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法国印象派画展 -- 邝言

共:💬15 🌺4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原创】法国印象派画展

既然吾皇贴了周秦汉唐文物展,那在下敢不凑趣?我就贴一个同期举行的法国印象派画展的观感吧。下面是从那天日志中摘下来的片断。

我只是在一个遥远的角度凝视,错落着人群的间隙,那种粗暴的阻断,抵不上我的从容和耐心。

第一遍,浏览。没有名字没有年代,更没有编号和讲解。

第二遍,取出宜家的小铅笔,在卡片上轻轻记下我曾驻足过的地方。在这个时候我发现,我记下的都是莫奈。除了莫奈还是莫奈。没有其他人的名字。即便是五十一幅举世闻名的作品,令我心动的也不会更多。

一两幅而已。

《雪地里的马车》诚然是美轮美奂的,《卢昂大教堂》诚然是迷幻却又森严的,可是,我还是喜欢那幅《睡莲,晚间效果》。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凝视是第三遍,距离带来美感。

我从展厅的一端走到另一端,视线所向则是同一个焦点。你留心过吗?那睡莲叶底的光影会随着脚步挪移,但是,仅仅是有限的一段距离。可是足矣。我来回踱了一遍,不是犹疑只是审慎,终于我认为找到了画家当年所站立的位置,以及那一刻河岸的走向和夕阳的角度。

那诚然不是诸如一场音乐会后所谈论的音高音色之类的数据――绘画,原本不在于临摹,而是唤醒大地。就在那个独特的维度上,作品绽放出尘封百年的流光溢彩,并不是美景――睡莲可以年年盛开、夕阳它从没有改变――而是透过那道风景,我感觉到心灵的震颤:我仿佛能看到垂老的莫奈站在时间的河岸,端着色板握着画笔,他先是埋头涂抹,最终掷笔兴叹。是的,无论他以多么天才的色调凝固了这刹那的光辉,可是身处画前的莫奈,终究是老了……面对不朽,惟此更觉自身的有限,然而大师仍然坚持着一种属于人、也就是属于有限者的光荣:就像风中飘扬起的微尘转过大厦之尖的那一个刹那――那一个刹那无数的微尘同时飘过去了……就像这一刻睡莲的绽放,就像,就像这一刻光的角度,影的流动,虽然岁岁花开朝朝日暮,可是这一刻,却绝不可能再重复。

若是没有我的画,没有人将知道在1907年的某个黄昏,曾有过一度绝唱。那么我呢?若是没有我的画,会有人知道一颗面对夕阳下的荷塘轻轻啜泣的心灵么?这颗心灵在风尚未摇动麦穗的芒尖的时刻,就已经开始颤动了。不过是少于0.01秒的时间里不超过10个电子转移的复合反应,这0.01秒之后,就归于虚无了。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曾在这个角度驻足过,不过当我转身的那一刻,我听到了猎猎的风声。

PS:下面是我喜欢的另外几幅莫奈的画。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蒙特戈依街道,巴黎,1878年6月30日节日》,1878年

油画 81×50.5 cm

左下角的作者签名:克劳德?莫奈

1982年收藏于巴黎奥塞博物馆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鲁昂大教堂,从正面看到的大门,棕色的和谐》,1892年

油画 107×73 cm

左下角的作者签名和日期:克劳德?莫奈,1894

1907年从画家手中购得,巴黎奥塞博物馆

唉,这些图片和现场看到的根本无法相比。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