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夜读《容斋》之二田横吕布 -- 无斋主人

共:💬24 🌺44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天涯上一些跟帖,有网友指出洪迈不是好东西。

我主要依据宋史,洪老先生的形象在我心中一直很正面。从《容斋》的文章来看,洪迈也不应该是这样的人。一下子全颠覆了。

-------------------------------------

作者:羽陵 回复日期:2005-3-29 10:08:33 

  洪迈写文章会有如此微言大义吗?表示怀疑。

  洪迈使金,《全宋词》存了一首记载其事:“洪迈被拘留,稽首垂哀告敌仇。一日忍饥犹不耐,堪羞!苏武争禁十九秋。厥父既无谋,厥子安能解国忧?万里归来休舌辩,村牛!好摆头时便摆头。”严格的讲,洪迈也无大失节的地方,但他的姿态,对照他的老父,以及他后来的自夸,天下传为笑谈。

  洪迈早年依附秦桧的接班人汤思退,他也不讳言他对南宋偏安的看法。赵构死后,在配飨高宗庙庭的人员争议中,洪迈力主吕颐浩、赵鼎、韩世忠、张俊配飨,舆论以为吕颐浩昏庸,张俊附秦桧杀岳飞,都没有资格。“吏部侍郎章森乞用张浚、岳飞,秘书少监杨万里乞用浚,皆不报。”最后洪迈胜出,清流一脉的杨万里被逐出京城。

作者:无斋主人 回复日期:2005-3-29 10:52:03 

  多谢羽陵兄指正,写这篇主要参考的是《宋史 洪迈传》,宋史上对洪迈的描述是还算比较正面的。除了最后对他的《钦宗纪》用孙觌的记载,而“附耿南仲,恶李纲,所纪多失实,”比较负面外,整体上基本上还是正面的。

  

  有关洪迈对偏安的立场,应该能从为钦宗请谥能看出来,

  “三十一年,议钦宗谥,迈曰:“渊圣北狩不返,臣民悲痛,当如楚人立怀王之义,号怀宗,以系复仇之意。””

  从这儿看,洪迈应该是持恢复故土的立场。

  

  有关使金这一段是这样的:

   三十二年春,金主褒遣左监军高忠建来告登位,且议和,迈为接伴使,知阁门张抡副之。上谓执政曰:“向日讲和,本为梓宫、太后,虽屈己卑辞,有所不惮。今两国之盟已绝,名称以何为正,疆土以何为准,朝见之仪,岁币之数,所宜先定。”及迈、抡入辞,上又曰:“朕料此事终归于和,欲首议名分,而土地次之。”迈于是奏更接伴礼数,凡十有四事。自渡江以来,屈己含忍多过礼,至是一切杀之,用敌国体,凡远迎及引接金银等皆罢。既而高忠建有责臣礼及取新复州郡之议,迈以闻,且奏言:“土疆实利不可与,礼际虚名不足惜。”礼部侍郎黄中闻之,亟奏曰:“名定实随,百世不易,不可谓虚。土疆得失,一彼一此,不可谓实。”兵部侍郎陈俊卿亦谓:“先正名分,名分正则国威张,而岁币亦可损矣。”

   进起居舍人。时议遣使报金国聘,三月丁巳,诏侍从、台谏各举可备使命者一人。初,迈之接伴也,既持旧礼折伏金使,至是,慨然请行。于是假翰林学士,充贺登位使,欲令金称兄弟敌国而归河南地。夏四月戊子,迈辞行,书用敌国礼,高宗亲札赐迈等曰:“祖宗陵寝,隔阔三十年,不得以时洒扫祭祀,心实痛之。若彼能以河南地见归,必欲居尊如故,正复屈己,亦何所惜。”迈奏言:“山东之兵未解,则两国之好不成。”至燕,金阁门见国书,呼曰:“不如式。”抑令使人于表中改陪臣二字,朝见之仪必欲用旧礼。迈初执不可,既而金锁使馆,自旦及暮水浆不通,三日乃得见。金人语极不逊,大都督怀忠议欲质留,左丞相张浩持不可,乃遣还。七月,迈回朝,则孝宗已即位矣。殿中侍御史张震以迈使金辱命,论罢之。明年,起知泉州。“

  

  这段也看不出洪迈有什么问题啊!

  

  宋史中也没提到同杨万里那段公案。我可能还需要读书细一点。

  

作者:羽陵 回复日期:2005-3-29 11:52:03 

  同杨万里那段公案,宋史有记载,见本纪第三十五孝宗三,虽然很含糊。

  宋史,宋史,唉,宋史根据的是南宋国史,先是秦氏父子,后是洪迈,被篡改的一塌糊涂。李心传《建炎以来朝野杂记》载:“仁甫修四朝列传(即《四朝国史》),垂就而卒。上命景卢(即洪迈)续成之。景卢乃笔削旧史,乃无完篇,盖素不相乐也。”

  史家公认的南宋那段历史,只有李心传的《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和《建炎以来朝野杂记》堪称信史。元修宋史,不得见李心传的书。洪迈的事迹,《要录》中可以勾勒。

作者:羽陵 回复日期:2005-3-29 12:39:07 

  我对洪迈没有特别的研究,《要录》中陈俊卿和洪迈的争论极多。在我看来,陈俊卿是南宋少见的名臣,所以我站在陈那边了。我对洪迈的反感,一是他肆意篡改国史(古人节气,最先表现于修史,“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唉~),一是他使金的表现及他回来后的自夸。

  即你引的宋史两段,表面上是夸洪迈,其实里面花样不少。第一段,迈奏:“土疆实利不可与,礼际虚名不足惜。”南宋的惯例,先对金让“礼际虚名”,称侄称臣都可以,中国最注重的名分都让了,还有什么不可让?这是和议一派的惯技。第二段,洪迈既然如此大义凛然,何以“殿中侍御史张震以迈使金辱命,论罢之。”因为洪迈第二天就对金屈服了。

作者:羽陵 回复日期:2005-3-29 12:38:28 

  和杨万里的争执,洪迈也被斥,因为舆论偏向杨万里。至于洪迈为什么提名名声很烂的吕颐浩和张俊,呵呵,因为他的政治偏向。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