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牢记历史应该记住些什么――从“海上之盟”和“联蒙灭金”谈起 -- napolen

共:💬15 🌺7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Re: 也谈海上之盟与联蒙灭金

发信人: napolen(风), 信区: history

标 题: Re: 也谈海上之盟与联蒙灭金

发信站: 饮水思源 (2003年06月17日20:55:22 星期二)

呵呵,多谢老兄的唱和

我就偷偷懒,借用一下我在水木答复cosmicstring兄的话来答复一下老兄吧

首先,请不要机械的理解我的观点。我说的是,不正确的历史观是造成

宋朝两次决策错误的重要原因之一,并非唯一的原因,也没有说如果

历史观正确了,就一定会做出联辽联金的决策,做出了决策就一定能

成功,成功了就一定能避免亡国之祸。我只是说,在当时的情况下,

联辽联金应该是最好的选择,而不正确的历史观则妨碍了宋朝做出这样

的选择。而且我提倡的是一种正确的历史观,用宋朝两次决策失误只是

做一个例子罢了

其次,就联辽联金的一些细节而言。耶律大石能大败宋军最精锐的西军,

充分说明即使是残辽的实力也并不弱,至少比宋军不弱。也许辽军、宋军

都不是金军的对手,但两者相加来对付金军,无论如何,也比两者相减

要好。金军也是这样,别的都不说,只要孟珙那30万石军粮是送给金人

而不是送给蒙古人,蔡州至少能多守半年!又如三峰山之役,倘若宋人

能顶住拖雷不许其迂回金人后方,金人“据关阻河”的战略再多维持

3,5年以至10年都是有可能的

第三,关于辽金的态度。也许辽金政权中也有人有着不正确的历史观。

但这只能说明他们也是不正确的,不能说明这种历史观就是正确的。

辽金不愿投降宋朝,也是可以理解的,但这并不能说明他们不愿意与

与宋朝以平等的地位合作,甚至有可能以宋朝为主。金哀宗后来写信

向宋朝求和,其言甚哀,不能因为他曾经有过别样的言论就否定与他

合作的可能性。至于你说的心理上接受不了,则正是错误的历史观的

体现,是一种错误,需要纠正,而不是听之任之

最后,你说关键问题还是宋朝自己弱。这是当然的事情,要是宋朝比

金元都强的话,还联他们干嘛?把他们都灭了就是。但是实际情况

并不是如此!外交不能代替内政,外交只是在给定内政的情况下,尽可能

的谋求更好的结果而已。也就是说,在已经明确宋朝就是弱的情况下,

怎么样通过外交手段,正确的战略决策来取得更大的利益。

【 在 abdallah 的大作中提到: 】

: 也谈海上之盟与联蒙灭金

: 我觉得napolen老大这篇文章意味颇深啊,一来有应试本年高考作文题夺夺满分的味

: 道,二来相当程度地(至少我觉得是)暗示了应该以现实主义和发展的眼光来处理与我

: 国有重大历史恩怨的某国之间的关系。当然这仅是我的感觉,这里,只说说对海上之

: 盟和联蒙灭金的一点不同看法。

: 其实,也不是我的看法,为最近读书所来:即海上之盟确是对三方实力的错误判断,

: 但联蒙灭金却是无奈之举,不得已而为之,偶以为然,现在说予大家。

: 蒙古最早遣使赴宋,提出联合灭金是在1218年,宋回聘响应。来看当时的情况,早在

: 大约1214年,蒙古攻金,迫金迁都南京。宋廷即有议论:是否趁机该断绝予金岁币。

: 其时距离嘉定和议不到十年,南宋朝野均以为耻,故有此议论足以显示当时的仇金氛

: 围。而这时,淮西的某官(忘了,回去再查予大家)却有远见地提出:唇亡齿寒,可

: 以利用金为屏障,所以应该继续岁币,使之有钱粮而拒蒙古。当时的宰相史弥远认为

: 很对,于是就准备继续纳币。应该说二人在这点上是有相当远见的,当然史不是什么

: 好人,后被认为是奸相,但已属相当难得了。然而,占主流的舆论就完全不一样了:

: 消息流传出去,有太学士知道以后,大骂淮西的那官卖国,上书还要砍人家的头。史

: 弥远聪明得很,那时就已知学运难对付,同时也为了自己位置稳固不惹众怒,于是采

: 纳绝岁币之议。由此可见,南宋当时强烈的民族主义根本不允许即使有远见者做出和

: 提出我们今天看来正确的决议。要想排除偏见做出联金的决策,如诸葛亮在?W亭之败

: 后重修吴好那般的话,有远见者就必须意志坚定、德高望重以及大权在握,不要说整

: 个终南宋朝就从没有这样的人,更何况是当时史弥远专权,嘉定更化一塌糊涂。

: (以下引言省略...)

--

※ 来源:?饮水思源 bbs.sjtu.edu.cn?[FROM: 158.143.169.152]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