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转基因必然带来性状表达缺陷的简单证明 -- 思想的行者

共:💬17 🌺15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简要介绍下转基因遗传工程的操作流程

转基因(如常被争论的Bt蛋白编码基因)是额外加入到植物的基因组。不会替代原有基因。

通常遗传工程转基因操作涉及三个物种:宿主A(如某种植物),转基因载体B(如感染这种植物的一种病毒),目的基因的来源物种C(如编码Bt蛋白的一种细菌——苏云金杆菌)。

通常的病毒B感染植物A的流程是:

0. 病毒B的DNA中存在两段参与整合的特异序列,称为左右同源臂;左右同源臂之间包含着很多对病毒很重要的基因,例如编码参与整合到宿主A的酶、重新从宿主A中切割出来的酶等等。

1. 病毒B的核心DNA部分进入植物A细胞(部分病毒是以RNA进入细胞,然后反转录为DNA,这里暂且不提)。

2. 进入植物A的病毒B核心是具有活性的,利用宿主细胞的原料等编码翻译各种关键酶;在酶的作用下,将自身DNA中左右同源臂连同其间的所有序列整合入植物细胞A的基因组DNA内。

3. 整合后的病毒B DNA片段借助宿主A实现增值,增值的方式包括随细胞分裂被动复制和细胞内自主复制两种方式;同时用整入的基因更多的翻译表达各种蛋白和酶。

4. 适当条件下,增值后的片段在酶的作用下重新从植物A细胞的DNA中切割脱离出来(或者对于RNA病毒不需要脱离,只要由整合的DNA多次转录生成即可),是为子代病毒的核心;同时还表达翻译生成子代病毒的外壳蛋白。

5. 外壳加核心包装形成子代病毒;裂解细胞,释放子代病毒。

遗传工程转基因操作的话,对病毒B的利用的基本上只有参与DNA整合的元件——左右同源臂,以及一次性使用病毒B中促使DNA整合的酶:

0. 体外试管中,人工去除病毒B左右同源臂之间原有的编码各种酶和其它蛋白相关的基因,而代之以待转入的来自物种C的另一个基因(如Bt蛋白编码基因),作为转染载体。这个载体本身没有病毒活力,因为它缺少了编码感染所需酶的基因。

1. 将载体引入植物细胞。

2. 在人工额外提供的整合酶的作用下,将载体中上述左右同源臂连同其间的目的基因片段整合入植物细胞基因组DNA。

(注意:对于通常的遗传工程,这里额外的整合酶一定只能是一次性提供,具体使用体外另外合成纯化的RNA或蛋白均可,这两者在发挥作用后会自然降解;绝对不能在上述转染的载体中保留了病毒B编码这些酶的基因(DNA),否则这些基因会在细胞里稳定复制并且源源不断编码新的酶,使得转入的基因根本无法稳定下来)

3. 整合后的载体DNA片段随细胞复制而复制,注意,这时没有了在细胞内自主复制的能力,因为这根本不是一个完整的病毒,那些自主复制所需的基因在第0步都去掉了。

同理,上述4和5也不会发生。

6. 繁殖转基因后的植物,检验转入的基因是否确实随着植物稳定遗传而且能够表达。如果是的话说明转基因成功,植物A获得了表达细菌C某个基因的能力。

整个过程中,转基因不涉及对宿主A自身原有基因的破坏(在非定点转基因而是随机整合且运气糟糕的情况下插入到了一个原因基因中有破坏的可能,但这种宿主在遗传工程中必然要被筛选淘汰,除非最初的目的就是要破坏那个基因)。也就是根本不是替代。

这个不是靠想象认为的,望查阅相关专业资料或教科书。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