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Andrew Marr:当代英国简史 -- 万年看客

共:💬365 🌺2974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11)坏脾气乔治和他的女儿们

坏脾气乔治和他的女儿们

同样对英国形象不可或缺的是欧洲家世最显赫的皇族,德国皇室的后裔,他们先祖当年的统治范围从西伯利亚一直延伸到柏林,从雅典延伸到爱丁堡。在重创全国的爱德华八世逊位危机之后,乔治六世和他的家人选择了平民路线,对外仅称自己为温莎一家。国王在私人场合的政治立场十分偏右,社会主义大臣就职的时候他气得暴跳如雷。不过在公开场合他则扮演着截然不同的家长形象。伦敦空袭时白金汉宫也吃了几颗炸弹,他对此反映坚忍平和,赢得了民众的广泛爱戴。皇室现代化的迹象已经开始冒头。伊丽莎白公主就参加了爱国广播宣传,后来又加入了本土防卫部队,在工事里拍照,甚至还在胜利日微服出行,与民同乐。不过国王与王后将爱德华时代的排场一直延续到了五十年代。每年三月,贵族或大富之家的待字少女们都要头戴三根驼鸟羽毛接受女王的检阅,这是“社交季节”的开始,一场为期四个月、由无休止的舞会与宴会组成的马拉松,旨在让这些少女们有机会找到如意郎君。这些初次登场的姑娘们大多在瑞士的“女子精修学校”接受过全套训练,从步态到法语再到主持家政。这一仪式可以追溯到1780年,直到1958年才由女王正式终结。菲利普王子认为这套排场“纯粹是犯傻”,玛格丽特公主则抱怨道“这事不能这么闹下去了,伦敦城里随便哪个小浪蹄子都能混进来露一脸。”但是仪式还是继续传承了下去,地点改在了白金汉宫附近的一家饭店。英国式的古怪作风在这里又一次得到了完美体现,少女们依然要排队行礼,但是行礼的对象不再是女王,而是一个六英尺高的生日蛋糕。*36*

一开始人们并不清楚君主制要如何应付战后的英国。挑大梁的几名皇室成员都广受民众喜爱,工党的大臣们总是十分小心,不在公开场合宣传共和制——说句实话,在他们的日记里也看不到这方面的说法——但是的确有许多工党议员希望看到一个更省钱、更简朴、更与时俱进的君主制。囊中羞涩的纳税人究竟要拿出多少税款来供养皇室一直是棘手的问题,但是温莎一家豪华气派的华丽展示对于广大疲惫而窘迫的民众来说的确起到了振奋人心的作用。1947年,未来的伊丽莎白女王与菲利普.蒙巴顿中尉喜结连理,他们的婚礼在策划期间就以打造公共奇观为目标。五色夺目,盛况空前,奢侈得几乎令人伤感,十年来英国从未见过如此阵仗。各种礼物从赛马到香烟盒都陈列在公众面前,蛋糕美轮美奂,婚纱是由诺曼.哈特奈尔(1)用乳白色丝绸妙手造就,“缀有茉莉,菝葜,茜草与玫瑰花蕾”,还装饰着珍珠与水晶。

婚礼之前人们就婚礼的爱国性质进行过饶有趣味的争论,人们抱怨婚纱用丝是中国出产的,还激愤满溢地坚持菲利普王子必须彻底英国化。蒙巴顿勋爵的这位侄子在公众面前一直以 “从小养成的、彻头彻尾的英格兰人”形象示人,尽管他实际上是遭到放逐的希腊王子,希腊东正教信徒,还有一大帮德国亲戚。菲利普的三个姐妹全都没有接到婚礼邀请,因为她们嫁给了德国人。菲利普王子对这一安排表示了虚与委蛇的接受,不过后来有传言称他在巴尔莫勒尔堡(2)碰上恰好身着苏格兰短裙的国王,立刻屈身行礼,惹得国王大为光火。*37* 婚礼通过广播而非电视进行了直播,尽管世界各地的电影院里都能见到关于婚礼盛典的新闻影片。这是英国对自己的宣传:经历了多年苦境之后,英国仍能如此奢华与乐观,过去的英国高调回归了。这场婚礼以及随后不久的加冕仪式提醒着欧洲皇室俱乐部的成员们,英国皇室在战后世界幸存了下来,而他们当中的大部分都没这么幸运。流亡者身上蒙尘的制服与头顶失色的宝冠就是明证。用女王的妹妹玛格丽特公主的话来说,“欧洲上下一直躲在阁楼里挨饿的人们一下子全都重见天日了。”

(1) http://blog.163.com/socool_bigtree/blog/static/1099718542010280457750/

(2) http://baike.baidu.com/view/1577904.htm

*36* Gyles Brandreth, Charles and Camilla, Century, 2005

*37* Ben Pimlott, The Queen, HarperCollins, 1996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