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科学与良知――面对触目惊心的现实 -- 水风

共:💬76 🌺28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有些东西,你没有亲身生活体验,是体会不到的

贫困地区最期望的是什么?是投资。有了投资就有了发展,有了发展就有了活路、就有了扭转生态环境恶化的机会。

中国的西部贫困地区有个共同的特点:自然条件恶劣、人口膨胀严重,生态环境濒临崩溃的边缘――怒江地区如是、黔西北山区如是、甘肃省那些缺水干旱的地区如是。可以说,中国的西部贫困地区都普遍地、程度不一地,打上了“生态难民”的烙印。

我的姑父曾经是县里面的一个生态工程的总指挥,我曾经听他不止一次地感叹过:咱们这个地方,恢复植被是很容易的事情,降水充沛,那些石漠化的山头只要一封山育林、用不了几年时间就会重新绿起来,就能够扭转水土流失的严峻局面,生态环境就能够休养生息、逐步地自我恢复(虽然时间很漫长)……可是,要封山育林、那些因此而失去了耕地(虽然耕地的质量不值一提,继续耕种简直是在慢性自杀)的农民怎么办?他们靠什么过活?所以尽管各方面(联合国粮农组织、国家、省、地方)想了很多办法,尽可能地投入资金和物资(主要是粮食援助),我们那里在80-90年代、以恢复山地森林植被为目标的生态工程,在规模和力度上收到颇多牵制,而且推进的阻力很大(补助标准不能让农民感到满意,有抵触情绪)。

因此贫困地区最迫切的需要就是:投资。有了投资就有了建设、有了建设就能吸纳一部分农业劳动力,把他们从迫不得已的对大自然掠夺性的农业生产中解放出来,建设有成了(特别是基础设施建设)就能够改善投资环境,就能够吸纳更多的农业劳动力,以实现良性循环。

怒江的梯级开发的要点也在于此,投资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