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既不伟大也不光荣,只有残酷和求生 -- MRandson

共:💬189 🌺1895 🌵20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找了一点参考资料

我看过《第三帝国的兴亡》,里面有一章《劳工的农奴状态》,也提到你说的德国工人在纳粹上台后几年的工资问题:

同美国相比,把生活费用和社会服务方面的差别都算在里面,德国的工资一向是比较低的。在纳粹统治下,又比以前稍微低了一点。德国统计局的数字表明,熟练工人从最萧条的1932 年每小时20.4 分降低到1936 年年中的19.5 分。不熟练工人的工资从每小时16.1 分降低到13 分。

1936 年在纽伦堡举行的党代表大会上,莱伊博士说,劳工阵线中正式工人的每星期平均收入是6.95 美元。德国统计局的数字是全部德国工人的平均收入为每星期6.29 美元。

虽然有几百万人获得了职业,但是全部德国工人的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例,却从萧条的1932 年的56.9%减少到繁荣的1938 年的53.6%。同时,资本和企业的收入却从占国民收入的17.4%增加到26.6%。固然,由于就业人数大大增加,工资和薪水的全部收入从250 亿马克增加到420 亿马克,增加了66%。但是,资本和企业的收入增加得还要多得多,达146%。在希特勒下面的所有第三帝国的宣传家们,都惯于在公开演说中痛低资产阶级和资本家,并宣称他们自己同情工人。但是,对官方的统计数字作一番较为清醒的研究——或许没有什么德国人愿意伤这种脑筋——就可看出,从纳粹的政策中获得好处最多的是受到痛骂的资本家,而不是工人。

最后,德国工人的净得工资减少了。除了很高的所得税,对疾病、失业和残废保险的强迫扣款和劳工阵线会费以外,体力劳动者,像纳粹德国的其他任何人一样,还经常受到压力要对纳粹党的各种各样的慈善事业作愈来愈大的捐献,这种慈善事业中主要的Winterhilfe(冬赈)。许多工人由于不对冬赈捐款,或者捐款的数目被当局认为太少,而丢了饭碗。一个劳工法庭同意这样立即开除工人,它说,这种不肯捐款的行为是“敌视人民社会要受到最强烈谴责的行为”。据估计,在30 年代中期,赋税和捐献占去了一个工人工资总额的15%到35%。每星期6.95 元的收入去掉了这样一个比例,就剩不了好多用来支付房租、准备伙食、添置衣着和作娱乐活动了。

还提到工人丧失了很多政治权利,还有换工作的自由。

以1934 年5 月15 日的法律为始,各种各样的政府法令严厉禁止工人自由调换工作。在1935 年6 月以后,国家就业管理处独揽职业介

绍工作;可以雇用谁担任什么工作和在哪里工作,都得由它们来决定。绍工作;可以雇用谁担任什么工作和在哪里工作,都得由它们来决定。1935 年2 月实行了“工作簿”制度,于是一个工人若是没有工作簿就不能就业。工作簿里记载着他的技能和就业情况。工作簿不仅使国家和雇主对国内每个雇员的情况获得最新材料,而且被用来限制工人不能擅自离职。如果他希望离职去找别的工作,他的雇主可以扣住他的工作簿,这就意味着他不能合法地在别处受雇。最后,在1938 年6 月22 日,四年计划办公室发出了一项特别法令,实行强迫征募工人制度。每个德国人都有义务做国家指定他去做的工作。工人没有充分的理由而擅离工作岗位的,要被罚款和服徒刑。显然,这种做法有它的另外一面。这样被征的工人,他的雇主不经政府就业管理处的同意就无法将他解雇。他得到了铁饭碗,这是他在共和国时所享受不到的。

但是纳粹这种准农奴制度,大大减少了工人失业的不安全感。

但是,毫无疑问,他们愿意接受他们在纳粹德国的地位的最大原因是:他们又获得了职业,而且确信饭碗不会敲破。一个观察家只要略知一二他们在共和国时期饭碗朝不保夕的情况,就不难了解,为什么只要他们有全日工作在做,他们就似乎并不十分在乎丧失政治自由甚至工会了。他们的活也不错,在过去,有那么多人,有多到600 万人和他们的家属,虽然有这种自由人的权利,但是由于有了挨饿的自由而失去了意义。希特勒由于取消了挨饿的自由而得以稳稳地获得了工人阶级的支持(这个工人阶级也许是西方世界最有技能、最勤劳和最守纪律的工人阶级)。但是得到他们支持的好处的不是他的幼稚浅薄的思想,也不是他的罪恶打算,而是最最重要的事情:战争物资的生产。

还有一章《第三帝国的经济》,里面说到

希特勒在头几年中所以能获得成功,其基础不仅在于他在外交方面的许多不流血征服的胜利,而且在于德国的经济恢复。这种经济恢复,党内人士甚至某些国外经济学家都称之为奇迹。而且在很多人看来,也确乎是个奇迹。失业是20 年代和30 年代初期的一个令人头痛的问题,现在已缓和了,1932年失业人数达600 万人,4 年以后己减少到100 万人不到。国民生产从1932年到1937 年增长了102%,国民收入则增加了一倍。

我把前面的帖子那句日子不错改掉了,但是至少老百姓没有太大失业的问题,而在魏玛共和国是个严重问题。1932年还失业600万人。你有没有魏玛共和国解决失业问题的数据。

我觉得瑞典和德国还是不一样吧。没有卷入一战,君主立宪稳定,人口少,经济很大部分是靠自然资源。如果你能提供一些参考资料,不胜感谢。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