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揭开《诗经》的面纱---《召南》 -- 弦音醉舸

共:💬22 🌺82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理解这句,最重要的在“改”字

《孔子论诗》:...《关雎》之改,《樛木》之时,《汉广》之知,《鹊巢》之归,《甘棠》之保,《绿衣》之思,《燕燕》之情,盖曰童而偕,贤於其初者也。《关雎》以色谕于礼,情爱也。《关雎》之改,则其思益矣。《樛木》之时,则以其禄也。《汉广》之知,则知不可得也。《鹊巢》之归,则离者好,反内于礼,不亦能改乎?《樛木》福斯在君子,不可得,不攻不可能,不亦知恒乎?《鹊巢》出以百两,不亦有离乎?"

这句话中的“改”字如何解释,可以参考同段的《关雎》之改,同段有“《关雎》以色谕于礼,情爱也。《关雎》之改,则其思益矣”,“改”字甲骨文字形,左边是“己”,象一个跪着的小孩子;右边是“攴”(pū),象以手持杖或执鞭。对于《关雎》的解读,孔夫子既说了“以色谕于礼”,又说了“改”,那么可以说明这个“改”字,是训诫教育之意,也就是说《关雎》是对子女教育的题材。

回过来看“《鹊巢》之归,则离者好,反内于礼,不亦能改乎”,这里还需要明确一个“离”字,《易·说卦》:離为雉、九家,離为鸟,为飞、为鹤、为黄。也就是说不同于鹊这一类的飞禽(鹊代表君子,那么离就是代表小人(百姓)了),所以孔子这句话的意思是:《鹊巢》这个嫁娶的方式让君子如此操作,那么普通百姓,不也就跟着实行了么(不亦能受教了么)。

这么回答,不知您赞同否。

另外,对于杜鹃的占巢行为,是秦汉前后一直都明晓的事实,但是《诗经》农耕文明时代,可能更看重布谷鸟对农业生产的作用。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