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整理】老八路、原范县县大队长成润魔窟脱险记(1) -- 小伙子学飞翔

共:💬22 🌺364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整理】老八路、原范县县大队长成润魔窟脱险记(1)

冀鲁豫老八路成润简历

成润,又名成小川,直南(今河南北部)早期党员。抗战时期,一直在冀鲁豫从事抗日活动。

抗战爆发不久,他受党组织派遣,到鲁西抗战名将范筑先的政训处工作。1938年3月,鲁西国民党抗战将领范筑坚受聊城,他采纳中共鲁西北特委书记张霖之的建议,派的成润作为自己的代表,去延安汇报了鲁西北抗战的情况。中共中央复信赞扬了范筑先精诚团结,共同抗日的壮举,同意调干部去鲁西北工作,批准鲁西北特委派干部到延安学习。成润携带复信,率领着延安派来的20多名干部(大部分是陕北公学毕业的青年学生)返回聊城,郑重交给范筑先将军。5月,又担任范筑先 “抗日游击总司令部”民运科长。

此后,成润任冀鲁豫解放区邱县抗日民主县长。1942年9月,任范县抗日民主县长。1943年底,成润调离范县到运西专署工作。1944年5月11日,中共中央冀鲁豫分局成立,冀鲁豫、冀南两区党委合并,下辖11个地委。8月1日,晋冀豫边区政府通令各专署更改名称,其中,原晋冀鲁豫17(运西)专署改为冀鲁豫第8专署,成润任8专署专员;

1945年9月,冀鲁豫边区党委将所辖区域划为6个地区。成润任二地委(范县)专员。当时二地委辖南乐、清丰、昆吾、范县、濮县、 寿张等县,地委书记万里,副书记郭超,军分区司令员张钢鉴。

1946年上半年,成润由解放区来上海,担任解放区善后救济总署驻上海办事处负责人伍云甫的助手。

建国后,成润担任水利部工程局局长。后曾在周恩来、邓颖超身边工作,现离休,居住在北京。

媒体对成润最后一次公开报道是1982年3月2日---那是直南早期党员赵纪彬在北京卫戍区医院溘然长逝后,成润与王从吾、平杰三、刘汉生、裴志耕、喻屏、裴慰农、王卓如、廖盖隆、毕中杰、杨向奎、王宪、李希凡等43人前往医院向赵的遗体告别。

下面的故事讲的是1943年10月12日,鬼子对鲁西大扫荡,时任范县县长、县大队队长的成润在转移中不幸被俘,历经艰险,最后安全脱险的经历。

故事原文是成润以第一人称的写成的回忆录,载于《艰难的岁月》一书,河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出版。由于故事跌宕起伏,惊险诱人,看后很是喜欢,久久难忘,故略加整理,发于此,与各位河友共赏。

1942年9月初,根据冀鲁豫区党委关于“深入发动群众、巩固根据地、扩大解放区”的决定,冀鲁豫行署派原邱县抗日民主县长成润,到黄河北岸的山东范县,接替孔百川担任县长工作。

至1943年底,成润调离范县,开始到第八专署工作,先后在范县工作了一年多的时间。

这一时期,正是华北日寇为“强化治安”,正在对各根据地频繁地、大规模地扫荡,并不断进行蚕食的最困难时刻,也是我抗日军民对敌斗争最尖锐的时期,加之长期战争的影响并伴随连年灾害,这几年成了抗战时期最艰苦的年代。

在范县工作一年多,我抗日根据地先后经历了“九.二七”、“十.一二”两次大扫荡。

1942年9月27大扫荡时,成润刚到范县,接手工作仅仅一二十天,各方面的情况还不很熟悉,特别是对范县的县区武装各方面情况缺乏了解。

虽然,出于精兵简政的需要,按照行署当时的有关规定,成润名义上兼任范县县大队大队长,但因时间紧迫,还尚未来得及对大队各方面情况作深入了解。尤其是对县大队的日常训练、战斗经验、武器装备等更是心中无数。

同时这次,华北日寇的使用了新的扫荡战术--- “铁壁合围”,我范县抗战军民对此更缺乏应有的了解。

兵法讲: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而此时,我方的情形,对于范县抗日武装的主要领导人—县长、县大队长成润来说,可以说正好相反。在敌我双方情况均不清楚明晰的情况下,范县主要抗日武装—县大队,在成润的带领下,被极其危险地困在了敌人合围圈之内,几乎成了乱碰乱撞的没头鸭子,处境真可谓千钧一发、命悬一线。

这天从上午十时左右,成润即率县大队和轻装的县政府机关约200人,还是按以往反扫荡的老经验办事,西部敌情紧,即向东转移,至范县7区一带。

刚到目的地,他们就发现,北金堤和东边临黄堤也有成建制的敌人在活动,原来这里也早已被敌人占领。这时,大家终于意识到,我部已经深陷敌人的重重包围圈之内。

无可奈何,成润只好回头,他带着部队,在狭小的范围内,忽而东、忽而北、忽而南地兜圈子,企图寻找敌人结合部的空隙,插出去。但遗憾的是,经过半天的努力,部队已跑的筋疲力尽,却始终找不到空隙冲出合围圈。

呵呵,今天就先发到这里,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

通宝推:huang,readerg,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