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Andrew Marr:当代英国简史 -- 万年看客

共:💬365 🌺2974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12)了不起的急死你

亚历克.伊斯哥尼斯(1)这个人很值得专门提出来谈一谈。他不光是Morris Minor 的设计者,还在民意支持达到顶点的麦克米伦在选举中大获全胜的1959年生产出了世界上第一辆Mini。这是麦克米伦执政时期最可人的产品,尽管麦克米伦本人绝对不会买一辆如此狭小而俗气的汽车。伊斯哥尼斯是当之无愧的英国汽车发展史上影响最大的个人之一,同时也是唯一一个声名在外的工业设计师。他是一位希腊工程师的儿子,他父亲生长在土耳其,后来获得了英国国籍。他母亲是一位德国啤酒酿造师的女儿。他小时候就住在他父亲的工作室附近,经常看他父亲将一张张图纸转化成引擎。

伊斯哥尼斯很好的反映了移民给这个国家带来的好处。他是个战争难民。一战和约将奥特曼帝国大卸八块,伊斯哥尼斯居住的士麦那被划分给了希腊。土耳其人又把它赢了回来,于是许多外国人纷纷逃离。伊斯哥尼斯的父亲在途中去世,他和母亲一起身无分文地于1922年来到了伦敦。他先在汉博(2)工作,后来又去了莫里斯,最后开始学习工程学与工业制图。他是个反常规式的设计师,极其鄙视所谓的团队合作设计,对数学更是嗤之以鼻,称其为真正创造性的天敌。他的主要学习途径是自己动手攒赛车,二战前他还开着自己攒的赛车参加过比赛。后来他还对多种汽车改良技术冷嘲热讽,比如车载收音机,安全带与可调座椅。

伊斯哥尼斯的Morris Minor在设计与结构上都十分激进。这是与希特勒时期德国大众甲壳虫最为接近的英国汽车。他的Mini Minor是苏伊士危机的直接结果,当时的汽油短缺迫使人们寻求更廉价、更经济的汽车。英国早已相中了从德国与意大利进口的微型汽车,很快就在布莱顿开始制造。伊斯哥尼斯的想法是为英国汽车联合公司(3)生产一款能与进口货抗衡的汽车,但是这首先得是辆正经汽车,而不是顶着个汽车外壳的摩托。他不仅赋予这款汽车美观的外形,还调转引擎并将其置于轮子上面,从而获得了比任何之前的汽车更大的车内空间。他的设计如此激进,以至于必须要制造一套全新的车床才能生产。这些车床也是伊斯哥尼斯设计的。Mini很快就会成为英国的标志,这款活泼而皮实的小车在我们心目中反映了英国国民特质最优秀的一面。不过要说起Mini的真正经历可算不得为英国汽车工业脸上贴金。早期的Mini做工粗糙,机械问题层出不穷,最要命的是车顶漏水。当时有人开玩笑说买一辆Mini应该附送一双雨靴,还有一位记者说自己在车门门套里面养了一条金鱼。伊斯哥尼斯的脾气很大,对于资历较浅的设计及生产人员尤其不客气,他们背后都管他叫做“急死我你死”。伊斯哥尼斯曾经表示自己要设计一款“女佣也买得起的汽车”,但是Mini最初瞄准的低收入家庭根本不买账,对他们来说,这款汽车造型怪异,尺码逼仄,做工也不够精细。

实际上,这款汽车看上去曾经一度濒临灾难的边缘。它背后的经济账往好听里说也是不明不白。基本款式一辆卖350镑,比起其他小型汽车要便宜的多,例如495镑的凯旋先锋(4)与380镑的福特安格利亚(5),还有416镑的Morris Minor。但是这款汽车的研发成本很高,更不用说还得算上那些特别制作的机床了。这怎么可能呢?福特曾经将一辆Mini大卸八块来进行成本测算,得出的结论是这款汽车的成本价格应该比英国汽车联合公司的售价高。*27* 看上去这款汽车根本没有利润空间:为了打击竞争者,Mini的制造者一直在赔本赚吆喝,完全不考虑研发成本(公司方面称他们赔本卖了一年)。英国汽车联合公司最终还是成功销售了超过500万辆Mini,但是这一成功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名人效应甚至于名人炒作。伊斯哥尼斯碰巧认识玛格丽特公主的新婚丈夫,摄影师斯诺顿勋爵(6),并且将一辆Mini赠与这对璧人当做生日礼物。很快小夫妻在伦敦街头的穿梭往来就被拍成了照片。女王也买了一辆,然后是史蒂夫.麦柯奎恩(7),Twiggy(8),披头士以及米克.贾格(9)的女朋友玛芮安妮.菲丝弗(10)。这一切与英国汽车联合公司与伊斯哥尼斯的最初构想完全相反,当时他们想制造一款廉价而朴实的工人阶级专属用车,结果现在这款汽车却成了保守派人士炫耀青春活力的工具。不过只要能卖出去,就怎样也无所谓了。但是层出不穷的机械问题,团队合作的欠缺以及毫无商业意识的价格策略都说明了Mini的故事从一开始就有其阴暗面。伊斯哥尼斯的传记作家总结道:“对于摇摇欲坠的英国汽车联合公司来说,Mini远非商业成功,而是棺材盖上的第一根钉子。”

伊斯哥尼斯在商业方面可谓很傻很天真,但是他的确有着独到的先见之明。他痛恨合并。奥斯丁-莫里斯合并将两家彼此敌视的管理层硬生生锁在了一起,造成了巨大的内部压力。一开始这并没有造成什么明显的结果。在五十年代,英国汽车联合公司改进了汽车设计,削减了引擎数目,同时还让原来奥斯丁与莫里斯两家的经销商都满意。伴随着高速经济增长与国内对于廉价汽车难以满足的需求,英国本土汽车工业发展势头十分良好。美国的竞争自然难免,但这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通用汽车在1938年接手沃克斯豪尔之后就一直是英国市场的主要玩家之一,而福特早在此之前就将英国当成了自己进军欧洲市场的基地。到了六十年代,德国与法国的进口车在英国街头也越发常见起来。

不过,英国本土汽车工业依然没有遭遇危机的迹象。其他厂家都在推销自己的车型,其中许多都历久弥新且十分成功,例如身材修长的捷豹与厚重大气的陆虎8型。伊斯哥尼斯不是当时唯一一个敢想敢干的人,陆虎就研发了一款喷气式商务车,时速高达152英里。但是劳工活动正在增长,尽管造多少汽车就能卖多少汽车的经理们在与工会打交道时十分慷慨。1958年英国汽车联合公司就遭遇了一场规模极大的罢工。当时政客们琢磨出了很多奇怪的决策。大臣们为了促进苏格兰以及英格兰北部落后地区的就业劝说英国汽车联合公司在这些区域开设新厂,建立一个臃肿而昂贵的新兴汽车帝国,而英国汽车联合公司根本没有足够的专业人士来管理这些新厂。当然,在汽车热的最初几年,一般人都觉察不到这一切。

(1) http://en.wikipedia.org/wiki/Alec_Issigonis

(2) 外链出处

(3) http://en.wikipedia.org/wiki/British_Motor_Corporation

(4) http://en.wikipedia.org/wiki/Triumph_Herald

(5) http://en.wikipedia.org/wiki/Ford_Anglia

(6) http://en.wikipedia.org/wiki/Lord_Snowdon

(7) http://www.artsuniversity.com.cn/news/2007/2007-10-21/1192972581.html

(8) http://baike.baidu.com/view/579052.htm

(9) http://baike.baidu.com/view/1662340.htm

(10) http://baike.baidu.com/view/2818768.htm

*27* Gillian Bardsley, Issigonis: the Official Biography, Icon Books, 2005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