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老毛说:不造反,行吗! -- 楚庄王

共:💬638 🌺3774 🌵209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我曾外祖母家土改的时候一分浮财没藏,也没觉得啥

解放初搞土改,我曾外祖母听从外公的建议,一点浮财都没藏、全部上交,后来,不管全家在经济上有多困难,也没觉得有啥值得后悔、牢骚的。当时不是藏不了浮财,我曾外祖母的弟弟、听说自己的姐姐把财产全上交了,悄悄运来两背篓鸦片藏了起来,最后啥事都没有(后遗症是,我外公的哥哥,在此后20多年,把这两背篓鸦片全吸光了,直到去世)。我的曾外祖母打20岁就开始守寡,有待人和蔼、乐善好施的名声,土改的时候根本没人找她的麻烦。

其实,在过去中国大动荡的六十年,每个人都面临过不止一次选择,当你作出了选择,就没必要和自己过不去、没必要太后悔,更没必要抱怨这抱怨那,这不是积极的人生态度。

我外公以地主家庭出身的知识分子身份参加革命,一辈子坎坷,每到政治运动一来,就是铁定的“运动员”,我从来没听他抱怨过自己的选择。非但如此,我的一个远房舅舅、老红军、贵州省地下党的早期成员,和我家是走得很近的,从50年代到80年代一直在贵州身居高位(去世前的最后一个职务是贵州省顾问委员会主任),我外公在最倒霉的年代、也没去托他的关系“罩”自己,我也从来没听我外公说过后悔的话、没听我父母抱怨过什么。

1975年,县革委会要保送我爸去读大学(工农兵大学生),而且这个名额是指定分配到省革委会当秘书的,我妈怕我爸“黄鹤一去不复回”、死活不答应,白白错过这次绝好机会。等到80年代开始讲文凭了,我爸因为没文凭,吃足了哑巴亏——就是到这个时候,我也从来没听他们抱怨过什么。

说句实在话,这是个心态问题、是一个对待生活的态度问题。生活永远是眷顾那些积极、乐观、向上的个体的,虽然不同的社会制度、文化背景还有个人条件差异,对每个人的命运轨迹有很大影响,但是,每个个体、多一份努力,总能够在同等背景、同样条件下,多一份收获。

就以我的远房舅舅为例,如果不是有着对生活积极、乐观、向上的态度,不会成为革命者+整个宗族最受欢迎的年轻人——他接到组织的指令、去延安报道的时候,为了给党组织筹措经费,轻轻松松就把亲戚朋友骗了一圈、搞到几百大洋,因为平时大家都很喜欢他、信任他。如果没有这个态度,他就不可能渡过那十几年的种种挫折和挑战,最终活着看到自己投身的革命在全国取得胜利;如果没有这样的态度,他就无法在建国后历次政治风暴中安然渡过,包括“文革”头几年被“打倒”、“靠边站”的困难时光。

通宝推:duanjian,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