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父母辈的回忆—解放战争点滴 -- 乘波而来

共:💬15 🌺397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我祖辈的经历,记忆很少了

小时候对这些事情并不怎么好奇,大人们偶尔说说也没往耳朵里进。现在老人们都已经过世了,想再收集起来已经不可能了。我辈的出身环境皆由祖辈流血流汗而得来,现在却不能将他们的事迹传承给我的后辈,惭愧!

外公是河南人,也是解放前参加工作,解放时随部队来了南京,一直在周边诸多乡镇间调动。这段时期可能是他事业上最繁忙和热烈的时期,因为外公外婆经常在怀念那个时候,家家日不闭户夜不落锁的美好世界。后来文革时被批成走资派,各种批斗之后,被镇上的副手带着人突击抄了家,全家赶到了北上苏北的船上,到了目的地才知道根本不在下放计划内。只好在淮安的几个乡任职几年,又全家回了城。

说到这里,半点与革命斗争没有关系。实际是外公也确实很少和子女说过当年的事情。问母亲也不清楚,那时他们很少回家,家里都是大的带小的,再小的组织安排有保姆,其余的自立更生。唯一透露的信息,是几年前有部电视剧讲什么保长的故事,外公大为关注,还买了原型的书来,原来这电视里在根据地边缘生存、周旋于日本人、国民党、共产党之间、明为伪保长实为地下党的主角,就是当年外公的经历。除此之外的细节,已随外公而去了。

爷爷是苏北响水地区的,那一片贫瘠的盐碱地。他的父亲是个晚清秀才,在家教私塾糊口,爷爷也跟着读了几本书。到爷爷长大时,实在过不下去了,跑到海边跟着跑船,结果船沉还是怎样的原因,船老大也破产了,又回来谋了个学校教书匠的活。依老辈的安排成了亲(解放过爷爷仍然带了奶奶来南京,不离不弃)可是还是过不下去,没办法,投了军。

按爷爷的说法,当时年轻不懂事,看到有支武装讲的抗日救国,十分得伟光正,就投了进去。谁知很快发现也是干的土匪的勾当,于是寻机跑了出来(应该是地方武装)。这时知道了外面的情况,就投了共产党(我当时都没问是新四军还是八路)。

爷爷走的早,那年我才7岁,所以打日本的故事,只记得后来奶奶讲的零星的碎片了(估计奶奶也讲了不少,但在我听来都是一个故事),比如被日本兵追,翻墙躲哪里逃过;一连多少天不回来,以为人已经没了,结果哪天晚上突然摸回家里来了,结果天还没亮又被人叫走了。最有印象的是奶奶反复讲的一个,爷爷被日本兵追,躲进老乡家里,老乡让藏到灶里。日本兵来要老乡开火做饭,老乡只好偷偷把锅砸了。可能是大铁锅在当时也算是贵重的东西了,老乡能这样做,也是牺牲了不小的代价保住了爷爷的命,想来奶奶一定是非常感激那户人家的。

后来听爸爸讲,爷爷跟了共产党以后过了几年,部队要撤出那一片,因爷爷的性格过太刚直,被安排留在敌后活动。所以才和奶奶之前讲的那么多东躲西藏的故事对上号。爸爸还讲了一个,一次爷爷被人告密差点被一锅端,好不容易才躲过来。回来后就带人把告密者找到,黑夜里从家里拖了出来,拉到河坎上毙了。敌后斗争那时的残酷,远不是我这样的80后能够理解的了。

解放时爷爷转了地方,安排到矿山系统工作,转战苏北苏南各地大小矿,最后在南京郊区的一个矿里落了户,才有我们这一大家子落在了南京。但爷爷的待遇一直不高,在这个2000人的矿里人们都叫他好像是老科长,只是因为离休的身份,才在80年代分了2间4-50平方的房子,去世前领导来问还有什么愿望时,才把一个孙女转了城镇户口(还有2个孙子仍然是农村户口),据说都与他刚正的性格有直接关系。也因为他这性格,文革时批成保皇派,被打断了腿。但爷爷的风骨不倒,打仗时就学着写诗做对,拉个二胡,晚年还在战友的帮助了出了本诗集,录了磁带,入了诗会,还和几位大家讨过几张字,其中一幅茗山法师的对联我记忆最深,每当风吹过客厅时,这幅对联就哗哗地摆起来,这时的我一抬头就能看见,联上写着:

梅花落地香如故

枫叶经霜色更艳

对联中间爷爷的遗像上,爷爷凝眉正目,满头的头发或黑或白,根根皆如钢鬃一样挺立不曲。

通宝推:隹子火,发了胖的罗密欧,石头布,侧翼,波波粥,南京老萝卜,kmy1810,乘波而来,天白,不远攸高,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