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抗日军民的壮举不容亵渎 -- 温相

共:💬119 🌺231 🌵2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1937年9月正是胡适观点转折的分水岭

根据台湾“国防部”史政编译局整理出版的《陶希圣先生访问记录》1994年版的书里介绍,陶希圣列举了他在1938年12月31日的和胡适的通信内容。可以知道,胡适在那个时候仍旧主张不能完全放弃和平的主张,当然这个和平是胡适自己辞典中的和平。

老兄提到1938年12月31日胡适与陶希圣的通信,俺翻了几本胡适书信集都没有查到。还是请温相贴出来加以批判吧.....

不过1938年年底的那个背景还是知道一点的.....那时正是汪精卫出走河内的节骨眼。

参照胡适年谱,看看那段时间胡适的前前后后:

12月27日,驻英公使郭泰琪电告当时身在美国的大使胡适,胡适才得知汪精卫出走的消息;

12月28日,胡适向蒋介石电报建议(1)请汪勿作违反国策的公开表示(2)勿与中央断绝关系(3)可游欧、勿往港;此电报得到蒋同意

12月29日,胡适在病床上起草的致汪精卫电报是这样的:“上月曾由翁泳霓兄详陈和战问题之鄙见。此时国际形势果好转,我方更易苦撑,万不可放弃十八个月的牺牲。适六年中不主战,公所深知。今日反对和议,实为国家百年设想,乞公垂听。”

胡适的态度在这电文里面,我觉得已经表达的很明确了.....想象不出来、事隔两天他给陶希圣的书信里还能变出别的花样来,呵呵。一定要请温相贴来过过瘾了!

实际上,胡适向蒋介石推荐高宗武去走外交路线也是一个明证......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胡适看好高宗武本身就是因为二人的观点相同、路线主张一致。

1937年8月7日的会议上,程潜指名道姓的说胡适是汉奸,此说详见《程潜传》,而你说胡适的转变是在1937年9月,是不是因为程潜这背后一骂呢?呵呵

胡适向蒋介石举荐高宗武,是在1937年7月30日与高宗武会面、两人都认为应该“(1)外交路线不能断绝,应由高宗武积极负责去打通此路线(2)时机身迫切、须有肯负责的政治家担负此大任”这两点的共识基础上、于次日见蒋介石的时候提出来的。而就在同一天,胡适还复信给蒋廷黻,谈对时局的看法。在此信中指出“当时的中国已经没有避战的资格:一则因为对外力量太弱、二则因为对内的控制力量也太弱。而且第二个因素更重要。虽然今天政府比1935年更强了,但恐怕还没有强到一个可以忍辱避战的程度――更无政治家能担负大责任――故终陷入不能避免的大战争”。

对于此信,胡适年谱里明确写着“1948年1月12日,胡适在此信后加了一个注――此信似未寄出。但此信很可以看出我的思想的开始转变。我在八月中,还做过一次(似不止一次)和平的大努力。但我后来渐渐抛弃和平的梦想了。九月八日离京,那天我明告精卫、宗武、希圣三人,我的态度全变了。我从此走上了‘和比战难百倍’的见解。”

到了9月8日,出国前的胡适与汪精卫、高宗武分别道别,都说了“不要太性急、不要太悲观”一话。在高宗武那里还把话说得更明白――“我们八月初作的‘在大战前作一度最大的和平努力’工作,使不错的。但我们要承认,这一个月的大仗,证明了我们当日未免过虑。这一个月的作战至少对外表示我们能打,对内表示我们肯打,这就是大收获。谋国不能不小心,但冒险也有其用处。”

温相在标题里提到的“胡适的态度是什么时候开始转变的”这个问题,我想他自己的作出的诠释应该是最权威的了吧?呵呵

还有你所说的低调俱乐部一事,也不确,当时低调俱乐部成员中有两个人的地位和来头最为特殊,一个是陈布雷,一个是熊式辉,陈布雷是蒋介石派来听消息的,陈本人不作具体的意见,胡适则不然,据说低调俱乐部的这个名字就是胡适给起的

呵呵,杨者圣所著《国民党“军机大臣”陈布雷》里面详细描述了陈布雷本人深深卷入低调俱乐部活动的经过。高宗武能当上外交部头头,难道是胡适一句话就能决定的么?呵呵......后面更多的还是陈布雷的安排呢。

唐德刚回忆胡适时说过:“ 胡适那时对战局的悲观,原不下于汪派的低调人士。胡且亲口告我说,‘他们(指汪派)是爱国的’。于此可见,胡适的“低调”可不是一般的泛泛之谈了。

唐德刚说这话,是评论陶希圣儿子写的那本高陶事件的书时候的发言吧?记得唐德刚的全话是这样的

胡适那时对战局的悲观,原不下于汪派的低调人士。胡且亲口告我说,“他们(指汪派)是爱国的”。但是胡适自己盱衡全局,却觉得“战难和亦不易”。汪派人士希望把“谋和”与“投降”分开。胡适就棋高一着,知其不能了。高陶两君,还知悬崖勒马,于紧要关头,掉头逃去。而汪氏本人,陷入太深,悔之已晚。他最后虽差免于枪毙的下场,然以汉奸罪名,遗臭史策,也就够惨的了。

至于我所说的胡适为和平外交路线奔走,既然你都看过胡适的年谱,连时间地点都知道那么清楚,何妨再仔细看看内容呢

年谱查了N遍,也没查到1938年夏天高宗武访问日本后,胡适是怎么个“为和平外交路线奔走”的.....

中科院历史所三所所编的《近代史资料》1955年第二期曾有这么一篇文章――《抗战初期胡适的卖国罪证――胡适日记摘录》,里面也只写到1937年9月为止,呵呵。

温相如果有啥过硬的资料,还是不要捉迷藏了....拿出来说说不好么?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