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茗谈(90):两岸会商和南先生 -- 本嘉明

共:💬160 🌺754 🌵17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大乘非佛说

【大乘非佛说论】

认为大乘经典并非释尊所亲说的主张。此论题在印度古来(即大乘佛教与部派佛教对立时)已曾被提出,在中国佛教界也有不承认大乘经典为佛说的少数佛教徒(例如《出三藏记集》卷五〈小乘迷学竺法度造异仪记第五〉的法度等人)。然而,彼等对当时的佛教界并没有给予太大的影响。日本明治维新后,引进了西欧的佛教研究方法,此论始被大力提倡。

(1)部派佛教的大乘非佛说论︰对墨守出家主义,以自利为主的部派佛教,大乘佛教徒给予‘小乘’的贬称;对此,部派佛教乃以‘大乘非佛说’加以对抗。部派佛教各个部派,皆传持各自的经律论三藏,彼等一方面标榜其所持者为佛所说,另一方面批判新兴的大乘教为非佛说。其非佛说论,只是对大乘佛教徒的反抗,因此,并没有严密的理论。

(2)近代的大乘非佛说论︰明治维新后,日本采用近代西欧的学问研究方法,对于佛教研究,也以科学的、实证的方法进行。对于大乘经典,系从其成立着手研究,结果证实大乘经典并非释尊亲口所说,系后代所立,因而成立‘大乘非佛说’之论。(不过,早在江户中期,富永仲基撰《出定后语》时,就已指出大乘非佛说。)亦即1899年,姊崎正治在《佛教圣典史论》中,提出大乘非佛说论,而村上专精则依据佛教的历史研究,认为在史实上,大乘经典非佛所说,其《佛教统一论》一书,即阐述大乘非佛说论。此大乘非佛说论,对当时的佛教界造成极大震撼。1903年,前田慧云撰《大乘佛教史论》驳斥大乘非佛说论,他以历史的角度研究大乘佛教教理,探求其源流,其结论是︰大乘经典非佛说,而大乘教理是佛所说,并于大众部中探求大乘佛教之源流。

总的说来,明治末年的大乘非佛说论,其正统性几乎已为学界承认。在佛教界,则认为只有原始经典是释尊亲口说,因此,产生了回归原始佛教的运动,同时大乘佛教起源的问题又被提起,前述前田慧云的‘大众部起源说’,遂被视为学界的通说。但是,近年来,又有对此持怀疑态度者。今以大乘佛教起源自佛塔信仰的论点,最为有力。(参阅‘大乘佛教’条附五)

◎附一︰〈大乘经〉(摘译自《望月佛教大辞典》)

大乘经乃佛灭后,在印度各地渐次编纂而成。然而自古以来,对于大乘经的结集,即有多种不同的传说。如《菩萨处胎经》卷七〈出经品〉云(大正12·1058b)︰‘最初出经胎化藏为第一,中阴藏第二,摩诃衍方等藏第三,戒律藏第四,十住菩萨藏第五,杂藏第六,金刚藏第七,佛藏第八,是为释迦文佛经法具足矣!’

《增一阿含经》卷一〈序品〉云(大正2·550c)︰‘契经一藏,律二藏,阿毗昙经为三藏,方等大乘义玄邃,及诸契经为杂藏。’《撰集三藏及杂藏传》云(大正49·3c)︰‘中多宿缘,多出所生,与阿含异,是名杂藏。杂藏之法,赞菩萨生,此中诸义,多于三藏。’《大智度论》卷一百云(大正25·756b)︰‘复次有人言,如摩诃迦叶,将诸比丘在耆阇崛山中集三藏。佛灭度后,文殊尸利、弥勒诸大菩萨,亦将阿难集是摩诃衍。’《金刚仙论》卷一云(大正25·801a)︰

‘昔如来灭后,凡有三时结集法藏,初在王舍城因陀罗窟中,五百比丘结集法藏。(中略)自此以后复有七百比丘,重结集法藏。(中略)此之再集并是小乘之人结集法藏,又复如来在铁围山外不至余世界。二界中闻,无量诸佛共集于彼,说佛话经讫。欲结集大乘法藏,复召集徒众,罗汉有八十亿那由他,菩萨众有无量无边恒河沙不可思议,皆集于彼,当于尔时,菩萨声闻皆云︰如是我闻如来在某处说某甲经。’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