衡棋局的手数,则各方有局子p+1枚。)

6、终局

在“等子比路,路多为赢”的规则下,将棋做成等子局面后为终局。等子局面是等价于理想的最终局面的简易最终局面。

7、将路点聚拢到一起

回填做棋后,将棋盘上各方的一些局子与路点的位置互换,把填后剩余的路点聚拢在一起并适当调整形状(如做成矩形等),就使计数更方便。

8、罕见场合下,平衡双方盘外应回填棋子的数量

当一方或双方的路点已经填完后,尚有若干应回填之棋子未能填放到棋盘上去(此为罕见情形),应平衡双方盘外应回填棋子的数量——若甲方的盘外应回填棋子数量比乙方多x个,则由乙方从棋盘上其地盘内取下x个己方棋子加入到乙方应回填棋子中。

9、计算胜负

在停子之棋上分别数出黑白两方路点的数量并将路点视为路子来进行比较,路子数量较多的一方为胜方。

注意:做棋回填后各方棋子所围的空点叫做目,在目中保留基本眼位后,其余的空点就是路。所以,数路时要从各方的围空中扣除其基本眼位。

10、返回到“子路皆子,子多为胜”

记录下棋局在争棋与做棋两个阶段中总共下了2p着(一手虚着为1着,一手负着为负1着,故总手数必为偶数),便知回填做棋后黑白棋子各有p个,数出黑方的路数为b,白方的路数为w,则黑方活子总量为p+b,白方活子总量为p+w。于是,“等子比路,路多为赢”便返回到“子路皆子,子多为胜”。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从“等子比路法”可以获得“将子路合计的数子法”的结果。

前文中图五(理想的无争局面)所示的这一局棋白先,黑收后,共42着(各21着),手数平衡。做黑方的1颗被提出盘外的死子及1颗盘内死子与白方的1颗被提出盘外的死子回填后,得到图九。

图九:等子局面(其二)

7●●┬●●○┐

6b●●●○┼○ 回填做棋后得到的等子局面

5●┼●○○○○ 填后,黑白两棋各有21枚局子

4●●●●○●○

3○○○●●●●

2○○┼○○●●

1└○○○○○●

_abcdefg

(图中,a5、a7处两枚黑子,b2处一枚白子是做棋时回填之子)

填后,黑白两棋各有21枚局子,成为停子局面——两方局子数量相等的局面。比较两方路的数量来判定胜负。黑方有1路(用字母b标出),白方无路,盘面上黑方比白方多1路,判黑方胜1路。

(请注意,回填棋子时要为每块活棋保留其基本眼位,数路时要从围空中将基本眼位扣除。)

若将各方的子与路合并计算,其结果同样是黑方有活子22枚,白方有活子21枚。可见,本图所示两方局子数量相等的局面与图三所示理想的最终局面是等价的。

将棋做成两方局子数量相等的局面时,“子多为胜”的表现形式是“路子多胜”即“路多为赢”。

说明:

1、笔者认为,两方局子数量相等的局面就是唐宋时期的停子比路之棋,简称为“停子之棋”。我国唐宋时期的围棋,用回填死子的特殊数路法来计算胜负。其计算胜负的原理正是“子路皆子,活子多胜;等子比路,路多为赢”。

2、“停路比子”与“停子比路”这样两种算法就像一对双胞胎姐妹。笔者认为,前者就是先唐停道之棋的算法,后者就是唐宋比路之棋的算法,其“子多为胜”的表现形式分别是“局子多胜”与“路多为赢”。

(请阅《敦煌棋经“子多为胜”句之解译》一文)

各方局子的数量或路的数量只是各方活子的部分量而不是各方活子的总量,但在一定的条件下,即在黑白两方路的数量相等或局子数量相等的条件下,黑白两方局子数量之差或其路的数量之差恰等于其活子总量之差。于是,可用“局子多胜”或“路多为赢”来判定胜负与输赢。

“局子多胜”与“路多为赢”之本质正是“子多为胜”——最终在棋盘上生存棋子较多的一方获胜。

3、本规则之数路与日本规则之计目两者计算手续相似而本质不同。

“目”为地,而“路”是子——有权生存在棋盘上的子。

计目时,要将是地的基本眼位包括在内;数路时,要将非子的基本眼位扣除。

4、以数路法来计算胜负时,必须按照其原理将棋做成两方局子数量相等的局面。现今地多为胜的中国数子法和日本计目法在计算结果上出现差异,其原因正是在于日本棋人对这一做棋原理的无知与无视。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