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长江上游今年入汛以来最大洪峰形成 -- PBS

共:💬80 🌺459 🌵1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你可能搞错了这个满负载的流量条件

在今年上游水位156米(一度达到159米),下游水位68-70米,水头是86-90米的条件下,70万瓩机组的满负荷通过流量是840-890立方米秒,因此32台机组通过流量大约是27000-28500立方米/秒之间。

当三峡以40000立方米/秒下泄拦洪时,需要使用6个深孔泄洪(每个深孔泄洪能力为2000立方米/秒),从新华社照片和消息上就可以知道弃水是多少,进而得知满负载发电所需的流量。

如果是146米上游水位(限汛水位),66米下游水位,水头是80米的条件下,70万机组理论满发通过流量是995立方米/秒。

由于三峡ALSton机组的水头流量发电出力线性不是很匹配,在80米水头发电哪怕是1000立方米/秒的条件也不能做到满发,一般只能做到65-68万瓩出力--因为运行曲线接近包线的下限。

中国引进的70万机组原先是按照巴西伊泰普水电站条件设计的。伊泰普是以发电为主的水电工程,水库水位消落只有1m,只有在溢洪道需要维修时才不得已将水库水位降低3m。下游水位随下泄流量改变,实际上也没有大的变化。电站水头变幅小,水库水位变化小,基本上是在恒定水头下满负荷运行,只要机组维护好不出毛病,机组都可满发。

中国三峡工程是以防洪为主进行规划设计的,发电的条件完全是依附于既定的防洪规划,水头可以从限汛期(145米)的80米至蓄水高位(175米)的110米的巴西伊泰普“标准状态”(118米)之间变化,造成水轮机的设计难度远远超过伊泰普,其复杂的运行条件也可称常规机组之最。

由于西方人没有这种条件下的70万瓩机组设计制造运行经验,所以中国的长江三峡70万机组在左岸电站,右岸电站和地下电站的三个时期的设计,制造和装配都有相当明显的改进和差别,形成世界同类水电机组制造安装的一个特色。

在金沙江枢纽和西南水电群完工后,将为长江上游防洪提供额外300-400亿立方米甚至更多的防洪库容,未来三峡电站可以将155米为限汛水位(减少大约70亿立方米的防洪库容),做到汛期任何时期都可以满发(只需27500立方米/秒即可),同时还能确保荆江防洪标准达到百年一遇。

由于连续几年观察到三峡削峰操作是40000立方米/秒,弃水达到1/3的发电过水流量,所以建议研制120万瓩机组,做到汛期滴水不漏。

通宝推:北纬42度,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