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抗日军民的壮举不容亵渎 -- 温相

共:💬119 🌺231 🌵2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这个我想应该与当时的背景结合起来谈

胡适在说这句话的时候是在日本全面侵华之前。胡适发表“华北保存的重要”一文,主张“停战谋和”,指出以中国之国情“不足以对日言战”:“战则必大败,而和则未必大乱”。胡适后来还提出,“日本倘能自华撤兵停战,中国不惜承认满洲国”。胡适为文解释说,当年比利时曾被德国占领,法国割两省给普鲁士,都是由于实力悬殊而采取的权宜之计,后来有实力又收回。但应该看到胡适强调的是先伐交后伐兵的战争策略,实际上是权宜之计。

而胡适和汪精卫的本质不同是,一旦所有谋生手段失败,日本进攻全中国,胡适则坚决主张全民血战,直至最后一寸土,最后一个人。中日战后,他就以为必不能和,必不应和。

一个例子是,胡适甚至主动放弃自己“不做官”的誓言作美国大使,寻求美国对中国抗日的支持。而这期间他甚至“独断专行”阻挠政府“希望美国进行调停中日战争”的想法的实施,就是因为他看清了日本的狼子野心。

有一个例子在余英时著《重寻胡适历程》(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中提到。

说的是1938年中日战后,蒋政权还一直想让美国总统出面调停。于是罗斯福总统有意提出东三省由中日“共享共管”,以此作为停战条件。胡适知道后,不去与美国总统见面,也不向政府报告。他故意放过这次“和”的机会。余英时说,“这件事完全是他一个人独断专行,政府方面似乎事先根本未闻其事。这就是说,他一手遮天,断送了重庆方面屡求不得的美国调停的唯一机会。他个人所承负的责任实在太大了。”胡适在日记里说:“我不避这种责任。”到了1941年11月,日美谈判破裂;同年12月8日日军偷袭珍珠港,美国对日宣战。胡适与人信中说,“去年十二月八日我从国会回家,即决定辞职了。”这也就是说,美国参战,他的任务也就完成,心愿也就了了。

这正说明胡适对于抗日的坚决,维护民族尊严的精神是令人尊敬。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