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微博体】得梭的故事 1 -- 买卖提成

共:💬10 🌺130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微博体】得梭的故事 4

那一年,武汉全城取缔麻木。得梭隔壁老头有一辆,刚刚精装了遮雨棚,读不懂政策只想着要出手,得梭花五百接下。从未驾驶过摩托车的他,问了老头些操作要领后,第二天一大早就骑回了梁子湖边。所以,如果你在一个黑暗的早晨,看见一个人,骑着辆飞快的慢车,偶尔把刹车当油门,恭喜你,你见到了得梭。

得梭把麻木卖了个好价,没多久就给自己买了辆摩托,以后再回家,就不用挤巴士了。塞翁得马后怎么地?塞二代摔折了腿。得梭的祸也来了。

得梭出的车祸是在回家的路上。快到镇上的时候,有个男的从左到右过马路,快走到路边,突然想起什么又调头回身,正好碰上得梭。两人都摔得鼻青脸肿,自然都不肯依,各自打电话找人,准备扯皮。

前来帮忙的亲友很快赶到,一看,咋都是熟脸呢?原来得梭跟那个男人,都属于一个庞大家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皮自然也就不扯了。

得梭的另一次车祸,也是在回家的路上。前头是辆农用车,老头戴顶草帽。忽然风大,草帽一下就被吹跑了,正好扑在得梭的脸上。而老头的帽子飞了,想都没想一个急刹准备回头捡,哪晓得后头正跟着辆摩托。于是得梭脸上蒙着草帽扎扎实实地追了个尾。

好运一如既往:脸上盖着草帽,所以破碎的挡风玻璃没有象冰西瓜一样,造成巨大伤害。我买摩托车之前,用得梭的车练习了几个课时。那龙头明显歪着有个十度左右,可见当时的惨烈。

有那么几年,经济好象不怎么景气,但老百姓都还能买得起房。得梭有了些积蓄,在老家镇上买了套房,120平,花了不到三万块。他的几个堂姐更厉害,凑了十几万,买下了个占地数千平米的大院落,里头光三四层的建筑就有三栋。

每月发了工资,得梭就拿些钱搞搞装修。能自己动手的部分就不请人,比如给防盗网刷个油漆什么的。虽然后来那油漆老爱掉,但毕竟终于有了真正的家,而且家对面就是镇上的小学。中国家庭几乎所有的重大决定都是为了孩子,离婚除外。

住在镇上,到父母家,骑车二十分钟就到;到岳父母家,骑车半小时就到。父母疼老幺,每回都把老大老二老三四五六送的东西让他带回;岳父母有个果园,每回也是满载而归。

岳父当年也算个文艺青年,拉得一手好二胡。得梭录在手机里让我们听,一曲《奔马》一点不输给朗朗,如果朗朗也会玩这种二弦的话。得梭想学,让我上淘宝帮他买了把,结果货送到,发现衬垫二胡琴身的架子居然是块紫铜,转手就卖了,比二胡价钱还高。

得梭似乎过上了宋祖英歌唱的好日子,可惜没唱几句就卡带了——楼上有个邻居,得梭每每与之相对,就如同明星面对宋祖德。那邻居是镇上一霸,当然是十年前的,现在的霸主早就换成了镇石油、镇石化、镇移动。但虎老架不倒,依然稳居楼霸。

既然为霸,必定喜欢干涉人家内政。人家在楼道里停个车,楼霸觉得不妥,扔得动的比如自行车,就直接扔出楼外。扔不动的,比如摩托,就踹上几脚。你要敢抗议谴责表示遗憾和不满,就将面临来自老牌地痞的故意伤害。

得梭好几次差点遭了毒手,连老婆孩子也被那家伙骂过几回,这口恶气就如同不断爬升的CPI,再也下不去了。过年回家,就跟几个发小提了这事儿。发小们说:简单。

过完年,打工仔们纷纷返回工厂,发小带了几个工友一起到了镇上。得梭请他们喝了餐酒,自己在外头溜达了一会儿才回家。一进楼,就听到楼霸坐地上哭,边哭边骂那帮不知哪窜出来的杂碎打坏了他的腰。没人劝也没人管,楼霸无儿无女无妻,自己一个人住的。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