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为什么汉语是世界上最先进的语言(上) -- 冷酷的哲学

共:💬1516 🌺8640 🌵163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先别急着区分好坏

定语从句、状语从句与现代汉语语言习惯的主要区别是后置和前置的不同。先撇除双重和多重定语或状语的影响,无论后置还是前置,在一个句子中出现都是难以理解的。其次,定语和状语后置在古汉语中并不少见(我的感觉,水平有限就不找实例了)。然后,尝试寻找定语、状语的前置和后置是在何种状况下为了满足何种需要而出现的。

一个句子的主干是主谓宾,定语、状语在句子中是处于附属地位起到说明和修饰的作用。这里的主干与附属的区分是从说话人的表达目的来谈的,着重的是确定说话人想通过一个句子表达什么。如果我们改变一下关注的重点,将句子的主干--主谓宾--作为一个命题,关注其是否成立,主干还是主干,定语、状语却成了决定主干真假的关键因素。从认识的发展过程来说,总是先有主干,然后才有不断补充的约束条件,由此我们看到,定语、状语后置符合认识发展的顺序。

那么现代汉语中定语、状语的前置是怎么出现的呢?我理解有两个影响因素。一是人们对定语、状语作为约束条件对主干命题真假的决定性影响越来越重视;二是口语交流避免误解。书面语言中一个完整的句子近似一次性整体表达,中间有误解也是往下看,口语交流中突前的句子主干则很可能没有机会补充决定真假的定语、状语这类约束条件,例如:你就是个糊涂虫,在这样的状况里--用宰牛刀杀鸡。

一个社会整体的语言习惯变化是个缓慢的过程,从古汉语的状语后置到现代汉语的前置经历了两千多年的演变,而目前西方的主要语言只是出现了转变的苗头。从某种意义上说定语、状语的后置代表了一种现代性,表现的是认识上的扩展和更新,而定语、状语的前置则有些后现代的意思,展现了一种成熟进而僵化。河里有一个人完整体现了这个发展过程,早期人们说他写的中文像外语,这是他在构建自己的认识体系;后来人们说他说话比以前顺当多了......。

前面已经有人说了,使用现代汉语的要素并非不能组建一个后置定语和状语的句子,只是强大的文化习惯让人们不适应这样去说话。而从事扩展认识领域工作的人,因其工作的性质又内生出了后置定语、状语的需求,有不满也是可以理解的。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