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忆串联】(九)在西北 -- 履虎尾

共:💬39 🌺394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关于讨饭、讨钱和“困难时期”的记忆

俺生于辽西山区,辽西属于全省乃至全国有名的贫困地区,因为生活困顿,山区里的农民经常把刚出生养不起的孩子(多是女婴或有先天残疾的)弃于路旁,所以小时候在上学路边看到“小死孩儿”(死婴)或“小骨架”是很平常的事。

上世纪80年代,每年春节都要随父母自辽西去辽北老家过年,坐那种老式木座椅的绿皮慢车,在辽西山区的每个小站停车时,几乎都有和我年纪相仿的衣不遮体的小孩子和老太太成群的趴车窗讨饭。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讨饭的渐渐少了,到了90年代,基本已经改为举着桃/杏/熟苞米/煮茶蛋等沿车窗叫卖了。

毕竟国家是在发展,老百姓的生活也在改善。

90年代初在西安上学,校园里总有一个老太太拉着一个4、5岁的小女孩讨饭,俺也多次见到这祖孙俩在学校食堂的泔水桶里捞残羹剩饭吃,真的真的真的是很可怜,因为当时在东北已经很少能见到讨饭的了,感觉很震惊。

大学同寝室的西北同学家境贫寒,每天的伙食就是辣椒面(从家里背来得)加5个馒头(早餐1午餐晚餐各2),每月学校给的不到20元的伙食补助都花不到一半,每年寒假都要在学校食堂提前买一大口袋馒头带回家,说家里人很难吃上白面的馍。

参加工作后,90年代中在成都出差,在成飞宾馆的电梯里遇到两个人,和俺攀谈说是兄弟厂同行来成飞出差钱包被盗无法返厂求援助,还有模有样地出示了工作证,俺脑袋一热就援助了200大元,当时俺一个月工资才100出头。第二天和成都的老同学一讲,才知道是上当了。

岳父是沈阳本地人,当年住小河沿附近,60年代“困难时期”曾吃过河泥,说吃时极难下咽,吃下去先胀肚后腹泻,但也比饥饿感稍好受些。

先父60年代在沈阳服役,在部队里做教员,部队配给尚可,所以先父当年也时常接济在沈阳的一家亲戚,后来俺那几个堂叔堂姑都很感念父亲,说当时没有父亲的帮助可能现在我就少几个叔或姑了。

多年前客居南加,某年感恩节前,一十几岁的白人男孩敲开俺的公寓说是希望俺为某组织义捐,俺当时英文水平差,跟他掰扯半天才弄清他要干什么,遂拿了一大捧超市购物找零积攒的硬币给他,可这孩子漠然拒绝了,道谢而去。

还有一次圣诞节前,一衣衫破旧的老墨敲开俺房门说他没工作没钱养家养孩子了,我直接问他咋进来的(我的公寓门禁较严),他支吾不答,我遂写了张50元的支票给他,能看出他不太满意,但还是道谢而去。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