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茗谈(88):东风下海 -- 本嘉明

共:💬17 🌺168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茗谈(88)-3

(一)

由轻航母这个个案,我们引申到了“东风下海”。

“东风下海”,这里专指陆军(第二炮兵)的陆基车载式东风-21弹道导弹,成系统不经改装,就调拨到海军大型两栖舰上使用。如果是把DF-21D专门改装到潜艇上,则不在今天我们讨论的范围内。

“东风下海”,所推演出的结果,就是“陆军海战化”。

由于两栖舰够大(包括5000吨级以上的双体船),在大多数海况下都运行平稳,桌上水杯里的水都不会溅出多少,所以即便是未经适应性训练的陆军官兵,旱鸭子们,在两栖舰上通常都能正常生活,工作。同样的,原有的陆军武器系统,只要做好防盐防潮,也容易在大甲板军舰上布署和使用。

这种“陆军海战化”, 所推演出的结果,就是陆军和海军的“无缝连接”。

中国是长期的陆权国家,陆军又是建国的第一功臣,地位不可撼动;就算和平时期,陆军预备兵源和装备储备也组织充分;同时中国又是“世界的工厂”,人口第一大国。所有这些因素加在一起,结果就是中国可以动员1.2亿兵源,中国的陆军,是永远打不完的,是“不死之神”。

而海军的一艘1.5万吨以上的两栖舰,艨艟巨舰,如果向陆军讨援兵,能用陆军多少兵力?不管你要地对空导弹部队,地地战役导弹部队,WS火箭弹部队,DF导弹部队,陆航直升机,陆基巡航导弹部队,或者纯粹的步兵,不管哪一样,给你一个营,已经撑死你了。拿走几个营,陆军老大哥还不是沧海一粟?二线部队再补充上来嘛。

所以单单就这类两栖舰而言,只要你有船,有的是兵马可借,可以说,也是“不死之神”。这就是中国海军的强项,借了老大哥的光了。简单说,如果打大仗,驱逐舰打光了,海军司令还要皱皱眉头;如果只是两栖舰打光了,嘛事儿没有,把COSCO藏的那几条半军用设计的远洋轮征过来,从陆军借兵,配上海军自己的船老大,立刻就能上火线。

如果中央军委注意到这个优势,那么,中国陆军的某些兵器发展,部队合成训练,就必须预先留有上舰的余地;而海军也要有意识地多配多用两栖舰部队,在和平时期的练兵中,不断摸索同陆军无缝整合的路子。甚至于,对于这些可以上舰的单位,陆海军要联动,从军校开始,成规模地把基层军官互相借调,“出国留学”。

而反过来说,海军的大批指战员和装备,也是可以“上岸”的,“上天”的。

(二)

中国百年积弱,有海无防,其实也有有益的一面,就是避免了“海军既得利益集团”坐大。

所谓“海军既得利益集团”,就是长期重视海权的国家(如英,美,日),围绕对外海权的争夺和据守,而形成的巨大利益集团,包括由海军出身的军政大员,为海军服务的军工集团,世代吃海军饭的军人家族,等等。

未来的世界军事,首先是太空的争夺,其次是电磁权的争夺,海权已经排在靠后的位置了。但美国的“海军既得利益集团”树老根深,尾大不掉;中国则急于补还海军建设的欠账,所以以这G2带头,海权似乎还很吃香。

但中国追捧海权,同美国的花岗岩脑袋们死命维护“海军既得利益集团”,这两者的性质,是完全不同的。由于夺取“制太空权”和“制电磁权”需要统合大国的财力和人力,谁因为追求海权而占用过多的资源,谁必然会在未来落伍。

而中国要避免这种弯路,相反还要利用美国的顽固而“弯道超车”,一个,是需要国家领导人有清醒的认识,从中国的财力和地缘战略实际出发,建设适当的海军,突出强化自己有优势的海军兵种(上驷)。另一个,就是在制度上,弱化“三大军种”的突出地位,从而把军队结构,做合理均衡的调整。

所以我的建议是:

1) 建立“战略火箭军”,取代“第二炮兵”。因为“第二炮兵”,听上去像是兵种而不是军种,这不能反映“战略火箭军”是一个军种的应有地位。

2) 建立中国自己的“海军陆战队”,名字就叫“中国远征军”,英文仍是“China Marine Corps”。因为中国军史上,赴缅甸远征军是反法西斯的正义之师,用这个名字,既纪念前贤,也符合转战境外的军种职责。

3) 建立“航空军”,整合现有的陆军航空兵,空降军。作为空军和陆军无缝连接的“中间体”。

4) 建立“航天军”。

5) 建立“电磁战役兵”,作为“一级兵种”,就是将来有潜力升为军种的重要兵种。

这样一来,三大军种变为“七大军种”,不论规模多么不同,级别是肩并肩的,烧钱总要摆摆平吧?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