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关于罗贯中的《三国演义》,随便说两句 -- 边寒剑

共:💬88 🌺338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气概文鸯兄评论的诸葛亮之第一次北伐

我觉得说的其实很正确,很有思想,能够从更高的地方看。

纵论诸葛亮系列之第一次北伐

  蜀汉建兴六年(公元二二八年)春,诸葛亮自汉中北伐。由于诸葛亮的过分自信,自然不会用魏延兵出子午谷、直取长安的险招。况且,一旦真的成功了,这功劳算你魏延的,还是算我诸葛亮的?更有一样,这岂不显我诸葛亮没智慧。

  那么,诸葛亮的安从坦道、平取陇右的战略方针又怎样呢?罗贯中在演义中有更深刻的揭示。蜀军连胜N-1仗,只败了最后一仗,就输掉了整个第一次北伐。魏军连败N-1仗,只赢了最后一仗,就赢了整个战役。这样的打法,魏军输得起,蜀军输不起,这说明诸葛亮犯了战略错误。这就好比秦末的楚、汉战争,项羽赢了全部战争,只输了垓下一战,就输掉了江山。

  诸葛亮的战略具体错在何处?孙子兵法兵势篇上有“故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故能择人而任势。”蜀弱魏强,相差悬殊,蜀军将士缺乏必胜的信心。而诸葛亮的蚕食战略不能立即改变强弱之势,动摇不了魏国的根本,魏军可以源源不断地开赴前线,蜀军打不起消耗战,更何况蜀军还有先天不足——补给。如果蜀军首战攻陷长安,据潼关而断有关中,则强弱之势立变。当时由于魏国没有准备,魏军在关中地区没有强大的机动兵团,咸阳以西可传檄而定。当年关羽北攻襄、樊,就导致许昌以南烽烟遍地;后来,诸葛亮刚刚兵出祁山,天水、南安、安定就叛魏应亮,关中响震。如果长安陷落,关中阻断,魏国的混乱可想而知。这种形势,东吴也断不会坐失良机,必倾全力北上。那时,魏陷于两线作战,国内变乱又起,魏就是想倾全力争夺关中,恐怕也是力不从心了。而蜀军的补给问题也不复存在,将士更是信心百倍,魏军士气则会一落千丈。凡战,气为先。第三次国内战争初期,国共双方皆能力战;后期,国民党望风而逃,临战必降,气之使然,势之使然。

  许多人认为,魏延兵出子午谷、直取长安的计策很难成功。阿鸯认为,魏延的计策肯定能成功。有人说,魏延用一万人袭击长安,用兵太多。这是误解,“负粮五千”是指携带粮食的数量单位,一个单位是一个士兵十天的口粮,不是指另派五千人专门背粮食,况且十天的口粮完全可以随身携带,不可能另派五千人专门背粮。有人说,魏延十日内到达不了长安。魏延久战宿将,且长期镇守汉中,熟识地理,不会无知到如此地步。有人说,魏军一旦在子午谷设伏,魏延军就会全军覆没。事实上,魏军没有设伏。诸葛亮于蜀汉建兴五年(公元二二七年)三月就率军进驻了汉中,到蜀汉建兴六年(公元二二八年)春才出兵。魏国不知道蜀军何时出兵,无法设置伏兵,即使知道了魏延出兵,由于魏延是急行军,魏国的探子也来不及回报。有人说,仅凭魏延的五千军攻不下长安。魏延不会大白天堂而皇之地攻城,手段无疑是偷袭。自刘备死后,关中地区的防备就松弛了,至此已经整整五年,偷袭很容易得手。有人说,魏延军到达长安附近后很难保密,所以无法偷袭长安。当然,如果三国时期的人口像今天这样稠密,魏延军确实很难保密。但是,三国时期的人口连今天的百分之一都不到,天黑后,野外想找个鬼影都难。邓艾偷渡阴平后,仅有两千疲惫的步兵,成功偷袭了江油城。

许多人认为,孙子兵法的精髓是“知己知彼,百战不贻”。阿鸯认为,孙子兵法的精髓是“因敌制胜”,(阿鸯译:根据敌人的实际情况而制定取胜的策略。)知而不能用,与不知何异?魏延兵出子午谷、直取长安的计策前提条件是:“闻夏侯楙少,主婿也,怯而无谋。”有些认为魏延计策不可取的人,替夏侯楙设计了许多好的可能,阿鸯不禁要问,那还是夏侯楙吗?孙子曰: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阿鸯译:能否不被敌人战胜取决于自己是否犯错误,能否取得胜利取决于敌人是否犯错误。)如果敌人既强大,又永远无懈可击,那还打个屁啊,等死好了。

  第一次北伐失败后,诸葛亮做了什么?第一件事,就是杀了马谡,还不止杀了马谡一人,而是杀了一批将军。干什么?无外乎是推卸责任。刘邦、曹操也打过不少败仗,却不曾见他们为此杀过哪个将领。作为主帅的诸葛亮又受到了什么处罚呢?自贬三级,所领如前。初看似乎十分公道,其实是权臣作秀。不要忘了蜀汉的最高统治者是刘禅,不是诸葛亮。如何处罚应由刘禅决定,不能由负有失败责任的诸葛亮自己定调,诸葛亮应亲赴成都待罪。诸葛亮身留汉中、握兵不还,而上表自定处罚,就是告诉刘禅,蜀汉的权力还在我手里,蜀汉我说了算。(刘禅,你小子识相点。刘禅也确是很识相。)如果说曹操的割发代首是奸诈,诸葛亮的自贬三级就更奸诈。

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不用魏延兵出子午谷、直取长安的计策,错失了一次大好机会,从此也注定了北伐失败的命运。

通宝推:李根,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