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曾祖父之死 -- 往往外

共:💬355 🌺1578 🌵48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那些表的空白多了去了,并不是可忽略的

比如59年的四川甘肃,60年的甘肃,这跟后来披露的截然不同。

再比如安徽的14人,一搜,就能知道荒唐,比如:

安徽省农业厅长陈振亚在1961年2月在《关于凤阳县问题的报告》中也明确说明当时凤阳县因饥荒大量死人的情况:

“全县人口死亡现象更是惊人。据统计,1959和1960两年,共死掉60245人,占农村人口的17.7%;其中死人严重的武店公社,原有53759人,死去14285人,占26.6%,小溪河公社死去14072人,占26.9%。”

[URL=]http://view.news.qq.com/zt2012/snjh/index.htm?pgv_ref=aio2012&ptlang=2052

[/URL]

还有,我的帖子的主旨在于说明《灾情报告》上的非正常死亡人数的不可靠,甚至没有讨论到底有多少,你怎么一下就转到谁的责任上了?

如果讨论责任,我完全同意曾希圣应当对安徽的问题负责。不过曾希圣文革被批斗的原因是啥,我不太清楚。如果你愿意,可以给我们证据。

你所贴的邋遢道人的文章,那是他没搞明白我国这些统计数据的形成。我国总人口数据,在80年代前,就是采用公安部(内务部)掌握的户籍人口数,而出生率、死亡率是另一套统计,按抽样调查算出来的,所以数对不上。不仅是那三年,之前的50年代,之后的60.70年代,都对不上。一般来说,我国的出生率、死亡率很可能都低估了,因为有漏报,最重要的一点,可能是婴儿的出生和死亡,我国农村,经常在1岁甚至更后,才报户口,在1岁之前死亡,往往在统计上既无出生也无死亡。

这里可能需要厘清一些概念,

所谓的饿死3000万,饿死是俗话,医学上没有饿死,可能较准确地说法是因营养不良导致的非正常死亡。

因营养不良导致的非正常死亡=三年实际出生人数-(63年总人数-58年总人数)-正常状态死亡人数

所谓正常状态死亡人数,就是根据59-61年之前和之后的年份的预期寿命、人口年龄分布或死亡率等因素,模拟出来的59-61年间本应该死掉的人数(包括正常和非正常死亡人数)。

为何可以这么算?因为死亡的原因,那三年无大战争、大移民等因素,而如水灾火灾地质灾害自杀工伤等因素而导致的非正常死亡,本身基数就小,即使有什么变化,变化也不足以导致人口曲线发生这么大的波动,所以就忽略了。

这样得出了三千万的数据。

我以为,之所以有人认为三千万不可靠,一是由于地域、城乡不同导致感受不同,二是对什么是饿死的理解不同,有的人以为只有胃里一颗米也没有,才算饿死。如果这么算,那肯定没三千万,三百万估计也没有:但是如果认为营养不良而身体虚弱,从而导致人早死了、多死了几千万,这就好理解了,比如一个流感,原死亡率千分之一,现在人都虚弱,死亡率上升到千分之五,这也要算到三千万里。

另,你说的1000万数字的减少,就是户籍人数减少了1000万。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