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别兴奋过头了,“韬光养晦”仍然将是中国外交政策核心。 -- 飞鸣镝

共:💬57 🌺197 🌵5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问题是,美国人是“找茬儿”可以吓走的吗?

但共党确实在将重心转向“有所作为”,已经坐拥全球第2大GDP(不管是债吹的还是强拆的)开始拿着一把小舰舰四处显摆,显然是不会脑残到再去和日菲越台真心谈什么“搁置争议”了。因此,这四个字以后会越来越徒有其表。

肯定会继续执行搁置争议的政策,这一点近期绝对不可能有什么改变。

因为,有些人就是那么脑残的。

如果没有上级同意,琉球再议说,是断不会发表在党刊上的。这又说明什么?

很简单,这是在演戏。而且这场戏演得很不怎么样。因为戚建国副总参谋长已经明确说那是学者的学术观点,不代表政府立场。

换言之,本来是想吓唬日本人,但是因为底气不足,把底牌掀开太早。看着吧,日本人不会有丝毫收敛的。

共党现在经济困难(更致命的是解决问题的办法有限),贪腐严重,民怨愈烈。倘若共党再在外交上失分,无疑提高了被人掀桌的可能性,能不能顺利熬到建国百年,坐上全球经济头把交椅都要打问号了。

的确是这样。其实如果外交失分的话,就不是熬到建国百年的问题,而是能不能熬到建国74年,甚至是建国65年。

其实办法已经找到了,但是有限实行这种办法的人已经进监狱了。

在这种时候,借一场低烈度冲突凝聚民心,震慑国内异见力量,提高执政集体的威望,借机对内推行深层次分蛋糕改革,对外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已经成为一个颇具诱惑力的选项。

其实前任今上就已经做出这个选项了。

但是你的认识中有一个非常严重的错误——那就是当今朝廷推行这一政策的目的根本就不包括对内推行深层次分蛋糕,原因很简单,推行这一政策的人已经被合力关到秦城监狱去了。所以,他们这样做,目的是为了延缓分蛋糕的时间而不是相反。

所以,可以预见的是,共党会在南海(和钓鱼岛,主要是南海)适时采取找茬儿政策的。不信,走着瞧。

其实你的观点中潜藏着一个非常眼中的逻辑矛盾:那就是,现在wg内部形势已经是不容乐观,所以必须要争取一场外交胜利来凝聚人心。

或者说,用韬光养晦的政策怎么去争取外交胜利?

假如你的目的就是舒舒服服发大财,然后等到几十年以后美国人自己削弱中国再上去捡便宜,那还有必要去争取现在的外交胜利吗?或者说的更明确一点,以这种心态还有可能去争取外交胜利吗?

外交是必须以武力作为后盾的,可是到现在为止,高层已经反复说过要坚持邓小平的“韬光养晦”,要和平发展, 要抓战略机遇期,类似的话已经说过三次了。

第一次。是吴建民说的,“韬光养晦”的方针要永远坚持下去。”

第二次,是刘源上将说的。

第三次就是戚建国。这一次是最关键的。因为“韬光养晦”的政策必须要经过军队同意。而戚建国曾任总参作战部部长。

所以,在“韬光养晦”政策下的“强硬外交”只能沦为作秀。也正因为这样,尽管中国频频“强硬”,但是日本、菲佣却没有丝毫收敛。因为中国的底牌已经被他们看穿了:再怎么闹,中国绝对不会打!无论是在经济上还是政治上还是军事上都是如此!

法国人说得很明白,中国的“韬光养晦”实际上是针对美国的。问题是,美国人是“找茬儿”可以吓走的吗?是作秀可以吓走的吗?

看看当今天子拜访美国大统领的场景吧,再想想当年的美国尼克松大统领毕恭毕敬和先周丞相握手的场景,就只能得出一个结论:中国在外交场上只能继续失败下去,苦日子还在后头呢。

其实仔细看一看中国“强硬外交”开始的时间就不难明白,这完全是为了转移国内民众对于去年发生午夜惊魂事件的注意力,并不是他们真的认识到需要改变“韬光养晦”政策。所以,过去、现在以及可以预计的将来,民众可能看到的,只能是一场有一场的作秀。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