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揭开《诗经》的面纱---《召南》 -- 弦音醉舸

共:💬22 🌺82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揭开《诗经》的面纱---《召南》

关于《诗经.周南》篇的解读,见下链接,现在开始《诗经.召南》篇

弦音醉舟:来与重耳兄争鸣一下,揭开《诗经》的面纱---《周南》

---------------------------------------------

《孔子论诗》第十简:<关雎>之媐、<樛木>之时、<汉广>之智、<鹊巢>之归、<甘棠>之报、<绿衣>之思、<燕燕>之情,曷?曰:「重而皆贤於其初者也。<关雎>以色喻於礼。

【第十一简】:情,爱也。<关雎>之媐,则其思益矣。<樛木>之时,则以其禄也。<汉广>之智,则知不可得也。<鹊巢>之归,则俪者

【第十二简】:好,反纳於礼,不亦能媐乎?<樛木>,福斯在君子,不

【第十三简】:可得,不求不可能,不亦知极乎?<鹊巢>,出以百两,不亦有俪乎?《甘

【第十四简】两矣!其四章则愈矣!以琴瑟之悦,拟好色之愿;以钟鼓之乐

-------------------------------------------------

鹊巢

维鹊有巢,维鸠居之;

之子于归,百两御之。

维鹊有巢,维鸠方之;

之子于归,百两将之。

维鹊有巢,维鸠盈之;

之子于归,百两成之。

疏解完《国风.周南》,再读《召南》时,本以为《周南》已说尽当时民俗及民族核心价值观,到《召南》应该就是平民百姓性情发为歌诗的记录,但仔细读了许多遍后,发现《召南》依旧担负着传达民俗与民族价值的重任,是给周民族子孙的谆谆教诲。再观《孔子论诗》强调“《鹊巢》之归,则俪者好,反纳于礼,不亦媐(配)乎?”又重复说“《鹊巢》出以百两,不亦有俪乎?”可见孔子读这首诗时,关注的依然是礼法之是否周全,关注是“俪者好,反纳于礼”是礼所当然,而男方“出以百两(辆)”也就更配了!

这首诗看上去,是一首婚嫁诗。以鹊巢起兴,以鸠居鹊巢为喻,写出了一个不知名的贵族女子婚嫁时的热门场面:成百辆车子组成的浩大迎送亲的队伍,应该可以一举扫清所谓《国风》是民歌的歪说了 在先民看来,鸠是有德的。《毛诗序》说,鸠是德的化身。那么鸠到底有何德何能,成为德的化身呢?俗称为布谷的鸠,又名杜鹃,每到春夏之际,特别是芒种前后,布谷就发出“布谷布谷”的鸣叫,似乎是在告诉人们该春耕了,而且叫的很勤。南宋词人朱希真的“杜鹃叫得春归去,吻边啼血苟犹存”更是充分地反映杜鹃为催人“布谷”而啼得口干舌苦,唇裂血出,认真负责的精神。一边是积行累功如喜鹊的君子,一边是德如布谷的女子,这样才堪称佳配。既然是佳配,那相应的礼法更值得强调,“出以百两”,这个民俗一直保留到现在啊,旧瓶装新酒,在3000年前是用浩浩荡荡的马车车队迎亲,换到现在就是宝马奔驰车队了,hoh!

附注:现在的“鸠占鹊巢”是个贬义的词,但诗经原文确实个褒义的词,讲君子与贵族女子完美的婚姻,见微知著,可见中国文明,经历了多少断层(表面上是5000年一脉相承,但秦汉以后,许多都已经是“戏说”了。)

通宝推:何求,桥上,

本帖一共被 3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