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如果毛泽东拍记录片。。。 -- 冰与火

共:💬2 🌺10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如果毛泽东拍记录片。。。

题目有点蛋疼,不过绝无对主席不敬的意思,也无为老毛辩解的意思,只是对毛泽东工作方法的研究,希望楼不要歪。

前几天BBC的“中国人来了”在网上比较火,一年前,日本NEC的“巨龙驰骋非洲”也比较火,网上讨论也比较多,有说人家客观的,有说带偏见的。我的感觉则是,他们在向着客观努力,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片子还是有缺陷,不在于客不客观,而在于他们只看到了现象,却没有进入到本质,或者说“只看到了事实,没有看到事实背后的真实”(罗森,风姿物语)。

还有前两年村长的非洲风云,为我们这些在遥远东方的人构建了一个非洲社会的巨大拼图,但我在欣赏之余,总觉得有些遗憾,遗憾在我总感觉这个拼图缺了一些东西,失去的这些东西也许并不能改变整幅拼图的轮廓,色调,甚至一些细节,但是,却使拼图少了神韵。

我们可以看看老毛提倡的是什么?“解剖麻雀”,又说“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为什么解剖麻雀而不解剖大象,应该是因为解剖大象的工作量太大,难以完成。那么为什么一定要“解剖”呢?我想是因为,在主席眼里,“麻雀”(实际上是一个小的社会单元)不是一组单纯的数字的概念,而是一个具有自身运作机制和自我意识的社会对象。深入解剖之后,了解的不仅仅是这个社会对象的当前状态,更重要的是掌握了这个对象的发展规律。河里有人说老毛是玩正反馈的高手,而正是对这些发展规律的掌握,才使得老毛在如此复杂的中国社会中,把这种滚雪球似的发展方法玩的炉火纯青。

网上有老毛的“寻乌调查”,在调查的序里,我们就可以看到老毛的方法,以及对以前散失材料的遗憾之情。寻乌调查方法的科学,分析的细致,即使在今天的中国和国外,我也没有找到类似的文章,至于被很多人神话的日本人的情报搜集,我只想说,没有经过解剖和分析,数据的堆积只不过是一堆数据而已,偶有小用,无补大局。

回到题目的问题上,假设老毛重生,但赋闲在家,BBC来找老毛。。。算了,我假设不下去了,自己已经快吐了。不管了,就当BBC拿着现在的资源(或者再加几倍,几十倍),要用老毛的方法来分析一下中国进入非洲这一现象,并且真的掌握了老毛的方法,那么,他们该如何拍摄这部记录篇呢(假设记录片片长不限)?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