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支付卡时代》 -- 喵咪呜

共:💬12 🌺70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支付卡时代》5

第五节

竞合的诞生。

三种商业模式。

美国运通、大莱卡,主要应用于旅行和娱乐行业,被称为旅行娱乐卡(T&E Cards)。持卡人每月收到账单后必须全额还款,不提供循环信用,与持卡人支票帐户没有关联。因此走的高端路线,只有商务旅行者、富裕家庭持有。1970年仅有9.2%的家庭拥有旅行娱乐卡。(循环信用这种日息万分之五的bt的东东,在米国银行业是如何的呢??)

特许权方式,是当时对银行跨州经营的管制等障碍,迫使银行采用的方式。被特许银行,以及获得许可的银行,可以使用“美国银行卡”品牌独立运营;与被特许银行签约的商户必须受理所有“美国银行卡”。被特许银行缴纳11.3万没有的加入费及卡交易额0.5%以下的特许费。持卡人无需缴纳年费,但需交每月循环信贷余额的1%(如今国内相当于月息1.5%);商户视交易总额,交纳卡交易额的2~6%的费用。

特许权方式一出台,美国运通和大莱均向银行提出类似的特许权业务,不过其努力没有吸引任何一家银行。大部分银行对加入特许经营体系,发行别人的卡片兴趣缺缺,他们可不是盼着麦当劳或可口可乐带来致富机会的个体户。

于是,老马丁大大这些深谙博弈、均衡的大师穿越了,第三种业务模式,竞合co-opetition出现了。各银行为获得商户和持卡人而竞争compete,各银行通过设定业务标准在支付卡体系层面上开展合作cooperate。

到1968年,两大全国性银行卡网络的竞争态势日益明显:“美国银行卡”的特许体系,银行间卡协会的竞合体系。

但竞合体系马上显出优势,银行发展跨州网络以及跨州设立网点的限制在松动,特许模式被摒弃。

只有封闭式组织和开放式组织能够存在。

再说说EMV:

EMV最早由欧陆卡(EuroPay)、万事达(MasterCard)、维萨(Visa)共同拥有,此后万事达收购了欧陆卡,并且日本JCB加入进来。2009年底,美国运通也成为拥有EMV标准的EMVCo成员之一,美国运通拥有EMVCo四分之一的股份,将和万事达、威士、JCB具有同等的权益。

从技术上看,hardware->COS->Application,然而

Visa用Java的分支JavaCard(已经跟着SUN投入了Oracle的怀抱),支持GP,Global Platform;而MasterCard则支持另一个MULTOS平台。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M$与Google有没有??

iOS与Andriod,有没有??

Android真是开放的么?Andriod 3.0“蜜巢”暂停开源~~

IBM难道是高盛?SUN是那个雷曼兄弟?那个Eclipse对SUN真是一语成谶??

Adobe、SAP也只能潜伏爪牙忍受~~~

关键词(Tags): #支付#IC卡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