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中国货币发行的行为学研究 -- SkyWalkerJ

共:💬28 🌺133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我觉得没说到点子上

还是在试图用货币经济学的东西在解释一切。

有个本质的区别需要注意,改开前乃至90年代前中国的经济体制还是全国有计划模式,这种模式下的货币和西方自由市场条件下的货币完全不可同日而语。最典型的就是改开初期,中国的货币存量只相当于总GDP的1/3。

前三十年整个经济是在全面计划和配给制下运行的,货币的功能受到极大制约,国家不存在多少靠滥发货币获得额外收益的空间——它是最大甚至某种意义上唯一的雇主,经济自我半封闭运行,大部分经济活动都是通过无偿划拨。因此当计划经济出现过热(投资、储蓄比例失调)时,只会以配给制下的物资紧缺来表现(黑市以及高级点心并不能理解为货币主义下的通胀,因为他们不是绝大多数人的主要物资来源,他们的高价体现的还是物资短缺),这是直接跳过货币层面来体现的。

此外在80年代的前后三大件热潮的背景也与现在有不同。当时的高通胀虽然是有货币过多的问题——平反补发工资,知青回城就业,以及市场化终结配给制的过程中,原本的储蓄被释放出来(储蓄本身其实就可以理解为延迟的消费)。但真正的原因并非像现在是因为担心通胀而抛弃货币涌向资产楼市,而是因为当时体制下收入财产上的贫富差距很小,因此消费往往是以井喷的形式出现——要么大家都买的起,要么大家都买不起。这在整体上还是健康的(80年代上半期国内经济发展情况还是好的),情况与美国在战后结束配给制时差不多,当时的情况也是战时繁荣与配给制双重作用下积累的大量储蓄让美国经济一步进入到消费主义时代,并持续到50年代末。

至于现在的情况并非简单因为私人资本规模过大——这只能解释通胀和资产价格泡沫,但解释不了时时刻刻如影随形的产能过剩。根本问题是在于贫富差距过大。一方面使得产能得不到足量的消费能力,另一方面产能过剩,使得资本缺乏加大投资的意愿,而本来财富多的人的边际消费倾向就很低,这就让这些资本更多的选择投机,从而推高通胀。企图靠回笼民间货币来解决通胀,只能暂时治标,因为老百姓终究还是要有人养,国家不能光回笼货币不管人死活。而且把民间没钱了,消费不足带来的产能过剩不就更厉害了,就业、维稳压力也会重新抬头,到时候又要出来搞刺激撒钱,而这种撒法又会快速推高通胀。

中国经济的问题,虽然有不少政治性因素带来的特点,但对根本问题的把握上还是资本论更为契合。这就是在固有技术和模式下发展到极限后,又没刚好等到新工业革命的降临,也没有因为对外军事胜利获得额外市场以供倾销。那么在这样的低速增长的冬天里,发展经济就要逐步让位于经济的稳定——因为显然目前阶段鼓励竞争是缺乏效率的。这个稳定并非单纯的通胀,核心应该是缩小贫富差距提高消费水平的方式来保护好中国实体经济已经具有的规模优势。

通宝推:明心灵竹,netsouth,李寒秋,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