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茗谈(二十八) -- 本嘉明

共:💬50 🌺466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茗谈(二十八)-2

(一)

(二十八)这一篇,主要想说说我对“不择手段启动中国国内消费市场,希望以内需继续拉动GDP增长”这个现ZF唯一指望的救命稻草的质疑。当然只是一些粗浅的想法,拿出来大家一起探讨下,茗谈嘛。

中国和美国这两个经济体,是一根藤上的两个瓜。所以,如果我们承认美国瓜长得畸形(变态消费)了,就理所当然要注意,中国瓜是不是相应也畸形(变态生产)了呢?

中国的产能,目前是如此之大,即便从地藏到城隍各路神仙一起帮忙,成功转为自种自吃了,那中国的这个消费社会,是怎样庞大的一个怪物呢?能维持多久呢?

人类历史上,出现过多次消费社会,比如大帝国的极盛期(所谓“盛世”吧)。而今天可资比照的活体,是三个:美国,欧洲共同体,日本。

其他如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属于资源优厚,懒人富过,跟中国的基本国情不符,就不比了。

上述这三个消费社会,有个共同的特点:不可能锁国自闭。

为什么呢?

因为消费社会的本质,是一个社会总的消费金额,基本等同于社会总的收入量,略多或略少------而且往往是略多,赤字,由俭入奢易啊。

这个赤字,不仅指ZF的预算,而是社会全方位的,每家每户就是胡吃海喝,乱买乱花,浪费,入不敷出还充大头,因为周围朋友看看都比自己混得好,怎么好意思寒酸呢?其实家家一本乱帐。

而国家机器要想维持,只有几个方法:

1)出去打抢,什么来钱弄什么。比如大英帝国,可以贩奴,走私鸦片。大西班牙帝国,可以杀光印第安人,就为那些黄金。

2)浅层殖民,强买。比如大美帝国,弄个全球化,四处搞跨国公司。

3)给老大缴保护费,然后巧取。比如日本韩国,卖些奇技淫巧的玩意儿,从全世界搂钱。

这些脏活,ZF不一定自己出面,让自己的国民赚到了,然后收保护费(就是收税),间接获利。如果这钱不够,美国就再去剪羊毛。日本没有羊毛剪,就只好自己吃自己,对内举债。

(二)

这就产生下一个问题:消费社会,必然有透支倾向。一开始,透支一点点,靠从外部世界赚取,抢夺,借债等等,弄到钱填平。渐渐毒瘾越来越大,这个窟窿,必定变成无底洞,国债私债,都是如此。

中国目前的产能已如此惊人,如果有相当大一部分转为供应内销,那么国内消费者实际需要不需要这么多产品?哪里来的购买能力?按揭举债消费,能坚持几代人?

中国尽力培养一个巨大的内需市场,以承接现在空置的巨大外销产能===》产销平衡后,中国需要从外部世界获得大量资源维持平衡运转,被迫以各种手段(包括军事手段)保卫既得利益(如伊朗的石油),并谋取新的势力范围====》中国同时需要从外部世界获利,即有效利用外部市场,通过倾销赚取附加价值,而此时使用军事手段已经得心应手====》 ……

这样一个循环,除了把中国带入“帝国化”,最后落得跟美国和(二战前)日本差不多的结局,还会有其他可能吗?或许有吧。

一个“打工社会”满足了最基本的温饱后,逐步富裕起来,必然要走向“消费社会”,这是一个循序渐进自然发育的过程。比较可怕的是,像中国现在这样,美欧这两个最大主顾突然跌倒,形势反向挤压过来,迫使中国不得不硬着头皮,在条件不成熟时,拔苗助长,依靠威权ZF的无所不能,强行走向消费社会。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需要越来越膨胀的购买力,从哪里变出来?要么在自由贸易环境下,靠中国自己的勤力优势(包括环境污染的放松)赚取利润,要么走向扩张之路。即便还有和平的贸易环境,哪个主顾能给中国这样大规模“输血”?火星人?看起来,倒是扩张之路,更加现实。

我们在之前,一直在探讨中国依靠“中央岛”的地利走出去交朋友的问题。但这个前提,是交朋友,是各方多赢,中国只拿自己应拿的一份。如果中国早早进入消费社会,消费欲望扩张,势必迫使中国要尽可能多拿一份,挤占别人利益,这就不公平了,人家嫌你客大欺店,要你回去你又不能了,合作就会变成冲突,中国的“中央岛大连立”战略,必然会越走越艰难,最后得不偿失。而美国则乘机“应邀介入”。

中国经济超高速发展了30年,不是靠闭关锁国,而是靠对外开放,从外部世界赚钱,这个我们已经是熟练工了。接下来国力还要倍增,GDP还要增长,靠什么?要小本说,主要的,还是靠外贸,至少是内外一半一半。因为养内需如同养虎,小老虎固然憨态可掬,养成变态的大老虎,就要吃人了!或者说,为了能喂饱这只家养老虎,不得不去开“人肉馒头黑店”了!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