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谈谈高铁降速的事情 -- 范进中举

共:💬68 🌺328 🌵16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谈谈高铁降速的事情(二)

高铁降速,并且今后规划可能还将规格。看来是决策层定调了。

不过引为依据的,200km/h以上就是高铁,高铁建设太超前论我倒要争一争.看这个链接外链出处

谢谢lsgongl提供。

第一 经济账。铁路、公路作为公共基础设施是外部性极强的。国内的高速公路近20年间,从几乎忽略不计到现在的6.5万公里,这里的投资是多么惊人的数字?整个社会为高速公路通行负担的成本是多少?物流费用占GDP18%,想必各位有数。那么,即使在高昂的高速公路收费和飙涨的油价之后,高速公路大发展的这些年也打破我国的运输瓶颈。对比高速公路的花费,高铁花费太多吗?高铁为什么千夫所指?铁道部一家吃独食恐怕是原因之一。众所周知工程建设领域是多大利益。我国的高速公路基本是各省自己筹资,于是这等好处也不是交通部独占。这么多年交通厅长进监狱多少就知道了。对比高速公路的修造史,高铁经济账赔本并不成立。

第二、速度之争。速度很重要吗?速度不重要,为什么我们要提速?还维持在建国后的几十公里水准好啦。那时候坐火车从乌鲁木齐到北京要几天时间,不也是挺好体检?好的,我们只要200-250就行了,350超前了,欧洲都不搞这个。请问国际铁道联盟这个机构是哪些国家哪些机构组成的,背后有没有相关的利益集团?另外,现代铁路现状以欧美为主。这是历史原因。他们定的这个标准就不能超越?中国的现状就要就他们汤下他们面?

1、铁路的大发展是欧美工业革命的基础。正是铁路大发展,催生了现代钢铁业的大发展,正是铁路的发展,催生了整个社会组织形态的变化。事实上在工业革命时代,铁路的发展和现代的互联网革命一样,泡沫巨大,公司林立,在大众的狂热中,铁路公司在欧洲、美国大规模铺设铁路,相互之间恶性竞争。在随后的泡沫崩裂过程中,铁路公司活下来的很少。二战后甚至开始拆除铁路。一句话,铁路建设与运营在历史上的欧美不挣钱。和互联网高潮一样,泡沫之后的成果是,热潮背后留下的大量铁路。就像互联网高潮破灭后给我们留下大量的闲置服务器,更好的服务和更畅通的网络一样。这本身是创造性毁灭。只不过这个后果让狂热的投资人承担了。航空界呢,二战后民用航空大规模发展,现在还剩多少家航空公司?没有政府的巨额补贴,我们的三大早就倒闭了。但是,我们现在享受到优质的航空服务了。欧美近年的廉价航空公司没有前人为他们赔钱培训员工,赔钱建机场,赔钱买飞机,赔钱教育市场,他们不可能有现在的成功。无论是铁路还是航空都是一个无数投资人噩梦后给社会带来福利的东西。汽车也差不多。

2、欧洲、美国为什么不搞高铁?美国已经开始高铁了。快捷舒适安全的抵达目的地是乘客的需求。当然还有合理的花费。在美国主要是飞机和汽车,这样的模式造成对石油的大量依赖。如果我们走美国的模式,全世界的石油,全中国都修高速公路都不够我们用的。铁路这种模式是最经济的陆地运输模式。无论是能源消耗还是经济方面。那么欧洲怎么样?欧洲人出行现在大量是铁路,尤其在西欧地区。人家是出门坐铁路,在家骑自行车。欧洲很多城市人口少,之间距离也近。那么为什么欧洲不搞高铁?欧洲和美国不一样,欧洲尤其是西欧人口密集,各个小城市很多。事实上欧洲铁路网是过分发达了,人家除了主干道以外。发达到在西欧,连小镇都通铁路地步。欧洲的铁路运力大大富裕,人家早做到公交化发车了。欧洲车站很少有候车室的。除了特别的高铁、长途卧铺什么的一般不对号。现在铁道部居然搞身份证卖票,简直是脱裤子放屁。欧洲的铁路在100年前,蒸汽机车时代,路网已经完善了,他们的铁路是100年前铺的,老百姓早就习惯那个路网了。前面说了西欧小城市距离近,高铁一个跑步起来一个是轨道不支持,都是有砟轨道。所以法国TGV一直研究怎么在有砟轨道上跑,这个和日本技术完全不一样。一句话,欧洲的铁路系统太完善了,导致他们没有动力接受新的铁技术。欧洲各国领土狭小,导致没可能出现一个协调全欧洲路网的公司,从柏林到罗马就要过几个首都?这点距离也就武广的距离。世界高铁另外一个代表就是日本新干线,日本人战后修新干线起点明显高于欧洲,毕竟人家是电力机车时代,轨道设计什么肯定比几十年前欧洲蒸汽时代强,但是日本还是国土狭小。。说实在的,在欧洲看到他们的火车站,尤其是大城市的火车站感慨什么是工业化,人家100年前就这么发达了,反过来100年后还这样,只不过跑的车头换了而已。

这也是TG搞高铁前,世界高铁技术成熟就是没地方用的原因。法国TGV 德国ICE都没有地方可跑,更何况世界航空利益集团对各国政府的活动呢。火车作为上世纪的老爷爷,早就作为过时的象征。

3 中国的国情是不是适合高铁?中国国土面积广大,东部地区中心城市人口密集。正是高铁用武之地。350不是快了,而是慢了。从国情来说,举京沪高铁为例,京沪之间大量商务旅客。京沪快线是所有航空公司的黄金航线。如果开行到350匀速。那么4小时之内就完成旅程。坐飞机要安检一小时,有时候航班还延误。相信经常坐京沪飞机的人知道,这条线航班延误率在夏天是多么高。那么京沪航线的客流会大量分流,只要铁道部愿意和航空公司竞争。那么4 现在的大规模、高速建高铁有没有必要?这个需要讨论。比如东部发达地区,客运专线可能更有条件上,中西部地区上货运专线更合理。不过考虑到中国社会发展的快速。现在的拆迁成本在未来几年恐怕会是天文数字。考虑到这点,现在的大上快上不是没有道理。

据世行了解,中国建一条时速200公里、客货混跑的传统有砟铁路,通常建设成本为每公里1300万美元(相当于8870万元人民币);建造时速250公里的无砟高速铁路,建设成本为每公里1580万美元(相当于1.06亿元人民币);建造时速350公里的无砟高速铁路,建设成本则为每公里1800万美元(相当于1.16亿元人民币)。地理状况、拆迁成本不同,不同路段的成本差别也很大。

看看这段,大家自己算算350比200的高多少。有一倍吗,有什么赵坚说的3倍吗?

中国为什么会有春运这样的世界难题,最主要愿意是中国运能不足。短时间快速加大运能无疑就是高铁最可能。比如平常跑8节编组的,春运跑16节,运能就上去1倍。平常半小时间隔的,现在跑10分钟间隔,运能一下子就上去3倍。一共上去6倍。

这个不是什么实名制这种烂招能解决的。黄牛存在就是因为供应稀缺。事实上最好打击黄牛的措施就是运能提升。沪宁高铁投入后。活跃在上海火车站十几年的黄牛党一夜间消失了,只有节假日偶尔有几个黄牛党出现,加大供应量是解决稀缺的最好办法,这是最基本的经济学原理。

综上,中国高铁不应该降速,京沪线搞混跑这样的脑残做法就要取消。中国高铁应该大干快上形成网络。标准不应该降低。

说说某委的规划的事情。90年代时候的沪宁高速四车道,当时有声音说超前了,浪费了。结果不到5年,沪宁高速就开始堵车了。实在没有办法才在2006年后加了两根道上去。这就是所谓的规划。

最可笑的规划是电力上的。前相当年到处砍电站,结果才2年各地就限电了。这个国家级规划不知道怎么做的。当年山东搞自己电站结果在随后的经济大发展中占得先机。

通宝推:中国陈,readerg,大熊甲,西瓜子,方恨少,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