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读《巨流河》偶感 -- 酥油茶

共:💬416 🌺2543 🌵113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不能说木站队的机会的

老蒋木有选择和日本人站在一起,像汪精卫那样。在当时的环境里,坚持不和日本人站在一起还是很需要勇气。日本和米国的翻脸,谁在那个时候能看出来呢?

眼光这里就不多说(看到到的看不到的证据可能很多)。

外链出处中国在积极地打日米英牌。

的确国民政府是被选和不能和德国一边。可是,武装中国那时候大概只有德国愿意做。德国和中国有着比较一致的贸易军事发展利益和更少的冲突。都属于政治上的二流国家,有向一流强国家挑战的内在要求。德国对中国的军援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第五军就是德国顾问建立起来的。而中国的抗日么,也就是中央军卖力(郑东国,杜聿明,汤恩伯,许霆要,等等)。不仅如此,德国人对中国跟日本发生冲突(也许也后更俄国的备案,这个就不知道了)早就做了战略推演。后来国军的抗日部署多少是按照德国顾问的预案去做的可以查一下。凤凰卫视出了一个系列关于花园口决堤事件。其实决堤最早的主意来源于德国顾问。

虽然最后德国思量再三最后还是选择了和亚洲第一军事强国日本搭伙。但是不能否认德国军事顾问对中国抗战的战略战术指导。

苏联期望中国跟日本死掐。九一八后苏联大概是既兴奋又害怕-兴奋的是日本跟中国结仇了。(视频中的老年张学良的讲话里反反复复地提到了他当时判断日本不会大规模占领东北的依据:这对日本是不利的。我们姑且就认为他的判断是合理的吧。)害怕是贪婪的日本继续北上怎么办?(若门槛张古风都证明了这日本可能的意图)传统上的中国跟苏联是不友好的。无论是北洋,还是被苏联输血养大的蒋介石国民政府。九一八后的东北抗联身后就是苏联人的影子。可以说九一八,给苏联找到了插手中国东北事物的契机。(对大国来讲,那里有冲突,那里就可以做买卖,凸显自己的分量。大国的国际地位就是这么强化而来的)

其实就算是德国选择和中国搭伙,国民政府也不会愚蠢到更苏联开战,或者跟米国宣战。也许这还是对德国的一种保护。米国倒是找不到借口和中国开展,从而更德国开战。但是,日本和米国的矛盾不会因为日本不跟德国沾边也消失。海军强国日本,那里愿意让自己的海军无所事事呢?日米矛盾依然存在,崛起的日本对米过总是个威胁。日本对资源渴望和打开海上封锁的梦想总会和米过撞车的。跟德国结盟的日本,在珍珠港发生后,给了米国插手欧洲,从而成为全球霸主的契机。二战的力量消耗是承受在苏联德国和英法身上的,但是,日本给米国一个摘桃子的非常漂亮的邀请。对中国来说,珍珠港,给了自己这个叫花子上世界大国的饭堂吃体面饭的机会-当然前提是为英美流血。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