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计活子围棋规则——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 -- 燕来

共:💬7 🌺9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第三十三条、停虚比子法(还棋头)

第三十三条、停虚比子法

将棋做成两方虚子数量相等的局面(在基本眼位上设置虚拟的棋子并将它们平均分配给黑白双方),比较两方复子的数量来判定胜负——这便是停虚比子法。

对局休止且清理完死子后,先要数一数黑白两方棋子的块数(其实质是数出两方基本眼位的数量)。当黑白两棋的块数相等时,两方拥有的基本眼位数量也相等,这时,在各方的基本眼位上设置各方的虚子,在每个公共气点上设置半个黑虚子和半个白虚子,就将棋做成了两方虚子数量相等的局面。当一方比另一方多n块棋时,这一方就比另一方多拥有2n个基本眼位。采取上述作法将使这一方比另一方多出来2n个虚子。为平衡虚子数量,应要求这一方还给另一方n个虚子。

一方还给另一方n个虚子,在理论上应这样来进行——先将这方边界上的n个棋子与这方基本眼位上的n个虚子互换身份,然后取下边界上这n个身份为虚子的棋子并换上另一方的n个表示虚子的棋子。在实际上,操作手续十分简单——在黑白棋子的交界处取下这方的n个棋子并换上另一方的n个棋子。

还子后,就将棋做成了两方虚子数量相等的局面,叫做“停虚之棋”(等虚之棋)。停虚之棋也是一种与理想的最终局面等价的简易最终局面。

在此局面上,各方持有的虚子数量皆为黑白两棋基本眼位(含公气)总量之半数;各方复子的数量等于各方子空之和(包括公气之半数);两方复子数量之和恰为361。

计算时,只要数出一方的复子数量,从361减去这一方的复子数量就得到另一方的复子数量。比较两方复子的数量来判定胜负,复子数量较多的一方为胜方。就是说,采用停虚比子法来计算胜负,“子多为胜”的表现形式是“复子多胜”。

若从各方的复子中扣除其虚子,“等虚比子,复子多胜”便返回到“子路皆子,子多为胜”。

在这里,我们看到了“等虚比子,复子多胜”这个简便算法实现了“361的圆满”。

停虚比子法的具体操作手续简述如下:

1、关于先下子的白方收后的处理

(见本规则第二十六条,A版与B版)

2、清除死子

3、数棋块

数出各方棋子的块数(实质上是数出各方基本眼位的数量)。

4、还棋头

在基本眼位上设置虚拟的棋子并将它们平均分配给黑白双方,就将棋做成为两方虚子数量相等的局面(等虚局面)。

(具体操作手续如上述,见本条)

5、终局

在“等虚比子,复子多胜”的规则下,通过“还棋头”将棋做成等虚局面后为终局。等虚局面是等价于理想的最终局面的简易最终局面。

6、计算胜负

在等虚局面上,将某一方的子与空合并计算(这一点与中国棋院现行数子法是一样的),便得到该方的复子数量。从361减去该方的复子数量,便是另一方的复子数量。比较两方复子的数量来判定胜负,复子数量较多的一方为胜方。

7、返回到“活子多胜”

从各方的复子中扣除其虚子,“等虚比子,复子多胜”便返回到“子路皆子,子多为胜”即“活子多胜”。

8、关于归本数

同中国棋院现行数子法一样,本停虚数子法也可设立数复子的归本数。

不贴子的棋局,黑白两方归本数皆为180.5;贴子的棋局,归本数视贴子数量而定,例如在白先贴8子(还4子)的棋局中,白方的归本数为184.5,黑方的归本数为176.5。

以7路小棋盘的棋局为例,在图五所示休止时的局面上,清理死子后,白方有两块棋,黑方只有一块棋。两方总共有6个基本眼位,将基本眼位看作虚子,做棋还子后双方各有3个虚子。因此,数复子时白方应还给黑方一子。还子手续是,在f1处取下一枚白子,换上一枚黑子——这样的操作手续在明清时期叫做“还棋头”。做棋后,成为图十所示局面。

图十:等虚局面(两方虚子数量相等的局面)

7┌●┬●●○┐

6├●●●○┼○

5├┼●○○○○ 还棋头时,在f1处取下一枚白子,换上了一枚黑子

4●●●●○●○

3○○○●●●●

2○┼┼○○●●

1└○○○○●●

_abcdefg

等虚局面,也叫做“停虚之棋”,就是明清还棋头之棋。

还棋头做棋后,图中子空皆为复子(其中,黑白两方各有3个虚子)。比较两方复子数量来判定胜负。数出黑方有复子25个,算出白方有复子24个(从49减去25),盘面上黑方比白方多1子,判黑方胜。

若从各方的复子中扣除其虚子,仍得出黑方有活子22个(25减去3),白方有活子21个(24减去3)。可见,本图所示两方虚子数量相等的局面与图三所示理想的最终局面也是等价的。

将棋做成两方虚子数量相等的局面时,“子多为胜”的表现形式是“复子多胜”。

说明:

还棋头(即平衡两方虚子数量)后,本规则数复子时是将各方的子与空合并计算,可以只数一方,计算胜负时可以设立归本数,其操作手续与中国棋院现行数子法在形式上是一样的。

本规则与中国棋院现行规则不同之处在于:本规则是以生存棋子为目的来下围棋,以“子多为胜”为准则来判定胜负;中国棋院现行规则是以争占土地为目的来下围棋,以“地多为胜”为准则来判定胜负——两者在围棋观上根本不同。

本规则数的是复子,其目的是通过计算两方复子数量之差来求出两方活子数量之差。数复子前,先要做棋(还棋头)。将棋做成黑白两方虚子数量相等的局面后,两方复子数量之差恰等于两方活子数量之差——这正是我国明清时期“还棋头”数子法的道理。而中国棋院现行规则数子前不做棋(不还棋头),所数的对象已不是活子而是被称为“子”的地。

在具体的数子计算手续上,中国棋院现行规则数子计地时要将各方是地的基本眼位包括在内,本规则之停虚数子法于做棋平衡两方虚子数量(还棋头)时,其操作程序等价于数子时将各方非子的基本眼位扣除。

我国明清时期的围棋,同先唐、唐、宋、元时期的围棋一样,在本质上都是“子多为胜”的围棋。“子多为胜”的围棋乃是历史悠久的真正的优秀的中国传统围棋,而“子多为胜”的真义就是——最终能够在棋盘上生存棋子较多的一方获胜。

第八章、关于贴子

由于白方先行握有主动权有利,故在计算胜负时要由白方贴出若干子作为对黑方的补偿——其手续是从白方活子数量中减去贴子数量后,再同黑方活子数量作比较。

白方因先下而贴子与白方因收后而贴子是两回事,要分别进行处理(白方因收后而贴子见关于A版的条款)。

第三十四条、关于贴子规则的三个尊重

关于白方因先下而贴子的问题,计活子围棋规则提出三个尊重的主张:

1、尊重棋手的意愿

由于棋手们棋风各异,任何关于贴子数量的硬性死板规定都可能是不公平的。应以人为本,尊重棋手的意愿。

关于贴子问题的解决方案,可以从下述两种方式中择其一而用之:

(1)公平竞争,由对局者双方通过公平的竞争来获取执白先行的权利,贴子数量要由对局者双方在竞争执白先下子权利时自行确定。在自由公平的竞争中,愿意贴出较多子数的一方,理应得到执白先行的权利。

例如,甲方愿意贴出7子,乙方愿意贴出8子,这一局棋就由乙方执白先行。

若对局者双方在竞争时作出同样的表示(愿意贴出的子数恰好相同),则由猜先来决定。

(公平竞争执白先行权利这一项主张,并非由笔者最先提出,但笔者同众多棋友一样对它表示赞成。)

(2)实行双选制

双选制步骤如下:

第一步、由对局者双方猜先;

第二步、由猜中者提出贴子数量;

第三步、由另一方选择执白先下或执黑后下。

双选制,公平合理,操作也简单。

(双选制系由中国围棋网的网友miracon提出)

2、尊重赞助方与主办者的意见

由于棋手们的意愿具多样性,致使贴子问题复杂化。

因此,赞助方与主办者也有理由否定前述之说法。此时,应尊重赞助方与主办者的意见,由赞助方与主办者来做出关于贴子的规定。

3、尊重各国棋院的意见

贴子规则也可由各国棋院根据情况来做出决定。

笔者建议,采用本规则之B版时作出白先贴8子之规定,采用本规则之A版时作出白先贴7子之规定。当盘面上白子多出黑子的数量恰为贴子数量时,判先行的白方完成定约胜。

第九章、关于围棋的艺术化

取消本规则第七条之不准放弃与第八条之虚着后,可采用艺术化围棋的规则。

第三十五条、艺术化围棋的规则——多下贴子

当一方比另一方多下了n着棋时,这一方应贴出n个子来对另一方作出补偿。贴出n个子的手续是从两方棋子交界处取下这方的n/2个子并换上另一方的n/2个子。本条规则简称为“多下贴子”。

采用等子比路法(狭义)计算胜负时,“多下贴子”规则之推论如下:

回填做棋后,可以省略多下贴子的手续而默认棋盘上已形成等子局面,于是按“比路法”来计算胜负,只数路不数子。

执行“多下贴子”规则时,一方下实着不利时可以放弃,勿须下虚着,也勿须交俘虏。

说明:

1、采用“多下贴子”规则时,在紧气后不会产生手段的情况下可以不必收完单官而休止(若一方不收单官,即便对方收取了全部单官,对方也不会受益),这样就免去了收无聊单官的手续;又,可以不补的棋若去补的话,会因多下一手而损失1子之利,这样就惩罚了棋手下冗着的行为。不收无聊的单官,不下冗着,就增加了围棋的艺术性。

2、艺术化围棋的规则,仅适用于棋局休止前的对局,不适用于休止后为实战解决分歧而恢复的对局。恢复对局时,应弃用“多下贴子”规则,并仍以下虚着来取代放弃。

3、我国唐宋时期的围棋,其“回填俘子与死子后,只数路不数子”的操作程序中隐含有艺术化围棋的规则,那就是——回填做棋后,默认棋盘上已形成等子局面。

第十章、本规则之来源

第三十六条、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

计活子围棋规则有四个来源:

第一个来源是中国围棋悠久厚重的历史,是中国优秀的传统围棋规则。

本规则之理想的最终局面(图三所示),正是先唐两溢之棋(在填满但保留基本眼位的“两溢”局面上,棋子数量较多的一方获胜);本规则之两方路子数量相等的局面(图七所示),正是先唐停路之棋(在等路局面上,棋盘内棋子数量较多的一方获胜);本规则之两方局子数量相等的局面(图八、图九所示),正是唐宋元停子之棋(在等子局面上,路的数量较多的一方获胜;路多为赢实为子多为胜);本规则之两方虚子数量相等的局面(图十所示),正是明清停虚还棋头之棋(在等虚局面上,复子数量较多的一方获胜;复子多胜实为活子多胜)。

先唐两溢之棋、先唐停路之棋记载在北周(公元557—581)写本《敦煌棋经棋制篇第六》上。原文是:“棋有停道及两溢者;子多为胜。”

计活子围棋规则集中国历代弈则之大成,是有史以来第一部写成文字的中国传统的正宗的优秀的围棋规则。

第二个来源是中华民族近代与现今棋人的智慧结晶即中国现行数子制规则与应氏计点制规则。

虽然中国现行数子制规则与应氏计点制规则持地多为胜而不是子多为胜的观念,但却是写成文字的系统的完整的围棋规则,在技术层面上,解决了除假生之外的各种难题(如长生、循环多劫等)。正是在得到了一册应昌期先生撰写的《计点制围棋规则》(第十三版)后,其中大量的问题图例促使我深入到技术层面在细节上进行研究。笔者在写作计活子围棋规则的全过程中,独立思考,对“地多为胜”的日本计目制规则、中国现行数子制规则与应氏计点制规则进行了不断的学习与批判,一直在进步。

数十年以来,以赵秉义、吴清源、应昌期、赵之云、赵汝怀、陈祖源及一些姓名暂不为笔者所知的研究者为代表的中华民族的棋人们对日本计目制围棋规则的批评一直是围棋规则走向完善的推动力(笔者在这里要特别提起的是,赵秉义先生是领悟并指出中国古棋“活子多胜”的第一人,也是提出限制反复同形的第一人,时在20世纪60年代);另一方面,日本棋人们对日本规则的坚持以及他们对中国现行数子制规则和应氏计点制规则的批评同样也一直是围棋规则走向完善的推动力。笔者在此向中国向世界各国热爱围棋的人们表示衷心的敬意!

第三个来源是笔者个人对围棋的真爱及由这真爱而产生的认真、执著与勤劳。

胸怀对围棋的真爱,笔者学习、学习、再学习;研究、研究、再研究,琢磨推敲,千锤百炼,从1989年至2010年,历时二十一年(还将不限期地继续下去),辛勤耕耘努力劳作,终于将围棋世界古今中外的种种规则融会贯通,写出了《大解放围棋规则》、《计活子围棋规则》、《计枰点围棋规则》等几部好规则。可以有自信地认为,我的创造性劳动成果将为人类奉献一笔财富,为中华民族增添一份光荣。

第四个来源是现实生活中的朋友和各围棋论坛网友们的宝贵意见。

在这里,我要向朋友们和网友们道一声感谢!你们的关注(不论是支持还是反对)给了我前进的动力,在讨论、争论、批评与反批评等信息交流活动中,你们是我的良师益友,你们的宝贵意见使我受益良多。

计活子围棋规则的来源表明,它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它属于全人类。

结束语

计活子围棋规则的诞生好似围棋世界的雄鸡一唱。“一唱雄鸡天下白”,太阳要升起了。试问,有什么人间的力量能够阻止它呢?

有着四千年悠久历史的中国传统的优秀的围棋及其“子多为胜”围棋观的伟大复兴与重获新生乃是历史的必然,任何僵硬的保守的落后的势力都无法阻止真理的传播,都无法阻止围棋的进步。

我要在这里公开地向世界围棋界坚持“地多为胜”围棋观念的最著名最有影响的法人们(如中国棋院、应氏围棋基金会、日本棋院、韩国棋院、美国围棋协会等)说几句心窝里的话:

围棋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子多为胜”的围棋观是四千年围棋历史的客观存在;计活子围棋规则是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它是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优秀文化,它属于全人类。希望你们真诚地热爱围棋,抛开成见、偏见与私念,出以公心,高瞻远瞩地作出正确的选择,顺历史潮流而动,与大众一起进步。请抓住你们面临的历史机遇,学习并掌握计活子围棋规则,大力宣传普及,使之发扬光大,推动围棋文化走向世界,创建功在千秋之伟业。

感恩与鸣谢

相信读者朋友们会在计活子、计枰点与大解放等几部围棋规则中看到笔者丰富的想像力、强大的创造力和逻辑上的严谨周密。在这里,我要感谢外祖母(熊伯英,小学校长)和母亲(王在起,小学教师),她们在我的幼年和童年时期所给予的培养和教育使我增长智慧拥有自信,使我身心强健能刻苦耐劳勇敢攀登;她们的人格和品德影响着我的一生,那就是轻钱财重仁义,做人要正直与真诚,做事要认真负责任。我要感谢父亲(张类思,工程师、教授)所给予的难能可贵的身教,他因家境贫寒只读到初中毕业,全靠自学成才(四十四岁时,曾在同济大学苏联专家班进修一年),成为高级工程师(四级)和大学教授。记得在我读高中时,父亲曾在一年内讲授过九门课程并指导毕业设计。我要感谢母校(北京四中),她那优良的校风,将学生们薰陶得善于独立思考、勇于开拓创新。以刘老(刘景昆,化学特级教师)、张老(张子锷,物理特级教师)、周长生(数学特级教师)等名师为代表的四中的教师们,是最好的老师,其共同点是授人以渔而非给人以鱼。我还要感谢为人正直热心善良学识既广又深的周家湘叔叔,北礼士路第一小学的历史老师宋进良(善甫),北京四中的数学老师孙华麟,他们对我的喜爱和夸奖滋养了我的自信,使我努力向上。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谨呈上本人研究围棋文化的成果来表达心中无限的感恩情意吧!

为使围棋规则走向完善,笔者曾在多个围棋论坛(如中国围棋网棋人棋事、古风论坛玄玄棋馆、棋人论坛、T0M棋友论坛、网易围棋论坛、新浪围棋论坛、搜狐围棋论坛、飞扬围棋纵论黑白、弈城围棋论坛、电脑围棋网、博弈网棋闻弈事、黑白道、灯笼居、网事如风、西西河、新锐围棋网黑白情怀、清风、围棋沙龙、未名空间黑白子、围棋报论坛、书呆弈论坛、棋城论坛、琴棋书画论坛、联众论坛、go4go、家教网论坛、大学生围棋论坛、围棋吧、华奥星空即中国棋院在线、齐鲁弈友、天地间、野狐网、龙一道、棋人弈事、西祠胡同、体坛周报……)发表文章请网友们批评指正,并同网友们进行过无数次讨论。网友是良师,教我改文章。燕来在此向围棋网站和论坛、向海内外的网友们表示衷心的敬意与感谢!

修改于2010年10月—11月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