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路线争斗终于上升到经济基础的争论上来了 -- 红军

共:💬141 🌺866 🌵29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公有还是私有不重要,重要的是谁主导!

过去简单地以谁控股来衡量是公有还是私有是有缺陷的。仅靠控股,会产生管理层控制这个问题,在政治领域就是官僚控制问题——也就是你上面所说的官僚化,苏联崩溃时期的私人侵占问题。

所以,在实际的组织行为中,谁主导才是最重要的。只要制度上决策无法保证大部分人的利益,并且执行过程中无法保证大部分人的利益,那么就应该算私有制!否则算公有制(叫共决可能更好!可能是替代共产的一个现实选择)。

像苏联那种,虽然大部分人拥有股份,但其实是官僚在起决定作用,根本就不能算公有制,而是打着公有制旗号的官僚资本主义,中国过去的公有制,实质也是这个。

有人说股份制也是公有制,但美帝的股份制肯定是私有的,因为董事会的成员全部都是根据钱多少来的,代表的是他们的私人意志。

但德国莱茵兰地区的股份制可就不是一般的私有了,而是很有公有成分,因为其董事会里有员工代表!——这是一种进步,一种不以出资多少、而是以利益攸关与否来定决定权的模式——可以说公有制成分多一点,虽然还不够多。但在这个模式之上进一步进化,比如该员工代表董事具有一票决定权、一票否决权,那么即使其不占有任何股份,这个企业也是员工集体所有,是公有制。

中国如果能在这个制度之上,进一步提升决策、监督、执行的民主化(可以照搬点目前土共党内的政治制度),相信可以进化出一种既能满足公平,又能发挥效率的模式!

但执着于公私是没意义的,有意义的是这种区分是否可以给普罗大众带来更好的生活!

理论上每个人如果能够决定利益分配,都会倾向于选择最有利于己的模式,那么,让员工/国民参与整个经济决策,也就会最大程度上体现员工/国民的意志,最大程度提升普罗大众的生活水平。因此,公有制会优于私有。

——理论虽然到此完美,但整个理论的前提是有缺陷的,还是建立在人是自私的前提上的,而且还忽略了真理一般掌握在少数人手上的现实,过分下放决策权给下层会让整个团队短视化。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