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转一下共军抗战情况过来 -- looklook

共:💬13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续03

☆二、战略相持阶段

1 、冀南根据地反扫荡(香城固战斗)

1939年1 月,日军以第10师团主力配合第14、27、110 、114 师团各一部,

共30000 余人扫荡冀南。我129 师在地方部队配合下,一部阻击敌人,一部连续

袭击了威县、高唐、宁晋、广平、肥乡等县城,连战连捷。2 月10日,386 旅主

力及688 团,以一部兵力袭击威县,主力设伏香城固,诱歼日军一加强中队200

余人,缴获炮4 门。3 月底反扫荡结束时,共作战100 余次,毙伤日伪3000余人。

香城固战斗

1939年(民国二十八年)2 月,在抗日战争冀南春季反扫荡作战中,中国八

路军第129 师一部在河北省威县香城固诱伏日军的战斗。

2 月上旬,日军占据束鹿、巨鹿、广宗、威县等城后,向南宫、枣强、冀县

地区合击。八路军第129 师掌握了日军受袭后必行报复的规律,并侦察得知威县

城为日军重点据点,守军较多,决定以第386 旅(包括该旅主力和第344 旅第688

团等,旅长陈赓)隐蔽集结于该县城以南香城固附近地区,诱日军出犯,予以歼

灭。7 、8 、9 日,第386 旅派小部队连续袭击威县、曲周等县城日军。10日,

驻威县日军第10师团第40联队补充大队,以汽车8 辆载1 个加强中队,由大队长

指挥,向威县以南扫荡。12时许当日军进至第什营附近时,第386 旅骑兵连突然

出击,击毙日军大队长及翻译,后且战且退,诱日军进入香城固地区。30分钟后,

日军进至香城固,向第688 团第1 营阵地猛攻。经激战,第1 营击毁日军汽车l

辆,挫败日军进攻。接着,日军又向香城固东北角进攻,遭补充团顽强阻击,伤

亡惨重。至17时,日军企图向西突围,被隐蔽于张家庄、马落堡之第688 团主力

阻击,回撤又被新编第1 团主力截断。战至黄昏,第386 旅四面发起攻击,日军

被全歼。

点评:此战,是陈赓旅长进入平原地区的第一次得意之作。刘伯承师长对这

次战斗非常赞赏,说这次战斗敌我伤亡的比例是四比一,是一个模范的诱伏战,

应当表彰。此战共毙日军大队长以下200 余人,俘8 人,缴获火炮4 门、枪百余

支(挺),毁汽车8 辆,八路军伤亡50人。

2 、齐会战斗

1939年(民国二十八年)4 月,中国八路军第120 师在河北省中部地区与日

军华北方面军第27师团一部的战斗。

位于河北省中部地区的冀中抗日根据地,在日军5 次围攻后,所有县城和主

要市镇都为日军占领,八路军大兵团活动受到很大限制。八路军第120 师经过连

续的反围攻作战之后,于18日移驻在河间东北的大小朱村、卧佛堂、齐会地区休

整。20日,日军第27师团第3 联队第2 大队800 余人乘汽车,50余辆,由津浦铁

路(天津至浦口)上的沧县开往河涧。22日,该部日军由河间向北出动,于当日

晚在三十里铺宿营,企图寻找八路军作战。

23日晨,进占三十里铺的日军继续东进,9 时许进占南北齐曹地区,并将驻

齐会的八路军第120 师第716 团第3 营包围于村内,展开战斗。第120 师令第716

团主力及独立第1 旅一部由东北、东南方向攻击包围齐会的日军,对日军内外夹

击,支援村内第3 营作战。第716 团第1 营自齐会东北方向对日军猛攻。日军占

据有利地形还击,该营攻击受阻。独1 旅第715 团第2 营第7 连由齐会东南冲入

村内,与村内第3 营会合,又被日军合围在村内,与外面断绝了联系。日军对村

内守军施以火攻、毒攻,并以毒气炮弹向第120 师师部驻地大朱村轰击。贺龙师

长等数十人中毒。当日,任丘日军300 余人进至麻家务附近,被第120 师独立第

2 旅一部击退,撤回任丘。吕公堡日军在游击队的牵制与袭扰下未敢出动。大城

出动日军200 余,进至大厂安地区,遭到冀中军区第3 军分区部队的阻击。

为歼灭齐会日军,第120 师各部按既定部署,于当日18时开始对日军展开攻

击。20时,第716 团第1 、第2 营同时攻击齐会日军。日军据守村沿工事及部分

房屋顽抗。相持至24日拂晓,日军向南撤退。这时,第715 团第1 营迅速抢占马

村阻击南撤日军。日军受阻后又折向东面找子营。第715 团紧迫日军至找子营,

日军企图夺路逃走,独1 旅第3 团抢占南留路,堵住了日军向东的退路。第715

团对找子营日军猛烈攻击。日军以一部兵力企图夺取南留路突围,但在第3 团的

打击下,多次攻击均遭失败,于是退至南留路与找子营之间的树林凹道内掘壕固

守。当日黄昏后,第715 团第1 营将找子营村内日军完全逐出,并将日军压缩在

找子营与南留路之间的树林坟地中。25日,吕公堡日军南进,企图解救被围日军,

被第1 团击退。当日黄昏,第120 师各部紧缩包围圈。发动总攻之前,风沙骤起,

尘土飞扬,日军乘机向东南突围。第715 团尾追日军10公里,消灭日军后尾一部,

日军仅80余人逃回河间。

此次战斗,第120 师歼灭日军600 余人,俘7 人,缴获长短枪100 余支,轻

机枪4 挺。第120 师伤亡300 余人。

3 、梁山战斗

1939年(民国二十八年)8 月,中国八路军第115 师部队在山东省梁山地区

对日伪军进行的伏击战斗。

1 日,驻山东日军第32师团长田敏江大队及伪军一部护送炮兵野尻小队及两

门大炮,从汶上县城出发,西渡运河,取道梁山西去。八路军第115 师代师长陈

光、政抬委员罗荣桓决定以师直4 个连和独立旅第1 团第3 营歼灭该部日伪军。

2 日上午,日伪军到达梁山南麓前集附近,第115 师师直第2 连、第4 连和第11

连对日伪军突然袭击,歼灭日军40余人,伪军全部逃散。日军稍作整理后继续向

西北搜索前进,又遭袭击,下午,被迫退守梁山西南麓的独山庄及独山高地。入

夜,八路军向日军发起攻击,攻占独山高地和独山庄。日军退守独山南坡10余座

石灰窑及一车马店院内,据守顽抗;八路军对日军发起围攻,将其逐至田野,以

骑兵予以杀伤。激战至3 日拂晓,将日军全部消灭。

此次战斗,八路军共歼灭日军少佐大队长以下600 (一说300 余人)余人,

生俘20人,缴获野炮2 门、步兵炮1 门、机枪20余挺,长短枪200 余支。此战创

造了兵力与日军相等,装备上处于劣势情况下,全歼日军一个大队的模范战例。

4 、雁宿崖战斗

1939年(民国二十八年)11月,在抗日战争北岳区反扫荡战役中,中国八路

军晋察冀军区部队在河北省涞源县雁宿崖三岔口地区对日军进行的作战。

2 日,日军独立混成第2 旅团、独立步兵第1 大队等部1500余人,分3 路向

涞源之水堡、走马驿、银坊方向进犯,企图寻歼晋察冀军区第1 军分区指挥机关

和部队。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聂荣臻决心歼灭向银坊进犯之日军一路,令第1

军分区第1 、第3 团,第3 军分区第2 团于3 日拂晓进至雁宿崖峡谷两侧设伏;

第120 师第715 团一部及第1 军分区游击第3 支队牵制各路日军;第l 军分区第

25团一部为二梯队。7 时许,游击第3 支队一部,节节抗击向银坊方向进犯之日

军500 余人,诱其进入峡谷,第1 团一部迅速迂回至峡谷北口切断日军退路,第

3 团一部封锁峡谷南口,其余预伏部队突然从东西两面勇猛夹击。经数小时激战,

日军被歼过半,余部被包围于上下台、雁宿崖村附近地区。16时,第1 、第2 、

第3 团向被围之日军发起总攻,经激烈白刃战,至17时30分,全歼日军。与此同

时,进犯水堡、走马驿之日军惧怕被歼,向涞源方向撤退。

此战,八路军共歼灭日军过村大佐以下530 余人,俘日伪军20余人,缴获炮

6 门、机枪13挺、步枪210 支、骡马300 匹及部分军用品。

5 、陆房战斗

1939年(民国二十八年)5 月,中国八路军第115 师一部在山东省泰安以西

地区对日伪军的突围战斗。

3 月中旬,八路军第115 师师部率第686 团进入泰(山)西地区,同八路军

津浦支队和山东纵队第6 支队会合,巩固与扩大了泰西抗日根据地。5 月初,日

军第12军司令官尾高龟藏从泰安、肥城、东平、汶上、宁阳等17个城镇,调集日

伪军8000余人,坦克、汽车百余辆,火炮百余门,分9 路围攻泰西抗日根据地,

企图寻找八路军主力决战。2 至8 日,日伪军扫荡东平、汶上地区,9 日向肥城、

宁阳实施向心推进。10日,第115 师令第686 团主力掩护机关、部队分路向西南

方向突围,并令山东纵队第6 支队为前导。第6 支队突围后,师部、第686 团行

进中发现汶河南岸有敌情,乃转而北上,向大峰山区转移,与津浦支队等共3000

余人,被日军合围在陆房周围纵横各约10公里的山区。11日拂晓。日伪军在炮火

准备后全线发起进攻。八路军被围部队以猛烈炮火打退日伪军数次进攻,坚守子

阵地。15时许,日伪军又集中兵力猛攻陆房西南之肥猪山、牙山制高点,第686

团英勇奋战,击退日伪军9 次冲击。在陆房西北、东南、以东、以北地区,津浦

支队、第686 团和师特务营也打退日伪军多次冲击。黄昏,日伪军停止攻击。22

时许,八路军被围部队利用夜暗,分路突围。至12日凌晨,全部突出包围圈。

此次战斗,八路军共毙伤日伪军大佐联队长以下1300余人;八路军伤亡300

人。

6 、黄土岭战斗

1939年日军华北方面军调集重兵对晋察冀军区进行冬季“扫荡”之际,日军

北线指挥官独立混成第二旅团长阿部规秀中将,11月4 日凌晨亲率第二、第四大

队1 ,500 余名日军,再次由涞源城向第一军分区腹地雁宿崖、银坊、管头急进,

企图与第一军分区主力决战。八路军晋察冀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聂荣臻乃以第

一、第三军分区暨第12O 师一部共六个团(欠两个营),在地方部队和广大民兵

配合下,再次给涞源出动之日军以歼灭性的打击,并指令第一军分区司令员杨成

武统一指挥。杨成武以节节抗击手段诱日军深入。6 日,阿部率主力进抵黄土岭。

7 日,黄土岭以东八路军伏兵突然发起攻击,把被歼外的日军压至谷底,阿部中

将被炮兵击毙,此战歼日军900 余名。日《朝日新闻》称:中将级指挥官阵亡,

护国之花凋谢了。

7 、晋冀豫根据地1939年秋季反扫荡

1939年7 月3 日,日军以第20、109 师团主力及第10、35、108 师团一部共

50,000 余人对晋冀豫根据地进行大扫荡,企图在辽县、榆社、武乡等地合击我

军主力。我八路军总部指挥129 、115 师所属344 旅、抗日绝死第1 、3 纵队等

部队,坚持广泛的游击战和运动战,战斗70余次,歼灭日伪2000余人,收复榆社、

武乡、沁源、高平等县城。8 月下旬,在取得反扫荡的胜利后,广泛出击突入根

据地的白晋公路和邯长大道的日伪据点,至12月初,大小战斗200 余次,再度毙

伤日伪军2800余人。

8 、陈庄战斗

1939年(民国二十八年)9 月,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八路军第120 师在河北

省平山县陈庄地区对日军独立混成第8 旅团的战斗。

25日上午,驻河北省石家庄及正太铁路(正定至太原)东段的日军独立混成

第8 旅团第3l大队及灵寿、正定等4 个县的伪警备队,共1500余人,在水原旅团

长指挥下,由灵寿县出动进占慈峪镇,并采取所谓“牛刀子战术”,奔袭晋察冀

抗日根据地南部重镇陈庄,寻机与八路军主力作战。

这时,八路军第120 师主力在贺龙师长、关向应政治委员率领下由河北省中

部地区转移到唐县西北的口头镇、南北城寨、牛家下口、程家庄、南北谭庄等地

休整,即决心以诱敌深入的手段,集中优势兵力,消灭该部日军于运动中。

26日拂晓,进占慈峪镇的日军向该镇以北的南五河、北霍进攻,受到第120

师第719 团的阻击,于当日下午退回慈峪。27日拂晓,日军1100余人轻装由慈峪

沿鲁柏山及牙头山南麓经南燕川、湾子里、长峪偷袭陈庄。该部日军在进到南沟

时,遭到抗日军政大学第2 分校第1 大队第7 队的阻击。日军经战斗后于11时占

领陈庄。

第120 师判断占领陈庄日军孤军深入,无后勤保障,必将迅速撤退,于是在

预计日军撤退的道路上设伏,集中主力歼灭日军。27日夜,第120 师以小分队袭

扰陈庄日军,使其彻夜不安。28日晨,日军焚毁陈庄房屋后,向东撤退。第120

师独立第1 支队一部节节阻击。10时许,日军全部进至冯沟里、破门口地区。第

120 师第2 团顽强阻击日军。接着第120 师主力完成了对日军的四面包围。第716

团、第2 团、第4 团、独立第1 支队等从四面八方对日军展开猛烈攻击。战至14

时,日军被压缩在3 个小村庄和几处小高地上。

当日晚;第120 师对日军发动总攻,至23时,将日军分别包围在冯沟里、破

门口两个村内。当日,灵寿和慈峪日军出动800 余人增援,被第120 师第719 团

阻于白头山地区。29日凌晨,日军突围抢占鲁柏山西侧高地和石佛峪西山,又遭

到晋察冀军区第4 军分区第5 团的截击。接着,第120 师追击部队赶到,前后夹

击日军。战至下午,日军除数十人逃回慈峪外,其余全被消灭。此次战斗,第120

师伤亡557 人,共毙伤日军1280余人,俘日军2 人,俘伪军12人。

9 、晋察冀根据地1939年冬季反扫荡

此次反扫荡分3 个阶段。第一阶段,10月25日至11月19日,主要就是雁宿崖

和黄土岭战斗,歼敌中将旅团长以下1500余人;第二阶段,11月20日至30日,日

军集中18,000 余人分7 路进攻,我军主要以袭扰和伏击战术抗击,并派兵敌后

作战,迫使日军回撤;第三阶段,12月1 日至8 日,日军再次向我第1 、3 分区

扫荡,在连续扑空和不断遭到打击后被迫回撤。在敌撤退途中,我军又加以伏击、

袭扰和追击,歼敌一部。此次反扫荡,共作战108 次,歼敌4000余人,生俘13人。

10、鲁南根据地1940年春季反扫荡

1940年春,日军集中第21、32师团,独立第6 、10混成旅团各一部共8 ,000

余人,试图合击我115 师师部,解除我对津浦、陇海铁路的威胁。我115 师师部

以特务团2 个营和其他少量部队牵制敌人,主力外线作战。至5 月上旬,作战30

余次,毙伤俘日伪军2 ,200 余人。

11、晋西北根据地1940年夏季反扫荡

1940年6 月,日伪军20,000 余人,趁我120 师返回晋西北不久之机,分进

合击扫荡晋西北,试图围歼120 师。6 月7 日我军一面以广泛的游击战袭扰、疲

惫敌军;一面集中优势兵力在米峪镇歼灭日军1 个大队约500 人。并不断转移和

打击日伪,在日伪军撤退时,我军集中主力发起反击,至7 月6 日,作战251 次,

毙伤俘日伪军4 ,500 余人。

12、百团大战

1940年8 月20日至12月5 日,八路军出动115 个团约40万人的兵力,在人民

群众配合下,向正太、同蒲、平汉、津浦、北宁、平绥、平古、白晋、德石等主

要交通线上的日军及沿线两侧据点发动攻击,并配合各根据地军民进行反“扫荡”

作战。在连续百天的百团大战中,八路军进行大小战斗1 ,824 次,攻克敌人据

点293 个,毙伤日军2 万余人,伪军5 ,000 余人,俘日军280 余人,伪军1.8

万余人,并破坏敌占铁路470 公里,公路1 ,500 公里。1941年1 月下旬,日军

从晋西北根据地全部撤出。此战役沉重地打击了日军巩固占领区的企图,鼓舞了

全国人民抗战到底的信念,提高了共产党、八路军的声威,锻炼了部队。

新四军在此期间的战斗

1 、官陡门战斗

1939年1 月20日新四军第二支队第三团主力在副司令粟裕率领下在敌据点间

迂回穿插,隐蔽接近了芜湖近郊飞机场边上的官陡门据点,次日凌晨发起攻击,

8 分钟时间,歼灭伪军300 余人中的大部分,其中俘虏57人。缴获甚丰。

2 、繁昌保卫战

1939年间,日军多次向繁昌、铜陵地区进攻。皖南新四军第三支队主力和第

一、二支队的一、三团在军部的直接指挥下进行了激烈的反扫荡战斗。规模较大

的是五次繁昌保卫战。其中第四次繁昌保卫战毙伤日军中佐以下450 余人,前三

次毙伤敌共500 人左右。第五次日军出动3000余人,并有空军支援,但仍被我粉

碎,日军被歼100 余人。

3 、新街战斗

1939年10月13日,鄂中日伪军300 余人,进攻新四军李先念部。我一一个团

并另一个团之一部,于新街与敌激战,。击毙日军守备队长以下日伪100 余人,

缴获重机枪1 挺、步枪数十,短枪3 支,战马8 匹及军用品一部。

4 、云岭保卫战

1940年4 月下旬,日军为巩固占领区和江防,出动10000 余人,在空军掩护

下对我新四军皖南部队进行了空前规模的扫荡。日军占领南陵后分兵两路进犯,

一路在父子岭被我一团阻击,另一路在何家湾被我三团击退。日军失败后,再次

集中10000 余人进犯,直扑新四军军部所在地云岭。在当地群众配合下,我军经

10余次顽强苦战和白刃搏斗,毙伤日军数百,并将敌驱除出云岭,随后发动反击,

10月9 日,在予敌重大杀伤后,收复被国民党军放弃之泾县城。

待续~~~

该内容由死猫儿头在 2004-2-6 0 :32:22编辑过

死猫儿头发表时间: 2004-2-5 0 :42:22??编辑??引用回复

--------------------------------------------------------------------------------

百团大战zt

1940年(民国二十九年)8 月至12月,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八路军在华北地

区大规模进攻日伪军和反击其扫荡的战役,因八路军参战总兵力为105 个团,故

名百团大战。

1940年夏秋,日本帝国主义乘德国法西斯军队在西欧和北欧迅猛推进、美国

的战备尚未完成、英国又无力东顾之机,积极准备实行" 南进" 政策,攫取英、

美、法、荷等国在东南亚和西南太平洋上的殖民地。因而,在中国战场加紧对国

民党政府进行政治诱降活动,同时以主要力量继续进攻抗日根据地,特别是日军

华北方面军20余万人,在司令官多田骏指挥下,加紧推行1940年度" 肃正建设计

划" 和以" 铁路为柱,公路为链,碉堡为锁" 的" 囚笼政策" ,企图摧毁华北各

抗日根据地,巩固其占领区,使中国成为其" 南进" 的后方基地。为粉碎日本侵

略者的" 囚笼政策" ,争取华北战局更有利的发展,并影响全国的抗战局势,克

服国民党妥协投降的危险,八路军副总司令彭德怀决心向华北日军占领的交通线

和据点,发动大规模进攻战役。

7 月22日,八路军总司令朱德、副总司令彭德怀等下达《战役预备命令》,

规定以不少于22个团的兵力,大举破击正太铁路(今石家庄- 太原)。同时要求

对同蒲(大同- 风陵渡)、平汉(今北京- 汉口)、津浦(天津- 浦口)、北宁

(今北京- 沈阳)、德石(德州- 石家庄)等铁路以及华北一些主要公路线,也

部署适当兵力展开广泛的破击,以配合正太铁路的破击战。8 月8 日,朱德、彭

德怀等下达《战役行动命令》,规定:晋察冀军区破击正太铁路石家庄(含)至

阳泉(不含)段;第129 师破击正太铁路阳泉(含)至榆次(含)段;第120 师

破击忻县以北的同蒲铁路和汾(阳)离(石)公路,并以重兵置于阳曲南北地区,

阻击日军向正太铁路增援。要求各部在破击交通线的同时,相机收复日军占领的

一些据点。在这些地区和交通线,驻有日军3 个师的全部、2 个师的各2 个团、

5 个独立混成旅全部、4 个独立混成旅的各2 个营、1 个骑兵旅的2 个营,共20

余万人,另有飞机150 架和伪军约15万人。八路军参战兵力,计晋察冀军区39个

团、第129 师(含决死队第1 、第3 纵队等)46个团、第120 师(含决死第2 、

第4 纵队等)20个团,共105 个团20余万人,还有许多地方游击队和民兵参加作

战。

第一阶段(8 月20日至9 月10日):进行交通破击战,以正太铁路(正定至

太原)为重点。

八路军的进攻战役于8 月20日首先在正太铁路发起。正太铁路横越太行山,

是连接平汉、同蒲两铁路的纽带,是日军在华北的重要战略运输线之一。日军在

正太铁路沿线驻有独立混成第4 旅(司令部驻阳泉)全部,独立混成第8 、第9

旅(司令部分别驻石家庄和太原)各一部。8 月20日夜,晋察冀军区在司令员兼

政治委员聂荣臻指挥下,以18个步兵团、1 个骑兵团又2 个骑兵营、5 个游击支

队,在部分炮兵和工兵配合下,组成左、中、右3 个纵队,分别向正太铁路东段

日军独立混成第8 旅大部和独立混成第4 旅一部展开攻击。经数小时激战,右纵

队攻入晋冀交界的要隘娘子关,歼日军一部。尔后,破坏了娘子关以东的桥梁和

通信线路。向娘子关至微水段进攻的中央纵队,连克蔡庄、地都、北峪、南峪等

日军据点,并破坏桥梁两座。攻击井陉煤矿的中央纵队一部,在矿工支援下,破

坏了煤矿的主要设施,迫使其停产达半年之久。23日,因石家庄方向的日军西援,

加上连日降雨,河水泛滥,严重妨碍作战行动,晋察冀军区部队遂转移兵力,实

施对铁路、桥梁、隧道的全面破击。

第129 师在师长刘伯承、政治委员邓小平指挥下,以8 个团(包括决死队第

1 纵队2 个团)、8 个独立营的兵力,组成左翼破击队、右翼破击队和中央纵队,

亦于8 月20日夜对正太铁路西段日军独立混成第4 旅大部和独立混成第9 旅一部

展开攻击;另以2 个团会同平定、辽县、榆社等地方武装,分别对平辽、榆辽公

路进行破击,并牵制各点守敌,保障主力侧后的安全。左翼队一部进攻芦家庄,

连克碉堡4 座,歼日军80余人;右翼队一部攻击桑掌和铁炉沟等据点,歼日军130

余人。21日,该师为阻止日军从侧背攻击破路部队,令预备队一部抢占阳泉西南

4 公里处的狮垴山高地。从23日起,阳泉日军在飞机支援下,并使用化学武器,

不断向狮垴山猛攻。第129 师阻击部队英勇奋战,坚守6 昼夜,歼日军400 余人,

保障了破击部队翼侧的安全。经数日作战,第129 师控制了正太铁路西段除阳泉、

寿阳以外的大部分据点及火车站,严重破坏了该段的路轨、桥梁、隧道,使正太

铁路西段陷于瘫痪。

与此同时,第120 师在师长贺龙、政治委员关向应指挥下,以20个团的兵力

破击同蒲铁路北段和铁路以西一些主要公路,并攻占阳方口、康家会、丰润村等

据点,歼日伪军800 余人,切断了同蒲铁路北段和忻县至静乐、汾阳至离石等公

路。

为配合正太铁路和同蒲铁路北段的破击战,第129 师和晋察冀军区还令所属

部队出动50多个团的兵力,在游击队和民兵的配合下,对平汉、平绥(今北京-

包头)、北宁、同蒲(南段)、白晋(白圭- 晋城)、津浦、德石等铁路线和一

些主要公路,以及日军占领的许多据点,进行了广泛的破击和袭击。

8 月25日后,日军从白晋铁路、同蒲铁路南段抽调第36、第37、第41师各一

部,配合独立混成第4 、第9 旅向第129 师反击;从冀中、冀南抽调约5000人的

兵力,配合独立混成第8 旅向晋察冀军区部队反击。9 月2 日,日军合击正太铁

路南侧的安丰、马坊地区的第129 师。该师以4 个团的兵力英勇抗击,毙伤日军

200 余人。9 月6 日,第129 师第386 旅和决死队第1 纵队各两个团,于榆社西

北双峰地区包围日军1 个营,击毙400 余人,打破了日军的合击。晋察冀军区为

策应第129 师作战,以4 个团向正太铁路北侧盂县地区的日军出击,迫使正太铁

路南侧的日军北援。同时,第120 师对同蒲铁路忻县至太原段的破击,也有力地

牵制了日军对正太铁路的增援。

9 月10日,八路军总部为休整部队,准备再战,命令各部结束第一阶段的作

战。第一阶段作战,八路军进行大小战斗265 次,攻克娘子关等日军据点91座,

毙伤俘日伪军6000余人,使正太铁路瘫痪。由于八路军突然而猛烈地破击日军占

领的交通命脉,使日军联络中断,到处被动挨打,陷入一片慌乱之中。汉奸、伪

军更是惶恐不安。沦陷区人民异常振奋,自发地支援八路军作战。

第二阶段(9 月22日至10月上旬):继续破坏交通线,重点攻占交通线两侧

和深入抗日根据地内日军据点,进行涞(源)灵(丘)战役和榆(社)辽(县)

战役。

9 月16日,八路军总部发出第二阶段作战命令,要求各部队继续破坏日军交

通线,摧毁深入抗日根据地内的日伪军据点。部署是:第120 师主力对同蒲铁路

北段宁武至轩岗段进行彻底破坏,再次切断同蒲铁路北段的交通;晋察冀军区主

力破击涞(源)灵(丘)公路,并夺取涞源、灵丘两县城;第129 师重点破击榆

(社)辽(县)公路,收复榆社、辽县(今左权)两县城。

晋察冀军区以8 个团、3 个游击支队、2 个独立营组成左、右翼队和预备队,

于9 月22日发起涞(源)灵(丘)战役,对该地区的日军独立混成第2 旅和第26

师及伪军各一部发动进攻。右翼队重点攻击涞源县城,由于缺乏攻坚器材,日军

顽强抵抗,经通宵激战,未能得手。23日,转为攻击涞源外围日军据点。至26日,

相继攻占三甲村、东团堡等10余处据点。28日,由张家口增援的日军3000余人进

抵涞源城,右翼队遂转移兵力于灵丘、浑源方向,协同左翼队先后攻占了南坡头、

抢风岭、青磁窑等日军据点。10月9 日,又有大同日军1000余人来援。晋察冀军

区遂决定结束涞灵战役。此役共歼灭日伪军1000余人。

第129 师以第386 旅和决死队第1 纵队两个团组成左翼队,以第385 旅(附

第32团)组成右翼队,于9 月23日发起榆(社)辽(县)战役,向守备榆辽公路

的日军独立混成第4 旅展开攻击。至30日,左翼队经过艰苦奋战,攻占榆社县城,

歼日军400 余人。右翼队攻占榆辽公路上的小岭底、石匣等日军据点后,准备协

同新编第10旅进攻辽县时,和顺、武乡的日军同时出援,第129 师遂决定停止攻

城,转移兵力于红崖头、官地垴地区伏击由武乡出援的日军。第385 旅在向伏击

地域开进途中,与日军援兵600 余人遭遇,经15小时激战,日军虽被消灭过半,

但余部依托有利地形进行顽抗,双方形成对峙。同时由和顺出援的日军突破新编

第10旅狼牙山阻击部队阵地。在这种情况下,第129 师遂撤出战斗,榆社复为日

军占领。榆辽战役共歼日军近1000人。10月14日,第129 师一部在和(顺)辽

(县)公路上的弓家沟设伏,歼灭日军一支运输队,击毁汽车40余辆。

第120 师为配合涞灵、榆辽地区的作战,对同蒲铁路北段进行了新的破击,

再度切断了该线交通。第129 师所属冀南军区以12个团的兵力,对日军正在修筑

的德石铁路和邯(郸)济(南)铁路以及一些重要公路线,均进行了破击,共歼

日伪军1700余人。晋察冀军区所属冀中军区部队10月1 ~12日,举行任(丘)河

(间)大(城)肃(宁)战役,攻克据点20余处,歼日伪军1500余人,破坏公路

150 公里。第二阶段作战,八路军攻克日伪军据点多处,平毁了部分封锁沟、墙,

打击了伪政权组织,进一步扩大了抗日根据地。

第三阶段(10月6 日至12月5 日):反击日军报复性扫荡。

日军遭到八路军连续两个阶段大规模进攻作战的打击后,深感八路军对其威

胁的严重性。为稳定局势,巩固占领区,便调集重兵对华北各抗日根据地进行大

规模残酷的报复" 扫荡".10月19日,八路军总部下达反" 扫荡" 作战命令,要求

各部队与地方党政机关和广大群众密切配合,广泛开展游击战,坚决消灭进犯之

敌,粉碎日军的" 扫荡".

10月6 日,沁县、襄垣日军在榆社、辽县日军的配合下,以近万人的兵力,

对中共中央北方局、八路军总部等领导机关所在的太行抗日根据地榆社、辽县、

武乡、黎城间地区进行连续" 扫荡".29日~11月4 日,第129 师第385 、第386

旅和新编第10旅主力及决死队第1 纵队2 个团,在彭德怀直接指挥下,于武乡县

关家垴地区,将日军第36师1 个营包围,歼其400 余人,并给武乡、辽县增援之

敌以重大杀伤。日军连遭打击,余部于14日撤退。从11月17日起,日军约7000人

" 扫荡" 太岳区。第129 师所属太岳军区将主力编成沁(源)东、沁(源)西两

个支队,在游击队和民兵的配合下,活动于沁河两岸,寻机打击日军,至27日,

歼日军近300 人,迫使其于12月5 日撤退。

从10月13日起,日伪军以万余人" 扫荡" 平西(今北京以西)抗日根据地,

11月9 日,日军又以万余人" 扫荡" 北岳抗日根据地,并占领了晋察冀军区领导

机关所在地阜平。平西和北岳两区军民,以内外线相配合,广泛开展游击战,连

续伏击、袭击日军后方交通线,迫使日军大部撤退。阜平、王快的日军则筑堡修

路,企图长期占领。12月3 ~27日,晋察冀军区以4 个团向阜平、王快的日军发

动进攻,歼其500 余人,迫使日军全部撤出北岳抗日根据地。

12月中旬,日军以2 万人的兵力对晋西北抗日根据地进行" 扫荡" ,至23日,

占领了除保德、河曲以外的所有县城和大部集镇。第120 师部队和晋西北地区群

众实行空室清野,坚持" 区不离区,县不离县" 的游击战。同时,集中部分主力

部队,破击日军后方交通线,攻击日军修路部队和运输队,共歼日伪军2500余人,

迫使日军于1941年1 月下旬全部撤出晋西北抗日根据地。

点评:此次大战历时3 个半月,是抗日战争中八路军在华北地区发动的一次

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带战略性的进攻战役。在这次战役中,中国共产党领

导的八路军在华北地区广大群众配合下,齐心协力,前仆后继,同日本侵略者作

战1824次,毙伤日伪军3 万人,俘日军281 人,俘伪军1400余人,日军投降7 人,

伪军反正1845人,拔除据点2900多个,破坏铁路474 公里,公路1500余公里,桥

梁和隧道260 多处,缴获各种炮50余门,各种枪5800余支(挺)。八路军也付出

了伤亡1.7 万余人的代价。百团大战严重地破坏了日军在华北的主要交通线,收

复了被日军占领的部分地区,沉重地打击了日军,有力地配合了正面战场作战。

百团大战对坚持抗战、遏制当时国民党妥协投降暗流、争取时局好转起了积极作

用,进一步鼓舞了全国人民夺取抗战胜利的信心,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的

声威。它在中国抗日战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奸笑之鹰发表时间: 2004-2-5 0 :47:03??编辑??引用回复

--------------------------------------------------------------------------------

反扫荡中小战斗之类的要列出来是很难的,即使是端个炮楼也是经常有的事

情。如果一定要统计的话,必须要整合大量的各地县志乡志等资料。就目前比较

容易找到的资料,也就是统计一些稍大规模的战斗战役了。

当然,发动各地网友帮助查找倒是有可能的,各地都可能有不被外地人知晓

的历史。比如很少有人知道抗战时在广西有不少共产党领导的游击队,并且也有

不少的成功战斗。

zhangji 发表时间: 2004-2-5 1 :46:23??编辑??引用回复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 转一下共军抗战情况过来 looklook 字78 2005-03-28 12:31:38

      • 续01 looklook 字3593 2005-03-28 12:44:18

      • 续02 looklook 字13174 2005-03-28 12:43:55

      • 续03 O

      • 续04 looklook 字19411 2005-03-28 12:41:57

      • 续05 looklook 字8847 2005-03-28 12:41:09

      • 续06 looklook 字4267 2005-03-28 12:39:27

      • 续1 looklook 字2462 2005-03-28 12:38:34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