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del -- 玉垒关2

共:💬37 🌺54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呵呵

您的疑惑,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反映出来了很有意思的思路。

首先先说“过度治疗”和“过度检查”。所谓过度检查,是以谁的角度来说的?病人,医生还是医保?从医保角度来讲,超出国家承受的标准就是不可接受的过度检查。从医生角度来说,现在医闹(国内)事故律师(国外)这么多,在医院不能充分保护自己的情况下,能多检查一下降低自己因为检查不够被判罪罚款的概率为何不检查?从医保角度,所有超过政府承受能力的检查都不合理(照这个标准,地方和国家层面财政赤字控制不住的国家,医保都有过度问题)。至于患者。呵呵,患者不想花钱是真的, 但患者真反对所谓“过度”检查吗?所有检查都有误检概率,检查越多正确性越高,请问患者真能自己决定好这个度?举个例子,我自己平时也对过度医疗不满意,但我去年胸口疼,ECG计算机提示心包炎,然后GP斩钉截铁跟我说:“这个计算机结果是错的,你这个ECG是正常范围,我们NHS不过度医疗。”当时弄得我很不高兴,上蹿下跳找B超看看能不能排除心包炎。从NHS角度来讲,那个医生做的对,但从我个人角度来讲,很难认同他。简单地说,如果一个检查提高诊断正确率50%,是过度检查吗?5%呢?0.5%呢?请问有几个患者敢说:这个检查仅仅提高正确率0.5%,属于过度检查,我自愿放弃。如果我因为没做检查被误诊了,我死了跟医院无关?您的那个pet scan假阴性误诊了,做个胸腔镜就一定能查出来吗?如果胸腔镜也给了阴性(这个概率不是0%),你是不是觉得胸腔镜和pet scan都是没有效果的过度检查的一部分呢?

第二个问题,专家水平也有评判标准问题:目前人类历史上没发现出现一个永生的个体。这意味着如果以保持治疗对象永远活下去为判断标准,所有医生都是失败的。人类对自身身体的认识,相对于人体的巨大复杂性来说是很肤浅的。专家A可能在一个病例上判断错误了,你就据此判断他水平不够,那他可能判断另外一个病例非常准确,是不是那个患者就可以说A是再世华佗了?至于德行,如果因为一次工作失误就说一个人德行有问题,我猜这世界上德行好的恐怕仅仅剩下从没工作过的家里蹲。

第三个问题,关于标准化治疗路径。我可以告诉你,这世界上很多人不用标准化治疗路径。举例来说有人曾经为了治疗他家人的癌症(好像也是肺癌),找illumina做了deep seq组装之后,发现了患者的癌症的关键通路,然后搞高通量筛选筛选出小分子,延长了患者几个月生命。还有一个爸爸为了找他女儿的遗传病位点,在自己家搞实验好几年终于破解了病因。现在生物医学研究人员过剩,只要有钱有知识可以搞personalized medicine。对于生物公司来讲,personalized medicine利润更高。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