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从伟人晚年谈话看改变社会的真正驱动力 -- 酱油群众

共:💬10 🌺78 🌵2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对尼克松的说话很实在很乐观很实事求是,没有一点无可奈何的

意味。

因为三十多年的误导,很聪明的人也会在自我意识中不自觉的接受和模仿复辟阶级的宣传。

尼克松,一个敌对阵营的领导人颂扬你改变了世界,但是实际上一个超级大国在想着利用你,另一个超级大国曾经的老大哥在不断地走向反面,而自己国内建设不过是在万里长征刚刚走完第一步的前提下又刚刚迈出新的步伐,在这些情况下,你怎么回答?你说,是的,我改变了世界?北京,新中国的中心,改变了北京周围的一些地方,那不就是改变了中国?不是很正常的答语吗?怎么就读出无奈了呢?这个“无奈论”源于何时出于何人之口呢?

“人才难得”之类的评语,那就是一个人在一个特定的环境的特定表现被另一个人关注到并认可了,人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可以理解成为无原则的对这个人的一生的评价?何况还是口传带话,写信检讨,面面俱到,有什么理由理解成明明看清了是一个政治敌对分子还无可奈何地不得不用呢?不觉得是个笑话吗?他自己都不觉得少了自己地球会不转,难道他竟然以为少了一个“人才难得”的人,地球就不转了?这个“不得不论”源于何时出于何人之口呢?用了,就是还有可用之处,批了,同样是有必批的理由,什么样的人才会将这样正常的事情理解成是伟人的无可奈何的精神分裂式的举动呢?

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矛盾,不能代替压迫剥削阶级和被压迫剥削阶级的矛盾;对前者矛盾的解决同样不能代替解决后者的矛盾。否则,何必反清?何必反殖民?何必反蒋?等着引进西方大机器得了,等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互适应得了……

科学发展是必须的,经济建设不断调整发展方式以求更为有效是必须的,但是这一切都不能代替一个阶级社会中的阶级斗争。

“折腾”一词就是“新时期”舆论对“革命”这一人类不可能消灭的正常现象的污蔑。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